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上個星期五,標普500指數遭遇了超過1%的大幅下跌,這再次考驗了美股過去數月形成的長期趨勢:投資者是否仍會採取逢低買入的策略。
匯總的數據顯示,美國這一基準指數已經連續35個交易日沒有出現超過1%的連續下跌,創下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長記錄,這種情況在過去一年中僅發生了三次。
儘管風險不斷上升,市場的看漲情緒依然存在。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關稅威脅可能會重新引發通脹並損害企業盈利。然而,這一前景尚未導致市場的持續低迷,標普500指數在上週五下跌之前,上週還曾兩次創下歷史新高。
Solus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 LP的首席策略師Dan Greenhaus表示:“大多數投資者似乎都在等待看到更具體的關稅進展,然後再做最壞的打算。鑑於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並未出現大幅度的通脹飆升,我猜想許多投資者目前對最壞情況的預測持懷疑態度。”
嘉信理財的高級投資策略師Kevin Gordon表示,儘管整體指數走高,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平均跌幅今年已達到9%,這表明市場內部存在波動。他表示,這種動態與2024年類似,當時基準股票指數從未下跌超過8.5%,但個股平均跌幅高達21%。
“不過,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持續下去,”他表示,“鑑於貿易、移民和稅收政策帶來的緊張局勢,今年指數層面出現更大波動的可能性更大。”
上週五的暴跌是市場今年表現最差的一天,原因是此前公佈的經濟數據弱於預期,且消費者的通脹預期上升。
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投資者仍找到了樂觀的理由。美國大盤股公司第四季度盈利強勁,交易員希望白宮的減稅和放鬆管制計劃將提振估值。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首席全球衍生品策略師Tanvir Sandhu表示:“逢低買入一直是主題。只要盈利良好,我們可能會處於一個回調和下跌,而非大規模拋售的時期。”
巴克萊銀行的美國股票策略主管Venu Krishn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根據內部指標,市場正在表現出“強烈的‘逢低買入’行為”。摩根大通的交易員上週五也採取了類似的立場,稱他們在最擁擠的股票籃子中觀察到了“逢低買入”的反應。
Fundstrat Capital的創始人、一貫看漲股市的Tom Lee不斷表示,2025年將是一個逢低買入的市場。對他來說,這意味著股票多頭頭寸尚未達到“令人不安的水平”,還有更多資金將流入這一資產類別。
“每當市場出現任何明顯的疲軟時,這些回調都會被買入,”他上週五表示,“我懷疑這次下跌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