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華爾街的策略師們對中國股市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助力股市持續走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瑞銀的分析師們預測,在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的助力下,中國股市有望繼續攀升。

DeepSeek在全球範圍內引起的震動和敬畏,促使市場對吸引力進行了根本性的重新評估,這挑戰了之前關於中國在高端技術領域落後的觀點。MSCI中國指數自1月份的低點以來已經上漲了大約15%,表現超過了亞洲其他市場。

華爾街齊聲唱多中國股市!小摩、大摩與瑞銀加入看漲行列 - 圖片1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包括Laura Wang,在周二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在全球投資者長時間對中國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關注度有限之後,他們開始重新評估中國的投資潛力。考慮到全球投資者的持倉較低,我們預計這種趨勢在短期內將持續。”

不斷增長的樂觀情緒激發了一系列買方行動,包括對沖基金和富達國際等基金經理的參與。儘管要證明人工智能能夠使更廣泛的私營部門受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種熱潮至少有助於緩解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負面影響。

瑞銀的策略師,包括James Wang,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寫道,借鑒4G、5G和雲計算時代的經驗,“我們似乎還沒有走完反彈的一半”。他們還表示,充足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利率應有助於人工智能相關企業進一步進行再利率調整。這種樂觀的觀點與幾個月前普遍的謹慎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全球銀行警告稱,在特朗普當選等事件之後,存在進一步的下行風險。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包括Rajiv Batra,指出今年流入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資金一直是積極的,在DeepSeek的影響下出現了激增。他們寫道:“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亞洲將出現機會之窗,中國股市將再次出現戰術反彈,推動勢頭上行。”

上週,中國市場的“最強多頭”、德銀分析師Peter Milliken領銜撰寫的《中國股票策略》研究報告發布,Milliken一直看好中國股市,自2021年市場下跌以來,他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強調一次“反轉交易”。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以“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為核心概念,認為中國的技術創新已在全球範圍內引發“認知躍遷”。2024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成功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並推出全球首款第六代戰鬥機和低成本AI系統DeepSeek。美國矽谷投資人Marc Andreessen甚至將DeepSeek的發布稱為“AI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象徵著中國科技崛起已不可忽視。(蘇聯在1957年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斯普特尼克時刻”因此成為全球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轉變的象徵)。

此外,高盛在經歷“DeepSeek衝擊波”重創美股科技巨頭之後,上周也重申了該機構對中國股市的看漲熱情,高盛預期在中性預期下,MSCI中國指數今年有望實現14%的漲幅,樂觀預期下該指數漲幅則可能飆升至28%,高盛強調,“軟科技”領域的股票表現有望超越整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