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H股強勢上攻,科創板領漲。盤面上看,科技主線大爆發,算力芯片、液冷服務器、數據中心、雲服務等題材掀漲停潮,寒武紀20%漲停,股價逼近歷史新高;機器人概念股持續爆發,杭齒前進走出8連板;三大運營商再強勢,中国联通漲停创近6年新高,中国电信漲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外,DeepSeek、數字經濟、無人駕駛等概念全線上行。下跌方面,大消費、醫藥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市場成交額超2.1萬億,為去年12月中旬以來首次,較昨日放量超4300億,兩市個股漲多跌少。
那麼,究竟有何利好刺激?據證券時報報導,分析人士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人民幣大漲,高盛認為,增長前景改善和信心提升或將中國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另一方面,阿里在較大程度上帶動了市場情緒,季報顯示阿里季度資本開支達317.75億元,環比大增80%。而且未來三年在雲和AI基礎設施投入將超越過去十年總和。
具體來看,算力芯片股持續拉升,寒武紀午後20%漲停,海光信息、雲天勵飛、景嘉微、芯原股份、瀾起科技、中科曙光等大漲。招商證券表示,DeepSeek R1等國產大模型推出,引發大芯片適配熱潮,促進國產大模型+算力芯片的生態發展。
從個股看,兩市上漲2872家,下跌2352家,171家漲幅持平。兩市共120股漲停,共4股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漲0.85%報3379.11點,成交8557億元;深成指漲1.82%報10991.37點,成交13370億元。創業板指上漲2.51%,報2281.51點。
資金動向
今日主力資金重點搶籌半導體、通信設備、通信服務板塊,主力淨流入居前的個股包括中興通訊、中國聯通、東方財富等。
要聞回顧
1、上海: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 其女職工產假及生育假期間單位繳納的社保費可按50%比例申請補貼
據2月21日召開的2025年上海市減輕企業負擔若干政策措施新聞通氣會介紹,為切實回應企業訴求,提振經營主體信心,促進經濟回升向好,上海從降低用工成本等五個方面共發布21項舉措。明確自3月起繼續階段性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費率1個百分點。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單位費率0.5個百分點。合併實施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和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制定實施女職工產假和生育假的社保補貼政策。對符合一定條件的用人單位,其女職工產假及生育假期間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可按50%比例申請補貼。
2、DeepSeek將於下週陸續開源5個代碼庫 每日解鎖新內容
DeepSeek今日宣布,接下來一周,會陸續開源5個代碼庫,每日都有新內容解鎖,進一步分享新的進展。DeepSeek介紹,當前在線服務的模塊已經經過測試、部署完備,可以投入生產環境。公司將自己定義為小公司,並還表示,每一次分享都會變成強有力的勢能,加速行業發展的旅程。並稱這個領域沒有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只有純粹的車庫創業精神與社區共築的創新力量。
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辦公室回應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辦公室2月21日表示,即將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進行二次審議。二審之後,常委會法工委還將進一步徵求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草案,保證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審議出台。
後市研判
1、華創證券:春季躁動有望延續,科技AI主題仍將佔優
華創證券指出,春季躁動有望延續,公募賺錢效應顯現有望帶動發行回暖,居民超額儲蓄視角下股市上升空間或進一步打開,各類資金當前收益明顯回暖。本輪AI強勢背後的宏觀復甦和產業趨勢邏輯仍在,風格有望延續。經濟復甦預期短期內無法證偽;交易熱度與估值距峰值均存在一定空間;產業鏈不斷擴容,可承載資金體量不斷擴大;“科技自立自強”政策導向不會改變。配置:科技AI+消費內需+紅利。
2、申万宏源:產業趨勢主題行情尚未演繹到極低性價比區域
申万宏源指出,產業趨勢主題行情尚未演繹到極低性價比區域,A股市場結構主線不變,可能延續動量行情。看好方向不變:國內AI算力和應用(短期的重點是AI應用擴散行情)、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繼續提示,一季報期關注兩類機會:1. 供需格局短期能夠驗證改善的方向依然稀缺,可能率先表現。重點關注新能車動力電池,創新藥和CXO。2. 長期破淨公司市值管理方案將集中公佈,關注回購註銷、併購主題。
3、華泰證券:兩會政策預期以及年報業績驗證或將是後續市場關注重點
華泰證券指出,年後的這波行情當中,科技板塊持續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儘管短線一度有波動和震盪,但圍繞AI以及AI應用等的主題投資熱度居高不下,或將貫穿在今年的整個行情之中,但由情緒面驅動到業績驅動或仍將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板塊內部的分化以及行情出現反復也或將不可避免。目前看,如果滬指在60日均線上方持續獲得穩固,再加上量能的持續保持,滬指或將有對3400點發起進攻的可能性。兩會政策預期以及後續的年報業績驗證或將是後續市場關注的重點。
本文轉載自“騰訊自選股”,FOREXBNB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