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2月12日,崔東樹發布2025年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運行特徵分析。入冬以來,由於“拉尼娜”出現,我國東部地區受偏北風異常影響,降水明顯偏少,氣溫偏高,用車需求不是很強烈。隨著2024年國家汽車報廢更新與置換更新政策年度性結束,2025年1月車市雖然相關政策仍在延續,1月政策過渡期是2025年購車補貼享受的最佳時間。但由於春节较早,很多消費者提早在2024年末完成春節前的置換購車計劃,因此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車市的火爆節奏,加之1月的有效銷售時間少4天以上,因此出現零售负增长是符合预期的。

考慮到春節前的運輸週期等因素,歷年春節前是廠商低產銷期,零售火爆而進貨偏少形成了事實上的春節強力清庫存的節點,今年由於去年春節前1月的基數很高,因此為實現地方經濟穩增長,部分廠商在完成2024年調整指標後,會考慮一定的轉移量確保2025年1月的開門紅,由於出口較強和庫存下降溫和,因此1月廠家批發銷量表現較強。

2025年1月乘用車市場的特徵:一、批發、生產、出口均處於歷史低位,1月零售在過去10年中僅高於2020年2023年的1月零售,預計2025年“低開高走”的潛力巨大;二、自主品牌1月批發份额突破68%,零售份額突破61%,較去年分別增長8個和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的全面遙遙領先,反映出2025年自主品牌從產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創新,繼續得到用戶支持和認可;三、價格戰趨穩,1月降價促銷力度溫和。雖然降價宣傳較多,但歷經2024年四季度以來的火爆零售,價格促銷狀態較好;四、乘用車出口達到41萬,同比增長5%,增速放緩特徵明顯;五、2025年1月去庫存特徵不突出,1月廠商庫存增1萬辆,渠道庫存去除7萬辆,燃油車經銷體係不穩帶來庫存大幅降低;六、新能源車國內零售74萬辆,增速11%,仍保持較好增速。由於春節前後是縣鄉市場購車高峰期,新購需求較大,燃油車佔比偏高,1月新能源車零售年滲透率低是正常季節規律;七、自主車企迅速成為頭部絕對主力,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繼續佔據頭部領先位置,廠商銷量份額從上年度38%上升到2025年1月的46%,代表傳統自主企業的新能源轉型成功;八、自主乘用車高端化突破明顯,1月份20萬元以上自主品牌佔比从2022年22%,2023年29%,2024年的32%,上升到2025年的37%。但目前汽車普及率仍是世界偏低水平,需要低價產品推動普及,自主需要低端化加力發展;九、SUV持續超強增長,1月乘用車國內零售的SUV佔比50%。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的SUV佔比49.5%,1月新能源車出口的SUV佔比62%。

1.   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

2024年乘用車國內零售呈現4-12月的持續上升態勢,7月的谷底走勢也較強。由於春節等因素,2025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9.4萬輛,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32%。1月零售處於歷史低位,環比增速降幅32%也是僅次於2023年1月的41%降幅。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2

2025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9.4萬輛,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32%。相對歷年1月的較強走勢,今年的零售處於過去10年的低位,這為二手車市回暖奠定基礎。

2.近年狹義乘用車批發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3

1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10萬輛,同比持平,環比降32%。受出口較強和渠道去庫存較少的促進,1月乘用車批發同比增速較零售增速高12個百分點。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4

2024年銷量的U型增長表現較有特色,與2023年走勢反差較大,歷年也很少有這樣的超強上升走勢。2025年1月批發走勢較強,處於歷史次高位,行業庫存調整週期進入尾聲。

3.近年狹義乘用車生產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5

1月乘用車生產211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下降20%。1月乘用車生產仅较历史同期高点2018年的230萬輛低19萬輛。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6

