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經典著作之一,首次出版於1948年。這本書收錄了12篇論文,涉及道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經濟政策和純經濟理論等多個領域。哈耶克在書中圍繞個人主義這一核心議題展開論述,強調個人自由和市場經濟的重要性。
書目錄:::
作者原序
哈耶克在序言中指出,本書中的論文雖然涉及多個領域,但大多數討論的問題是密切相關的。
各章標題
個人主義:真與偽
經濟學和知識
社會科學的事實
知識在社會中的利用
競爭的含義
“自由”企業與競爭秩序
社會主義的計算(一):問題的性質與歷史
社會主義的計算(二):辯論的狀況
社會主義的計算(三):作為一種“解決方法”的競爭
商品儲備貨幣
李嘉圖效應
國家間聯邦制的經濟條件
本書核心内容:
個人主義的真與偽:哈耶克區分了真正的個人主義與偽個人主義,強調真正的個人主義是基於自由和自發秩序的。
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這是書中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哈耶克探討了分散的、局部的知識如何在市場中被有效利用。
社會主義的計算:哈耶克批判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可行性,認為市場機制是實現經濟自由和效率的最佳途徑。
競爭的含義:哈耶克認為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機制,能夠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之一,也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平
哈耶克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生物學家和政府醫生,表兄是著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他在維也納大學獲得法律和政治學博士學位,師從路德維希·馮·米塞斯。1923-1924年,哈耶克在美國紐約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後回到奧地利創辦了奧地利商業周期研究中心。
1931年,他前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1938年成為英國公民。1950年,哈耶克轉到美國芝加哥大學任教,1962年前往德國弗萊堡大學,1968年退休。
思想與貢獻
哈耶克以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而著稱。他的主要思想包括:
市場經濟與個人自由:哈耶克認為市場經濟是實現個人自由的最佳方式,價格機制能夠有效協調分散的知識和資源。
計劃經濟的不可行性:他批判計劃經濟,認為中央計劃無法有效利用分散的局部知識,會導致經濟效率低下。
自發秩序:哈耶克強調社會和經濟秩序是自發形成的,而非人為設計的結果。
知識分工:他提出知識是分散的,經濟和社會制度需要利用這種分散的知識來實現有效運作。
主要著作
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
《通往奴役之路》(1944):批判計劃經濟和集體主義,主張自由市場和民主制度。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1948):探討個人主義、經濟自由和市場機制。
《自由秩序原理》(1960):系統闡述自由主義的理論基礎。
《致命的自負》(1988):批判理性主義和社會主義。
榮譽
哈耶克在1974年與貢納爾·默達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在貨幣政策和經濟周期理論方面的貢獻。1991年,他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哈耶克的思想對20世紀的經濟和政治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後逐漸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PDF 下載 : https://bbs.forexbnb.com/thread-40-1-1.html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