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20%關稅,引發經濟與政治爭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佈了一項重大政策轉變,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20%的全面關稅,以兌現其“解放日”經濟改革承諾。這一貿易保護主義的舉措,儘管遭到經濟學家的多次警告,可能引發嚴重的經濟後果。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測算顯示,若全面關稅實施,美國通脹率可能上升超過2個百分點,普通家庭購買力或將縮水3400至4200美元(假設美聯儲不干預)。此外,美國平均關稅將達到32.8%,創下自187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無黨派稅務基金會估算,該政策將導致美國家庭年均稅負增加2045美元。

白宮顧問對關稅收入的樂觀預期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預計,新版關稅每年可爲政府創收7000億美元,其中1000億來自25%的汽車關稅,6000億來自其他商品。然而,專家警告稱,若貿易伙伴採取報復措施,實際增收可能減半。

特朗普的這一政策被視爲重新兌現其競選期間關於管理美國經濟的承諾,同時也是一種承認,即採取“他們對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對他們做什麼”的行動。

一攬子關稅的實施可能會減少政治壓力,因爲例外的機會也會減少。稅務基金會政策分析主管加勒特·沃森指出,對等國徵收關稅的舉措存在政治陷阱,可能會對特朗普團隊造成壓力。

政治與市場的博弈

特朗普在被問及是否實施普遍關稅還是個別關稅時,僅回應稱“到時見分曉”,但未透露更多細節。分析人士指出,全面關稅雖難避“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窘境,卻能簡化執行爭議。市場對此已風聲鶴唳,民主黨人警告稱,若政策加劇經濟動盪,特朗普團隊將面臨巨大反噬。

拜登政府前官員亞歷克斯·雅克斯表示:“也許如果他們明天實施全面20%的關稅,市場未來可能會有一些確定性。”但他也補充道:“很難想象他們會喜歡這些。”

總而言之,特朗普這次押注的不僅是經濟數字,更是重塑“美國優先”政治遺產的野心。但關稅大棒能否成爲“國家重生”的靈藥,答案或許就藏在白宮接下來的決策中。

通脹率影響 超過2個百分點
家庭購買力縮水 3400至4200美元
平均關稅 32.8%
家庭年均稅負增加 204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