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和投资格局经历五大结构性拐点

美银首席投资官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Flow Show》报告中提出,全球经济和投资格局正经历根本性变革,当前国际市场正面临五大结构性拐点,这些拐点共同指向一个明确趋势:美元将持续走弱。资金流向数据已经开始验证这一转变趋势,黄金和债券吸引力上升,美国股票资金大规模流出,而欧洲和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增加。

拐点一:美国大政府时代终结

过去5年,美国名义GDP增长了50%,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支出从4.5万亿美元飙升至7万亿美元,增长65%。这种空前的财政扩张极大刺激了经济,但已到达转折点。Hartnett指出,美国财政过度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美国政府支出在过去12个月增长了12%(约7500亿美元),但未来6个月被要求下降0.1%。特朗普政府和"DOGE"预计将在未来四个季度对美国预算实施更大规模削减。这意味着7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国政府收缩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人数减少、家庭储蓄增加、2026年通胀下降。

拐点二:从"Magnificent 7"转向"Lagnificent 7"

过去两年,美国股市领跑全球,而"Magnificent 7"科技股(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Meta、特斯拉和英伟达)又领跑美股。这些科技巨头在2024年12月达到标普500市值35%的峰值(较2023年1月的20%大幅上升)。然而,最近DeepSeek的技术突破带来了重要影响:资金将从市值15万亿美元的美国"壮观七巨头"轮动至市值1.5万亿美元的中国"BATX"(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AI"小泡沫"破裂,预示着2025年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电力支出将达到峰值(五大科技超大规模公司预计将占美国资本支出的20%,即3330亿美元)。

拐点三:欧洲财政刺激启动

美国新政府政策促使欧洲解决21世纪的三重依赖困境:出口、安全依赖美国、能源依赖俄罗斯。为应对这些挑战,欧洲正启动前所未有的财政刺激计划。德国将引领欧洲财政刺激浪潮。过去75年,德国预算赤字平均仅占GDP的1.5%,但未来将飙升至GDP的4-5%,为未来4年1.1万亿美元的德国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推动欧洲财政支出的关键催化因素包括德拉吉改革报告、俄乌冲突可能终结、基础设施更新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军事支出即将大幅增加:2024年俄罗斯军事人员260万,美国210万,而法国仅23万,德国21.3万,英国21.1万。目前,德国每年670亿美元的国防支出仅相当于美国国防支出的7%,远低于1979年的18%峰值。

拐点四:日本通缩时代终结

日本经济正在经历30年来最重大的转变,多项核心指标均显示其长期通缩时代正在结束。关键数据包括:日本土地价格同比上涨2%,为199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此前从1991年到2024年累计下跌了65%);日本CPI同比上涨4%,而过去30年的平均值仅为0.4%;日本工资增长率达5%,为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Hartnett指出,过去30年,日本通缩为全球债券收益率提供了重要锚定,日本一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日本利率上升以应对政治上不受欢迎的通胀和日元疲软(日本央行政策利率现已升至0.5%),这一时代已经终结。日本银行股是日本通缩结束的最佳晴雨表——自2019年以来上涨180%,预示日元将走强,美元走弱,并抬高全球债券收益率的下限。

拐点五:中国从出口转向消费

中国经济正在加速从出口主导(20%的GDP)转向消费驱动的历史性转型,这将彻底重塑全球经济平衡。当前,中国消费仅占GDP的40%(相比之下,印度和巴西为60%,美国高达80%)。中国经济政策正聚焦于通过三大途径推动消费支出增长:资本市场改革、稳定房地产市场、2024年下半年相当于4.5%GDP(约8000亿美元)的政策刺激。Hartnett看好中国股市前景:中国消费正在稳步复苏;关税对中国而言可能是双赢局面:轻度贸易争端影响已被市场消化,若严重贸易争端威胁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零售销售和房价均已呈现上升趋势。

国家 消费占GDP比例
中国 40%
印度 60%
巴西 60%
美国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