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會議指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為重要。

動力電池的規模化退役必將推動電池回收產業加速進入爆發期,這就意味著電池回收即將站上新風口。敏銳的資金已開始挖掘市場中的優質電池回收標的,欲擁抱產業浪潮以尋求超額收益。

基於此,晉景新能(01783)走到了市場的“聚光燈”下,其搭建的鋰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全球服務體系已向市場展現巨大價值,且整個業務推進速度遠超市場預期,在距離與華友鈷業(603799.SH)簽署了關於歐洲市場的電池回收合作協議僅一個月,晉景新能与国轩高科(002074.SZ)的合作也迎來了新進展。

2月24日,晉景新能發佈公告稱,其與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軒高科”)共同製定了戰略框架協議,雙方旨在透過改進回收系統、推廣梯次利用及擴大全球服務覆蓋範圍,以取得電池回收及綠色能源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

這是繼2024年2月晉景新能與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國軒”)簽訂了備忘錄之後,雙方對合作進展的加速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戰略合作的簽署涉及了電池回收產業中的各個環節,且合作簽署對象由合肥國軒升級為國軒高科,由此可見晉景新能與國軒高科戰略合作關係的進一步強化以及雙方對未來發展的重視。尤其國軒高科近年來的全球電池產能正飛速提升,本次合作簽署意味著晉景新能已提前鎖定海外市場至少50萬噸退役電池的處置優先權,整體市場價值預計超過200億人民幣。

對於晉景新能而言,其在逆向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實力已獲得業內各方認可,與華友鈷業、國軒高科等產業內頭部玩家的戰略合作的加速推進,將讓其鋰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全球服務體系更為完善和強大,可進一步鞏固晉景新能作為全球新能源業務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同時,這將推動晉景新能的內在價值於資本市場中持續裂變,其遠期估值或有望向美國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 Materials(以下簡稱“Redwood”)看齊。

從四個維度展開全方位合作,網點共建有望爆發

國軒高科之所以選擇晉景新能作為搭建海外電池回收服務體系的合作夥伴並非偶然,這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產業邏輯。

從產業層面看,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將達到4.8TWh,這較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1051.2GWh仍有4.5倍的增長空間。正是基於海外市場的強勁需求及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近些年已開始加速出海,國內行業前十的廠商幾乎都已宣布海外建廠計劃。

據此前電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5月底,我國鋰電池企業海外建廠數量已超35個,其中21個位于欧美地区,且在公佈了規劃產能的23個工厂中,總設計產能已超553.5GWh。

隨著出海的不斷加速,一個現實問題便擺在了電池企業面前,即如何解決電池回收。電池回收不僅是電池企業服務質量的重要一環,亦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廠盈利水平起到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對電池低碳足蹟的要求日漸嚴格的背景下,解決好電池回收這一環是電池企業樹立核心競爭壁壘的重要維度。

特別是在產業體系相對成熟的海外市場,甚至可能稱得上是“得渠道者得天下”:一旦先行打通某地市場,用戶習慣培育完成,壟斷格局就此形成,後來的玩家很難顛覆,因此動力電池廠商不得不佈局回收體系。

但若採用自建渠道模式,不僅成本高投資大,而且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這並不利於電池廠商在海外的快速擴張,容易錯失產業機遇期,那麼選一位實力強勁且擁有豐富回收網點的回收企業進行合作便成為了最佳選項。

基於此,當前在全球已擁有65個服務網點的晉景新能便成為了國軒高科的首選。同理,華友鈷業選擇與晉景新能攜手開拓海外電池回收市場亦是看重了晉景新能豐富服務網點所蘊藏的巨大價值。

而此次國軒高科與晉景新能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囊括了四個關鍵領域,雙方將圍繞這四個領域展開全球範圍內的深化合作。其一是構建電池回收及售後服務體系。基於晉景新能全球服務據點及國軒高科預計的年度電池生產能力,雙方將合作共同建立鋰電池銷售、售後服務及回收的綜合系統。國軒高科將提供技術支援、人員培訓及協助設立服務站,晉景新能將透過其全球服務站提供全面售後服務。

FOREXBNB了解到,晉景新能目前在全球已擁有65個服務網點,展現出了強大的海外渠道實力,而根據國軒高科以往透露的產能目標顯示,其預計從2025年起全球每年將有超300GWh的電池產能,其中海外市場高達100GWh。這意味著其海外市場所對應待處理的退役電池至少有50萬噸,處置價值接近200億人民幣。如此大的產能規劃,所需的服務網點數量也十分可觀,且在雙方確定了合作框架協議後,那麼雙方便將加速推進全球服務網點的共建,可以預期,2025年將會是雙方共建服務網點的爆發期。

其二,共建全球電池材料貿易中心。雙方將以香港及新加坡作為先導基地,以促進電池、零部件及相關設備的國際流通及供應。貿易中心將支援全球電池生產、回收及再製造,以確保綠色供應鏈的穩健運行。

其三,共同建設梯次產線示範點。雙方將把晉景新能位於香港環保園的香港首間動力電池處置設施設立為電池梯次利用示範點,以展示電池回收、再製造及再利用的進展。國軒高科將憑藉其生產能力提供技術專業支援,而晉景新能將於環保園提供生產鏈支援及實際運作場景,以促進環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國軒高科不僅為晉景新能的動力電池處置設施提供技術專業支援,還將憑藉其龐大的生產能力提供所處置的電池來源,這將有效保證該示範點項目的穩步推進。

