最近,美元在貿易加權指數中貶值了大約5%,高盛集團認爲美元的貶值趨勢還將繼續。
在週四,高盛的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提出,美元未來可能繼續下跌,全球投資者在調整其投資組合中美元資產的比例時,將對美元產生下行壓力。
Hatzius進一步分析,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存在不確定性,這將減少非美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進一步推動美元貶值。至於美國是否會陷入衰退,關稅是關鍵因素,如果關稅戰持續,衰退將難以避免。
根據美聯儲的數據,美元的實際價值仍然遠高於1973年開始的浮動匯率制度時期的平均水平。當前的估值水平與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21世紀初相似,這兩個時期都爲美元貶值25%-30%奠定了基礎。
Hatzius指出:
一方面,由於美國股市的強勁表現和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美元的價值被推高,導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資產在其投資組合中的比例過高。如果這些投資者開始減少持有,美元的貶值壓力將顯著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非美國投資者目前持有約22萬億美元的美國資產,約佔其投資組合總額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是未進行貨幣對沖的股票。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收支平衡的限制,美國1.1萬億美元的經常賬戶赤字需要通過每年1.1萬億美元的淨資本流入來融資。如果外国投资者对购买美國资产的兴趣减少,那么美國资产价格下跌或美元贬值,或者兩者同時發生,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進一步來看,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挑戰也可能加劇美元貶值:
至少在未來幾年內,美國經濟持續領先其他國家的可能性似乎不大。高盛最近因關稅問題下調了所有主要經濟體的增長預測,其中對美國的下調幅度最大。美國GDP的增長預期也已從1%下調至0.5%。
考慮到GDP和企業利潤增長的停滯,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指標的大幅上升,以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質疑,預計非美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將減少,從而加劇美元貶值。
那麼,美元走弱的經濟後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