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港股三大指數高開,恆生指數漲0.21%,恆生科指漲0.36%,國企指數漲0.24%。

盤面上,鋰電概念較爲強勢,天齊鋰業漲2.81%,贛鋒鋰業漲2.09%;科網股漲跌不一,嗶哩嗶哩漲近1%。

關於港股後市

據中國基金報,中歐豐泰港股通基金經理羅佳明指出,雖然短期內部分公司股價漲幅過大,且部分公司基本面不夠穩固,存在回調風險,但是,大型頭部企業的估值與國際主流同行相比,仍存在較大空間。隨着今年國內經濟逐步回升,這些大型企業的基本面和盈利水平有望持續改善。從中長期視角看,當前港股估值水平仍處於合理區間,對後市表現仍可保持樂觀。

長城中證港股通高股息QDII擬任基金經理曲少傑表示,雖然經歷了一輪上漲行情,但目前港股整體估值並沒有過高,仍然是全球估值窪地。

2024年2月或是港股市場反轉震盪走高的起點,港股現在的情況與2024年5月高點有相同之處,都是港股震盪走高過程中的小高潮;不同之處在於,2024年5月的階段上漲是在政策和經濟基本面尚未出現強力右側信號情況下完成的,而這一輪上漲是在2024年9月底國內經濟政策出現明顯轉向,以及2025年初宏觀經濟數據出現回暖的右側區間內,海內外投資者信心更強。有多家國際主流投行都喊出了“重估中國資產”的口號。

華商恆鑫回報混合擬任基金經理、華商樂享互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餘懿分析認爲,港股市場後市或與A股市場一起逐步走出震盪區間,走出“內需企穩+創新升級”的資產負債表擴張牛市,長期持續性值得期待。隨着穩住樓市股市、全力推動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的舉措不斷落地,中國內需消費市場預計將進一步企穩;疊加週期復甦的力量,或將進一步推動企業盈利增速回升;加上全球投資者開始接受中國長期競爭力崛起的宏觀敘事,AH股市場的估值有望進入長期修復週期。

長城中證港股通高股息QDII擬任基金經理曲少傑表示,港股目前或處於持續走牛的前期階段,信心逐漸恢復,但大部分投資者還沒改變過去港股表現低迷的印象,參與度不高。隨着國內經濟持續好轉,港股基本面好、估值低的優勢會更加凸顯。港股從2021年初至今經歷了大約40個月的下跌,與之相對應的上漲時間和空間可能不會太短。

同時不應忽視的是,港股高股息資產一直處於慢牛行情之中,港股高股息策略值得重視。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短期內,DeepSeek熱潮和春節消費數據超預期促使投資者情緒更加樂觀,帶動港股估值提升。中長期看,港股行情仍取決於基本面情況,隨着新質生產力發展和國內促消費政策實施,港股公司盈利預計穩中有增。總體上,展望未來,港股預計震盪上行。配置方面,第一,科技板塊依然具備較高投資機會。第二,在國內擴內需、穩消費等政策刺激下,當前估值水平相對較低的港股消費股有望上漲。第三,在海外不確定因素擾動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備吸引力,尤其是積極進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標的。

據中國證券報,國信證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王學恆認爲,隨着美債利率下行以及2025年1月港股市場各個板塊業績普遍上修,港股市場的估值修復正在路上。就後市配置而言,隨着DeepSeek發佈,多家企業更新或者發佈了AI大模型,給了投資人更積極的期待;汽車、醫藥、消費等板塊此前漲幅較小,隨着國內促消費政策不斷落地疊加板塊自身業績改善,未來一段時間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此外,金融股及高股息品種依然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展望港股市場2025年的表現,吳信坤認爲,港股市場流動性寬鬆有望延續,美聯儲降息趨勢不改,微觀層面除港股通帶來增量資金外,外資也有望階段性迴流。港股基本面復甦的大方向較爲確定,復甦進程關鍵看增量政策落地速度。綜合而言,影響港股市場的因素中積極因素偏多,考慮到當前估值、投資者情緒仍處於歷史偏低位置,2025年港股市場有望上行。

熱點聚焦

1.八部門印發《新型儲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加快鋰電池等成熟技術迭代升級,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發展個性化、定製化家用儲能產品。

2.2月17日,中汽協發佈數據顯示,1月乘用車國內銷量173.8萬輛,環比下降35.5%,同比下降0.5%。其中,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98.2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6.4萬輛,環比下降24.6%,同比下降14.3%。

3.日本央行可能將在2025年重置自己的謹慎作風,持續不斷的鷹派言論讓市場越來越相信日本央行可能在利率政策上採取大膽的行動。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週一表示,日本央行有可能在7月就把利率從目前的0.5%上調至0.75%,領先於此前預期的10-12月。此外,該機構還推測日央行可能在明年1月就將利率調至1%,而不再是保守預測的2026年第四季度。

荷蘭國際集團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的定價表明日央行將在7月加息,但該機構認爲最快可能在5月就有所行動。

4.據悉,目前百度搜尋正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和文心一言深度搜尋功能,部分用戶已可體驗。百度方面表示,預計18日0時將上線,用戶可在百度PC端首頁點擊“AI+”進入AI搜尋,開啓框下方“深度思考R1”按鈕即可切換至DeepSeek R1模型;或在百度APP輸入任意搜尋詞,完成一輪搜尋後,在搜尋結果頁點擊“AI+”進入AI搜尋,點擊下方“去試試“DeepSeek R1””即可與DeepSeek對話。

公司要聞

黑芝麻智能(02533):預計年度收入4.5-5億元,同比增長約44%至60%;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同比扭虧爲盈。主要由於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收入增加及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TCL電子(01070):預計年度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62%-112%至13億-17億港元。

晶泰控股-P(02228):預計2024年度供藥物發現解決方案及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所產生的收入將達到已商業化收入門檻。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發佈盈喜,預計年度淨利潤有重大增長。主要由於出售傳奇生物的一次性未實現收益約32億美元。

金源氫化(02502):預計2024年全面收入總額同比減少約56%,主要由於產品毛利收窄,原材料成本增加。

九方智投控股(09636):發佈盈喜,預計年度股東淨利潤約2.6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00670):1月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11.89%;旅客週轉量同比上升19.71%;客座率爲82.85%,同比上升5.42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02628):擬出資35億元參設合夥企業,投資聚焦於基礎設施公募REITs。

譚仔國際(02217):獲大股東溢價約75.56%提私有化,2月18日復牌

本文轉自“騰訊自選股”,智通財經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