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股的“七姐妹”、歐股的“十一騎士”、日股的“七武士”之後,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了新的“標籤”——中國的“七巨頭”乃至“十巨頭”。其中,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科技新貴迅速崛起,阿里巴巴等巨頭企業也在積極投資人工智能領域,同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國際機構開始看好中國資產。

本週,港股的阿里巴巴、中芯國際、騰訊、比亞迪等公司股價接連創下歷史或區間新高;恆生科技指數也達到了近兩年多的新高,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約30%,在資本市場指數中表現領先全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Laura Wang及其團隊在本週三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他們對中國股市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股市(尤其是離岸市場)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預計在技術突破的推動下,中國股市的上漲趨勢將更具持續性。對於未來市場,A股市場在科技股方面有更廣泛的選擇,且外資持股比例處於歷史低位,為市場提供了潛在的上升空間;短期內,由於科技和股東回報方面的優勢,離岸市場的表現有望更為強勁。

阿里巴巴:從電商巨頭到AI先鋒

無論是“十巨頭”還是“七巨頭”,阿里巴巴無疑是目前最受矚目的公司之一。該公司通過財報和電話會議進一步激發了全球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熱情。

在之前的阿里電話會議中,提問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電商業務數據上,但在最新的電話會議中,AI成為了焦點,電商基本面數據只能作為輔助:資本開支的力度如何、資金將投向何方?這些問題都是分析師們關注的焦點——外界對阿里巴巴的關注點已經從電商轉移到了AI,試圖從公司提供的數據中洞察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三年,集團在雲和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預計將超過過去10年的總和”、“加大在三大AI領域的投入”、“AI戰略的首要目標是實現AGI”……在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CEO吳泳銘通過詳細的闡述,解釋了集團的AI願景。

21日,華爾街集體大幅上調了阿里巴巴美股/港股的目標價,摩根大通從125美元上調至170美元;花旗從138美元上調至170美元;高盛將目標價上調至160美元和156港元;匯豐從125港元上調至156港元。

華鑫證券在2月21日的報告中指出,在本輪行情爆發之前,中國核心科技資產長期面臨系統性低估的問題。例如,阿里巴巴的估值長期在20倍PE以下區間徘徊,與美股科技板塊的估值水平相差甚遠,企業定價幾乎只涵蓋了電商業務,而AI及雲計算這部分核心資產被忽視。隨著DeepSeek引發科技投資熱潮,港股已成為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主要戰場。

“‘七姐妹’退位讓賢給‘十巨頭’”

那麼,隨著AI成為阿里的新焦點、港股成為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主戰場,中國的“十巨頭”能否成為全球市場的新主角呢?

“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市場都已經接近高點,而中國則接近低點,因此投資中國無疑是逆向投資的最佳選擇……中國正處於新一輪牛市的初期。”被譽為“歐洲股神”、“逆向投資大師”的傳奇投資人Anthony Bolton(安東尼•波頓)在幾天前的採訪中直接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美國市場已接近頂部,加密貨幣是‘過度投機’的一個標誌,它可能是牛市即將結束的信號。未來10-20年,東方可能會主導全球市場,而不是西方。”

WisdomTree Investments的證券策略主管Jeff Weniger則指出,有些人認為中國可以在AI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中國的“十巨頭”(Terrific 10)對“科技七姐妹”(Magnificent 7)形成了競爭態勢,例如比亞迪和吉利挑戰特斯拉,阿里巴巴和京東挑戰亞馬遜。

實際上,幾天前,Weniger一張“中國‘十巨頭’超越美股‘七姐妹’”的圖表已經在各處廣為流傳。

他將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中芯國際列為這“十巨頭”,並直言“(美股)‘七姐妹’正在為中國‘十巨頭’讓位。在過去幾個月裡,矽谷巨頭們表現平平,但中國股票卻在持續上漲。我稱它們為‘十巨頭’,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海通證券在2月18日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科技“七姐妹”正待“出閣”。從宏觀層面看,我國在技術、人力和政策支持方面已具備發展科技的基礎;從股市層面看,當前我國科技企業在政策面、資金面、市場環境等方面均具備有利條件,當前市場正處於熊牛轉換中,產業趨勢向上的科技可能成為主線。在中國股市中,AI應用、半導體製造、高端裝備等領域有望湧現出科技“七姐妹”。

華泰證券在2月14日的報告中表示,以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Meta、特斯拉、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七姐妹通過穩健增長的業績和創新能力,成為美股科技股的核心資產。DeepSeek發布以來,資金加速流入香港市場,投資者關注誰會成長為類比美股“七姐妹”的中國公司。綜合科技/汽車團隊的觀點,他們認為小米、 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是中國科技核心資產。

真金白銀“做多”

當然,華爾街這次“唱多”並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真金白銀的增持和流入也證實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期。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的Eva Lee指出,多頭國際投資者正在重返中國。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週二發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1月外國投資者積極佈局中國資產,中國股票和債券吸納的外資淨流入總和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也是自去年8月以來,外資首次同時加碼中國股票和債券。

日前有消息稱,遊戲驛站CEO、“迷因股之王”Ryan Cohen個人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增至10億美元,即約700驚人的,其對阿里巴巴的大筆投資反映了科恩對中國長期經濟增長前景的看好。

美國對沖基金大佬、億萬富翁投資人大衛•泰珀旗下AppaloosaLP在美東時間2月10日向美國SEC提交了13-F文件。文件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該對沖基金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國股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從美股的“四騎士”、FAANG、“七姐妹”再到如今的中國“十巨頭”,全球股市敘事標籤的更迭背後,資本市場的目光正從美國轉向中國。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投下“東方核彈”,全球投資者或許也會重新思考:在AI時代,科技權力版圖是否將會重構?

當中國科技企業開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嶄露頭角,技術創新開始轉化為業務增長,這場始於資產重估的價值發現之旅,或許正在開啟新的敘事空間。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FOREXBNB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