其四,低碳研究院與電池護照試點項目。雙方將依托國軒晉景低碳研究院,在香港啟動全封閉電池項目的先導計劃,旨在為香港的電池創建一個可追溯的生命週期管理系統,從單一方面如受限制物質、回收及標籤擴展至涵蓋碳足跡、再生材料使用、供應鏈盡職調查等的綜合生命週期管理系統。

不難看出,國軒高科與晉景新能從四個維度展開的深度合作已涵蓋了電池回收的全鏈條流程,這意味著雙方的協同發展已深度綁定,特別是雙方2025年共建包含售後和回收一體化的全球維護站點預計達到100個的目標令人振奮,這標誌著雙方的合作將在今年爆發式成長,晉景新能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服務能力將大幅提升,其業績也有望隨之迎來釋放。

未來成長潛力巨大,遠期估值有望對齊Redwood

事實上,晉景新能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並不局限於與國軒高科的合作範疇,若詳細梳理不難發現,晉景新能自2021年開始切入新能源領域雖僅有短短數年時間,但其打造的鋰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全球服務體系的擴張路徑已十分清晰,並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

從市場區域來看,晉景新能在香港這個藍海市場中已獲得香港動力電池處置、運輸及出口的全套牌照,且總拆解處理能力已處於香港同行業中的領先水平。同時,以“T”字開頭的全球領先新能源車企以及其他頭部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已確定晉景新能為其香港市場的電池循環利用的服務合作夥伴。晉景新能於香港市場中已在牌照、渠道等多個方面形成卡位的領先優勢,其興建的香港首間動力電池處理設施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開始試運營。後續晉景新能有望基於在香港市場中的領先地位而向大灣區延伸佈局。

在歐美市場中,晉景新能則通過與電芯廠合作以及自建本地渠道實現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拓展,與國軒高科的深度合作,便是晉景新能與電芯廠合作模式的首個案例。

同時,晉景新能目前正與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廠展開洽談,欲共同合作開拓東南亞市場。後續若進展順利,那麼晉景新能從香港出發,輻射歐美、東南亞市場的龐大鋰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全球服務體係將正式成型。

從合作夥伴的類別上看,與晉景新能展開合作的對像不僅包括了國軒高科這樣的電池製造商,也有華友鈷業這樣的電池材料廠商,也囊括了“T”字開頭的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商,產業中不同環節上的企業均積極展開與晉景新能的合作,這便是晉景新能基於在海外擁有豐富網點及強大運營實力所展現出的對各方企業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開始,全球海外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國的動力電池回收放量期也將相繼來臨,下游回收需求將明顯提升,晉景新能依托豐富的網點資源,在服務國內企業出海的同時,也有望加速開拓海外企業客戶,不斷壯大其全球服務體系。

而從股價表現來看,晉景新能的佈局已得到資本市場認可,自2023年以來,晉景新能股價最高漲幅高達17倍,2月6日股價雖出現異常波動,但之後強勢反彈並穩步創出歷史新高,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其基本面的信心及其業務內在價值的持續認可。

放眼未來,晉景新能的真實價值或不至於這百億港元市值,若與美國電池回收企業Redwood 做一個比較,那麼晉景新能遠期真實價值或許將更為清晰明了。

成立於2017年的Redwood由前特斯拉首席技術官JB Straubel創辦,其已綁定大眾、豐田、福特、沃爾沃、松下、遠景動力等多家全球頭部電池企業和整車廠,從而積累了廣泛客戶。Redwood的發展模式與晉景新能十分相似,且業務地區均為海外市場,這也是二者可對標的關鍵所在。

基於未來發展前景,Redwood已獲得了包括富達基金、高盛和亞馬遜等多個大型資方的支持,且在2023年10億美元的D輪融資後,Redwood的投後估值已超50億美元(約355億人民幣),時至今日Redwood的估值大概率進一步拔高。

在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的聽證會上,Straubel表示,Redwood的目標是到2025年生產約100GWh的電池銅箔和活性陰極材料。而根據業內人士測算,100GWh的電池銅箔和活性陰極材料需要回收120-130GWh的電池,而晉景新能服務的國軒高科自2025年開始的海外電池產能便已達到100GWh,再加上華友鈷業、T字新能源車企以及未來拓展的其他客戶,晋景新能远期的電池回收规模增长空间十分可观。這或許也意味著,晉景新能的估值水平從長期角度看或將對齊Redwood。

值得注意的是,晉景新能當前百億港元的市值還包括了智慧建築、綠色運輸等其他業務在內,公司積極拓展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包括新型的電池儲能係統與電動車充電樁解決方案、建築節能改造一體化服務等,電池回收業務的真實價值仍有待市場挖掘。

且在2024年中期業績中,晉景新能的逆向供應鏈管理及環保相關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38.23%,已呈現出爆發趨勢,這也將為晉景新能股價的穩健提供助力。可以預見,隨著鋰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的全球服務體系的不斷壯大,晉景新能的真實價值也將逐漸在股價上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