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国泰君安证券在其发布的研究分析中指出,阿里巴巴的资本支出超出了预期,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达到每年超过500亿元人民币。随着阿里巴巴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加,国内的云服务提供商(CSP)也将积极响应,有望重现“互联网+”时代IDC投资的热潮。在阿里巴巴IDC产业链中,推荐的厂商顺序依次为光模块、IDC、交换机、液冷和电源。具体包括:1)光模块/芯片;2)IDC;3)交换机;4)液冷;5)电源。

阿里巴巴的资本支出超出预期,预计未来三年内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达到每年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的资本支出为314亿元人民币,比预期高出103%,这推动了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阿里巴巴的资本支出和AI业务进展均超出了市场预期。在投资计划方面,阿里巴巴计划增加资本支出以满足AI基础设施的需求,预计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

随着阿里巴巴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加,国内的CSP厂商也将积极跟进,有望重现“互联网+”时代IDC投资的热潮。AI大型模型难以通过付费等方式在模型层面实现盈利,DeepSeek推出后带动ChatGPT等模型转向开源也证实了这一点,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与应用端的紧密结合是AI大型模型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回顾“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其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从消费端扩展到产业端,与当前AI大型模型积极寻找落地途径、拓展应用领域的情况高度相似,CSP厂商通过提供云计算能力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初期,尽管无法确定具体的业务落地模式,但为了避免落后于同行、投资IDC能带来高确定性的云收入等原因,CSP厂商仍然积极投资IDC,推动了2015至2018年IDC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我们认为,在阿里巴巴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的带动下,腾讯和字节跳动等其他CSP厂商也将同步增加对AIDC的投资,推动国产AI算力产业链的需求改善。

AI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提高了推理需求的占比,对IDC延迟和功耗有影响的IDC细分环节将充分受益。目前,推理在新增需求中的占比约为60%-70%,参考北美市场中推理在总算力需求中的占比约为50%,国泰君安证券认为,推理需求将在AI应用快速普及的过程中得到充分释放。与训练相比,推理对低延迟和低功耗的要求更高,这对交换机等相关环节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