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週三決定將對不採取報復措施的國家推遲“對等關稅”90天!美股隔夜上演史詩級大反攻,納斯達克上漲12%(歷史第二大單日漲幅),標普500收漲9.5%(2008年來最大漲幅),道瓊斯上漲7.8%(2020年來最大漲幅)。七巨頭暴力拉昇,期中特斯拉+22.7%,英偉達+18.7%。

週四早盤,日經指數漲幅一度接近9%,恒生指數上漲4%,黃金逼近3100美元關口。市場情緒大幅回暖。

特朗普收手?

過去一週的“對等關稅”就像是特朗普自導自演的一場秀,但股市暴跌,民調下滑、經濟衰退預期升高等因素讓其不得不提前結束這出鬧劇。

特朗普本人是關稅政策的堅定擁護者,且關稅政策可以通過行政命令直接生效(繞開國會立法程序),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政策工具和談判籌碼,因此主觀上他應該不會輕易放棄。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威脅打破原有的全球經貿體系,一邊是通過製造恐慌和經濟衰退迫使美聯儲降息從而降低舉債成本,一邊是迫使各國做出更多讓步,如購買美國商品(如農產品和能源)和美債,或本幣升值。如果這兩個目的都能實現,無疑是變相完成了美國的“債務重組”,此時是否真的增加關稅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至於製造業迴流,那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爲止關稅威脅並沒有真正落幕。10%的基礎關稅仍然存在,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產品,以及汽車、鋼鋁等的關稅政策也繼續執行,並且特朗普還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25%。

但過去三個月政策反覆暗示着關稅這張牌的威力將逐漸降低,而此前向全世界“無差別打擊”的特朗普也可能逐漸將重心轉向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

美股強勢迴歸還是熊市反彈?

在過去的一週,華爾街對經濟前景做出了悲觀的預測。高盛將美國衰退概率從35%上調至45%,摩根大通的預測爲80%。在極具破壞力的關稅政策衝擊下,市場聯想到了1929年的股市崩盤以及隨後的大蕭條,最好的預期也是輕度衰退。不過在關稅暫緩後,衰退預期適度降溫。

至於美股昨天的暴力反彈,以標普500爲例,驚人的單日漲幅能排進歷史前十。但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大部分的超級反彈都發生在1930年代、1987年、2008年,以及2020年,即熊市反彈。

但和此前的熊市反彈不同的是,此次的經濟和股市的動盪既不是週期性衰退、也不是突發性事件,而完全是由特朗普個人因素主導的,因此完全有機會進行修復。如果經濟能夠避免衰退,美股有望徹底擺脫“熊市”並避免第二波的下跌浪。在關稅威脅暫時降溫的情況下,經濟數據將幫助投資者檢驗經濟運行狀況。關注週四的美國CPI和週五的消費者信心指數。

但若特朗普繼續通過關稅衝擊全球經濟,納斯達克100指數或最終跌向14000點附近。

拋開關稅因素,美國科技股本身也面臨着“價值重估”和“盈利增速放緩”的壓力。本週開始的美股財報季將給出最新的業績指引,這對美股能否延續反彈至關重要。

NASDAQ 100 周線圖

來源:TradingView,Forex.com

見證歷史!關稅戰大反轉 美股暴力拉昇告別熊市? - 圖片1

美聯儲降息預期小幅降溫

隨着關稅政策的反轉,美聯儲“保經濟”還是“抗通脹”的兩難處境稍有緩解。利率市場預計今年降息3次,低於上週預測的4次,5月降息概率大幅降低,而6月降息概率在75%左右,但仍存在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美元指數繼續徘徊在103附近,下行壓力並沒有明顯緩解。

從更長的週期來看,“去美元化”的進程可能會加速。一來是哪怕溫和的關稅增加也會令全球貿易,尤其是各國對美貿易萎縮,從而減少美元在全球的流通和使用(也有規避風險的考量);二是若美國真的能縮小貿易逆差,那麼其金融賬戶的順差也將相應減少,這意味着全球投資者會降低對美債美股等資產的風險敞口。無論如何都會導致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影響。

黃金重回巔峯?

在度過了全球市場恐慌性拋售後,黃金在2970一線獲得支撐,週三的強勢反彈再次吹響了衝擊歷史高點衝鋒號。

無論關稅政策如何演繹,黃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以及“去美元化”的背景下,有望繼續獲得央行、機頭、以及個人投資者的青睞。在3050美元上方對黃金前景保持樂觀,並關注通道上軌3200一線。

XAUUSD 日線圖

來源:TradingView,Forex.com

 見證歷史!關稅戰大反轉 美股暴力拉昇告別熊市? - 圖片2

中美交鋒 不只是貿易戰

特朗普2.0期間已經對中國累計加徵了125%的關稅,遠高於其競選時聲稱的60%。中國也第一時間上調美國進口關稅並宣佈了其他反制措施。

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佔中國出口總額的比重已經降至12%,對美順差佔總體貿易順差的比重降至30%左右,遠低於2018年第一輪中美貿易戰期間。

另外從雙方進口品類來看,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以手機、玩具、傢俱、計算機等終端消費產品爲主,關稅會以非常直觀的方式體現在物價上,而且這部分產品很難找到大規模的平替。反之,中國的進口主要是大豆、天然氣、原油、半導體等,屬於中間產品且存在進口替代。而且作爲製造業超級強國,中國又有着巨大的內需潛力,因此能一定程度抵禦關稅衝擊。

和特朗普1.0時期不同,當前中美的交鋒可能不只是停留在貿易層面。

如果特朗普關稅戰的目的是迫使各國貨幣升值以及購買更多美債,那麼近期人民幣的貶值無疑是反制措施之一,這也可能將“戰場”從貿易延伸至金融領域。本週美國長端國債利率快速升高的背後,市場猜測可能是中國等海外央行正在拋售美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