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德國芯片製造商英飛凌公佈的四季度營收預期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顯示出公司正在努力擺脫行業長期的低迷狀態。英飛凌還上調了全年的預期,預計2025財年的收入將保持穩定或略有增長,而之前的預期是小幅下降;同时預計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将维持在36億歐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4億歐元,部分反映了匯率的影響。
然而,英飛凌的首席財務官Sven Schneider提醒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帶來了不確定性,尤其是如果引發報復性措施。Schneider指出:“我們的指導中並沒有包含關稅的大幅上升,因為我們仍然堅持並倡導自由貿易。關稅和反關稅的升級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英飛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汽車行業的客戶,與行業其他公司一樣,該公司一直在應對電動汽車銷售的低迷。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I.US)在周一發布了低於預期的業績預測。對於2025年第一季度的展望,恩智浦預計收入將在27.3億至29.3億美元之間,其中值28.3億美元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8.7億美元。
德州儀器(TXN.US)和意法半導體(STM.US)此前公佈的財務業績預期均未達到預期。據報導,意法半導體可能會裁員6%,以降低成本,應對經濟低迷。
大部分電子行業仍然處於低迷狀態,導致德州儀器的銷售額連續9個季度下滑。德州儀器的高管表示,製造成本也影響了利潤。德州儀器的最大銷售份額來自工業設備和汽車製造商,這使得其預測成為全球大部分地區經濟的晴雨表。三個月前,高管們表示,該公司的一些終端市場顯示出擺脫庫存過剩的跡象,但反彈的速度沒有一些投資者預期的那麼快。
全球其他地區的芯片製造商對其產品的需求情況呈現出好壞參半的局面。台積電(TSM.US)、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指出,在人工智能熱潮的推動下,數據中心產品持續走強。但總體增長仍受到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等其他市場低迷的影響。
英飛凌的首席執行官Jochen Hanebeck在11月表示,他預計到2025財年結束時將出現轉機。英飛凌在中國正面臨來自競爭對手德州儀器更激烈的競爭。彭博情報分析師Ken Hui在業績公佈前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由於特朗普宣布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徵收關稅,中國的電動汽車銷售可能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