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2月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的通知。指引提到,保險集團成員公司應避免過度依賴特定的資產、交易對手、客戶、地域或市場,充分分析和判斷易受宏觀政策和經濟周期波動影響的特定行業可能形成的衝擊。對於因市場價格變化等原因超出集中度風險限額的,應按相關規定報告或審批,並建立有效的超限額管理機制,加強超限額情況風險分析,採取必要的風險分散措施,及時進行風險化解和處置。
原文如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
關於印發《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的通知
金辦發〔2025〕10號
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
為進一步提升保險集團風險管理水平,促進保險集團穩健經營,金融監管總局研究制定了《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
2025年1月26日
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保險集團公司集中度風險管理,促進保險集團穩健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 本指引所稱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是指保險集團並表成員公司單個風險或風險組合在保險集團層面聚合後,可能直接或間接對集團正常運營造成重大影響的風險。
第三條 本指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保險集團公司的集中度風險管理。
第四條 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管理遵循以下原則:
(一)審慎性原則。保險集團公司在並表管理基礎上,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和穿透原則,對保險集團可能面臨的各類集中度風險開展有效識別、合理評估和審慎管理。
(二)匹配性原則。保險集團公司根據保險集團管理模式、業務複雜程度等建立適應匹配的集中度風險管理策略及體系,並根據保險集團資本水平、風險承受能力等審慎設定集中度風險指標及限額。
(三)統一性原則。集中度風險管理堅持上下統一原則,在保險集團統一風險管理政策下,保持各類集中度風險限額與管理舉措的上下一體、統一協調,使集中度管理要求能夠貫穿集團內各家成員公司,達到與集團戰略發展目標相協同、與全面風險管理目標相一致的效果。
(四)動態性原則。保險集團公司根據監管政策法規、公司經營、風險偏好、內外部環境變化等情況動態調整集中度風險管控策略,建立集中度風險指標與限額的回溯更新機制,實現對集中度風險的動態管理。
第五條 保險集團公司將集中度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完善與業務規模及復雜程度相適應的組織架構、管理制度、信息系統等,有效識別、計量、評估、監測、報告、控製或緩釋集中度風險。
第二章 集中度風險管理體系
第六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健全集中度風險管理組織架構,明確董事會、高級管理層、相關部門及成員公司管理職責,構建相互銜接、有效制衡管理運行機制。
第七條 保險集團公司董事會承擔集中度風險管理最終責任,並履行以下職責:
(一)審批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
(二)審批風險偏好與風險容忍度;
(三)監督高級管理層對集中度風險實施有效管理;
(四)審閱集中度風險相關報告,掌握集中度風險變動和管理情況,根據集中度風險狀況及發展趨勢等提出管理意見和建議,包括但不限於調整業務結構、業務發展速度、補充資本等;
(五)審批集中度風險信息披露內容。
第八條 保險集團公司高級管理層承擔集中度風險管理實施責任,並履行以下職責:
(一)審核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提交董事會審批;
(二)審核風險偏好與風險容忍度、超限額處置流程,提交董事會審批;
(三)審批各類集中度風險指標及限額;
(四)推動相關部門落實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和限額;
(五)定期將集中度風險變動及管理情況報告董事會;
(六)審核集中度風險信息披露內容,提交董事會審批。
第九條 保險集團公司明確集中度風險管理的牽頭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各項工作。具體職責包括:
(一)組織相關部門落實集中度風險具體管理職責;
(二)制定、修訂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提交高級管理層審核;
(三)根據集團風險偏好,制定並更新集團集中度風險指標及限額管理體系,包括計算方法、數據范圍等,並提交高級管理層審批;
(四)持續監測集中度風險變動及管理情況,定期向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報告;
(五)擬定集中度風險超限處置流程,提交高級管理層審核;
(六)擬定集中度風險信息披露內容,提交高級管理層審核;
(七)推動集中度風險管理相關信息系統建設。
第十條 保險集團公司統籌指導主要成員公司集中度風險管理。保險集團主要成員公司建立健全自身集中度風險管理體系,有效保障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管理要求在成員公司層面的落實和實施。具體職責包括:
(一)明確自身集中度風險管理架構和職責分工並報集團公司備案;
(二)制定、修訂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並報集團公司備案;
(三)組織落實集團公司集中度風險管理和限額管控要求;
(四)協助集團公司落實集中度風險信息披露工作;
(五)參與集團公司集中度風險管理相關信息系統建設。
第十一條 保險集團公司根據本指引制定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定期對製度開展評估,必要時及時修訂。制度內容至少包括:
(一)管理架構與職責分工;
(二)管理方法與工作流程;
(三)集中度風險類別與計量方法;
(四)風險限額與管控措施;
(五)集中度風險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治理機制;
(六)監督審計、統計報告及信息披露要求。
第三章 集中度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
第十二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識別機制,明確集中度風險識別方法和管理要求,全面識別保險集團可能面臨的集中度風險,細化集中度風險管理維度和顆粒度,準確反映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的全貌。
集中度風險識別應覆蓋資產負債表各類相關項目及擔保、承諾等實質承擔風險的表外項目,涵蓋所有風險類型、業務條線和實體。
第十三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計量機制,結合各類集中度風險特徵,採取差異化集中度風險計量方法,綜合運用模型或非模型方法,基於財務損失、投資收益、經營穩定性等適用性角度計量集中度風險影響。
第十四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指標體系,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風險狀況、管理水平和資本實力等因素,對各類集中度風險設定適當的集中度風險限額,明確集團成員公司分級限額傳導機制、分層管控機制、限額佔用規則等管理規範。
保險集團成員公司應避免過度依賴特定的資產、交易對手、客戶、地域或市場,充分分析和判斷易受宏觀政策和經濟周期波動影響的特定行業可能形成的衝擊。對於因市場價格變化等原因超出集中度風險限額的,應按相關規定報告或審批,並建立有效的超限額管理機制,加強超限額情況風險分析,採取必要的風險分散措施,及時進行風險化解和處置。
第十五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監測機制,明確各類集中度風險監測職責分工、報告路徑等管理規範,持續監測集中度風險限額執行情況及集中度風險事件,前瞻性分析潛在影響,及時調整相關投資及經營活動。
第十六條 保險集團公司應對集中度指標設立預警值,建立集中度風險預警機制,明確各類集中度風險預警職責分工、觸發標準、排查管控、報告路徑等管理規範。
第十七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應急與緩釋管理機制,明確各類集中度風險應急管理職責分工、應急管理程序、風險緩釋工具等規範要求。
在各類集中度風險已經或預計發生重大風險,可能對集團流動性、償付能力、聲譽等產生重大衝擊時,保險集團公司須制定應急管理與風險緩釋方案並嚴格執行,有效控制和緩釋風險。
保險集團應針對集中度風險持有足量的資本和流動性緩衝。
第十八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評估管理機制,綜合運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至少每半年一次評估集團整體集中度風險狀況。
風險評估包括集中度風險管理機制有效性、集中度風險狀況、風險管理水平,以及管理優化措施或方案,評估結果作為保險集團經營決策和集中度風險管理持續改進的重要依據。
第十九條 保險集團公司在集中度風險識別、計量、評估等環節中,應充分利用壓力測試工具,對不同壓力情境下集中度風險影響、集中度風險與其他風險的相互作用與共同影響進行壓力測試,評估極端情況下可能對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並根據壓力測試結果及時優化集中度風險管理機制。
第二十條 保險集團公司將集中度風險管理納入內部審計監督管理範圍,至少每年開展一次集中度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工作,監督集中度風險管理制度執行,評價集中度風險管理運行情況和效果。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統與報告披露
第二十一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數據治理機制,明確各類集中度風險數據統計口徑、信息來源、報送標準、時效規範等,組織和監督保險集團成員公司落實集中度風險數據治理要求,保障集中度風險數據質量。
第二十二條 保險集團公司應建設集中度風險管理相關信息系統,實現集中度風險的識別、計量、監測、預警、報告等工作的系統化、線上化管理,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強化集中度風險管理。
第二十三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報告機制,明確集中度風險的報告路徑、頻率要求,至少每半年一次向董事會或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報告集團整體集中度風險狀況及管理情況,及時向董事會報告重大集中度風險事件及風險控制情況。
第二十四條 保險集團公司將集中度風險指標統計表納入並表管理季度報表,並按時向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報送。
第二十五條 保險集團公司將集中度風險管理情況納入年度並表管理報告。報告內容包括集中度風險管理基本情況,集中度風險限額和管理政策程序等執行情況、集中度風險狀況等。
第二十六條 保險集團公司建立集中度風險信息披露機制,每年6月15日前在官方網站披露年度集中度風險管理信息,包括但不限於集中度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管理策略及其執行情況、風險狀況,以及重大集中度風險事件等。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指引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編選自“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FOREXBNB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