1月乘用車生產211萬輛,同比增長4%。1月乘用車生產仅较历史同期高点2018年的230萬輛低19萬輛,考慮春節因素的生產表現超強,為地方穩增長貢獻巨大。

4.產銷庫存月度變化特徵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7

由於1月廠商生產較強,批發強力衝刺,1月廠商生產高於批發1萬輛,而廠商月度國內批發低於零售7萬輛, 1月廠商庫存增長1萬輛(去年同期下降7萬輛)。總體乘用車國內渠道庫存下降7萬輛(去年同期降32萬輛),導致批發增速大幅高於零售12個百分點。

5.狹義乘用車促銷走勢

A、新能源車促銷力度大幅增長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8

2024年1月新能源車的促銷逐步達到9.4%的高位,較同期增加0.8個百分點。近幾個月的促銷平穩,隨著降價的推動,促銷體系保持穩定,目前已保持在2023年1月後的正常促銷水平。

B、燃油車促銷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9

2025年1月傳統燃油車的促銷逐步達到21.9%的高位,較同期增加3個百分點。傳統燃油車的促銷在2023年8月開始大幅上升,2024年7-12月處於22%的近期高位水平徘徊。國家補貼政策推動了行業的穩定走勢。

C、豪華車促銷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0

2025年1月豪華車的促銷逐步達到26.2%的高位,較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雖然消費升級推動高端需求較強,但由於新能源的分流,2024年4-7月豪華車促銷力度持續增大到25.1%,處於歷史新高水平。隨著減產穩價,8月豪華車促銷降到24.3%,但隨著市場競爭激化,2025年1月促銷力度回升到26.2%的高位,但相對穩定。

D、主流合資車促銷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1

2025年1月合資燃油車的促銷逐步達到21.6%的高位,較同期增加2個百分點。合資促銷劇烈增長,從2023年的13%的低位,2024年3-6月進一步大幅增長到22.5%,8月突破22.9%,隨後企穩,今年1月在21.6%。

E、自主燃油車促銷走勢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2

2025年1月自主燃油車的促銷逐步達到16.4%的高位,較同期增加2個百分點。自主車企在2024年3-8月的促銷上升較快,隨後8-12月的促銷總體穩定。由於自主的新能源促銷小於燃油車,出口占比增大,因此總體促銷相對穩定。

F、燃油車促銷力度跟踪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3

2025年初的常規燃油車和混合動力的促銷壓力較大,而新能源的促銷相對溫和,尤其是插混和增程的表現較好。

6.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增長特徵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4

2025年1月乘用車零售下降12%大幅低於批發的零增長。由於燃油車較強帶來1月轎車需求佔比較穩。SUV保持車市主力,1月轎車零售低於SUV零售,轎車中主要是高端B級轎車錶現較好,A00級轎車銷量回升,但A0級轎車銷量損失較大。

SUV市場高端化較強,B級和 C級的SUV同比去年較強。

7.狹義乘用車國別增長特徵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5

1月自主品牌零售109萬輛,同比降3%,環比降31%。當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61%,同比增長5.9個百分點。1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69%,較去年同期增長8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昇明顯。

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9萬輛,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30%。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4%,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5.3%,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8.2024年品牌產銷特徵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6

原有的品牌價值體系變化,合資車企的產銷走勢壓力持續較大,合資品牌產業鏈遭遇嚴峻的危機。1月行業分化稍有改善,燃油車市場環比走勢較強,推動合資與豪車走勢改善。

9.全國新能源滲透率-批發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7

1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1%,較2024年1月提升8個百分點。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8

1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41.5%,較2024年1月提升9個百分點。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5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4%;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

1月傳統車廠家批發同比下降13%,而新能源車零售同比上升27%,增速差距40個點,燃油車壓力較大。

10.全國新能源滲透率-零售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19

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1%,較去年同期滲透率提升9個百分點。

崔東樹:1月車市稍弱於往年的火爆節奏 出現零售負增長符合預期 - 圖片20

1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60.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0%;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

1月傳統車零售同比降24%,而新能源車零售同比上升11%,相差33個點,燃油車稅負重,壓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