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海通國際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通過對中化化肥(00297)未經審核的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預計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東應佔的溢利將在10.1億元至11.1億元之間。公司正穩步實施其“生物+”戰略,主要生產實體通過採取運營基礎提升措施和優化供應鏈管理,共同促進了經營業績的提升。
海通國際的主要觀點包括:
2024年股東應佔溢利預計為10.1-11.1億元
基於集團未經審核的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預計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東應佔的溢利將在10.1億元至11.1億元之間。這一預測已考慮了因聯營公司陽煤平原的政策性關閉和破產清算等事件而確認的相關減值或損失,其中2023年確認了信用損失3.28億元和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2024年確認了向聯營公司借款的信用損失約1.68億元。如果排除這些已確認的減值或損失,2024年公司股東應佔的溢利將在人民币11.8億元至12.8億元之間,與2023年的人民幣11.49億元相比,顯示出穩健的增長。
集團經營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1)集團穩步推進“生物+”戰略的實施,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利用完善的產品管理體系和品牌、渠道、技術等優勢資源,實現了生物肥料產銷量的同比增長;2)集團的主要生產實體實施了運營基礎提升行動和供應鏈管理體系的優化,全面提升了產業運營管理水平,提質增效取得了顯著成效。
公司堅持“生物+”戰略,生物肥料銷量持續增長
公司的“生物+”戰略主要通過成長業務來體現。公司致力於成為“生物肥料與土壤健康創新的領導者”,擁有中國領先的生物製劑和土壤健康產品開發及應用技術集成科研平台,生物技术的商业转化效果显著。在品牌建設方面,公司推出了藍麟、雅欣、科得豐等新產品,推動了成長業務的快速增長。在盈利能力方面,2022-2024H1,公司成長業務的收入分別為74.41億元、78.45億元、55.55億元,2023-2024H1同比增長5.43%、5.25%;溢利分別為1.94億元、2.39億元、3.98億元,2023-2024H1同比增長23.20%、26.75%。
在銷量方面,2022-2024H1公司成長業務的總銷量分別為205萬噸、228萬噸、171萬噸,2023-2024H1分別同比增長11.22%、14.77%,成長業務差異化銷量分別為127萬噸、144萬噸、117萬噸,2023-2024H1分別同比增長13.39%、14.71%。
公司持續提升研發能力,積極推進新產品的轉化
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攻克了合成生物技術應用研究等9項關鍵技術,推進了“生物+”有機無機-煥豐等重點差異化產品的開發與轉化。公司不斷加強科研平台和團隊的能力建設,建立了由三位首席科學家領導的生物技術、土壤健康、養分高效研發團隊。在重點技術研發攻關方面,公司應用三組學模型攻克抗低溫和促光合技術取得了初步進展。
在產品開發轉化方面,公司完成了“生物+”有機無機-煥豐、“生物+”激發碳水溶肥-水滴豐等4個重點產品的試產試銷,2024年上半年研發成果轉化量達到88.6萬噸。未來,公司將繼續完善多組學模型和構建土壤微生態模型,持續攻關關鍵技術研究,並通過研產銷一體化機制推進新產品的轉化。
依托先正達集團的協同效應,提升產品競爭力
公司是先正達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先正達集團(香港)的持股比例為52.65%。公司与先正達集團在植保、生物+、生產等領域進行合作,發揮協同效應。
2023年10月,公司與先正達集團植保板塊共同建立了中國中化中央研究院植物保護與營養中心項目;2023年12月,公司科研團隊與先正達集團全球科學家合作,引進了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推動了公司“生物+”戰略的實施;2024年3月,公司全營養作物專用肥“煥豐”融合了多種先正達集團中國自主研發的領先技術,匯聚了生物、化學和有機肥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植保協同收入2.4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種子協同收入3396萬元。
風險提示:原材料及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在建項目進度不如預期、下游需求不如預期、宏觀經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