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充滿靈性的經濟學》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所著的一部經濟學著作。該書由上海三聯書店於1991年4月出版,譯者為胡承紅、宋曉非、吳鋼和邵崴。這本書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將經濟學原理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展現了經濟學的“靈性”,即經濟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理解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方式。
書目錄:
對經濟與民主的現實期望
人類動機
“聖誕節”經濟學隨想(1974年12月30日)
社會達爾文主義(1975年7月7日)
愛(1969年12月29日)
亞當·斯密(1976年3月15日)
政府的經濟作用
自由派的記分牌(1978年6月19日)
給候選人肯尼迪的勸告(1979年10月)
紐約之困境(1975年11月10日)
共和黨的遊戲計劃(1981年2月16日)
知識分子(1976年2月23日)
公共選擇和美國政黨
階層政治(1976年2月2日)
政黨經濟(1976年4月26日)
經濟政治學(1974年11月18日)
英國:不要期望奇蹟的出現(1979年5月)
通往1984年之路(1973年8月13日)
混合經濟
秘魯的規劃者(1980年9月1日)
美國還是首富嗎?(1975年8月18日)
資本主義日薄西山了嗎?(1976年6月7日)
經濟與政治(1979年1月15日)
經濟大恐慌(1978年9月11日)
民主太過了嗎?(1979年4月9日)
維持增長的困難選擇
經濟發展和增長
是伯恩斯蕭條嗎?(1975年3月3日)
經濟尚好(1979年2月26日)
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嘗試(1980年6月16日)
關於發展的好消息(1979年7月23日)
經濟周期,預測和均衡
又是大蕭條嗎?(1974年10月28日)
對付滯漲的政策(1973年10月15日)
經濟形勢展望(1974年3月25日)
問題和解答(1974年6月17日)
新的複蘇(1975年7月28日)
來自民主黨人的富源(1976年7月26日)
復甦的跡象(1980年9月22日)
年終的問題(1979年1月1日)
對付滯漲(1974年8月19日)
諾貝爾預測獎(1980年11月3日)
財政政策
至關緊要的公共支出(1967年11月29日)
阿爾文·H·漢森,1887—1975(1975年6月16日)
我們應當減稅?(1974年5月6日)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傷(Ⅱ)
1973年5月21日
作者簡介: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
保羅·薩繆爾森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波蘭猶太移民家庭,1935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隨後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薩繆爾森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奠基者。他將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學,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極大地提高了經濟科學的分析水平。他的著作《經濟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經濟學教材之一。
本書核心内容:
經濟學與社會問題:
薩繆爾森在書中探討了經濟學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作用。他強調經濟學不僅是關於數字和模型的科學,更是一門關注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的學科。
書中討論了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特別是在糾正市場失靈(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對稱等)方面的重要性。
經濟政策與政治:
薩繆爾森分析了經濟政策如何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政策設計來實現經濟目標。他特別關注了宏觀經濟政策(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應對經濟周期波動中的作用。
書中還討論了不同政治體制下的經濟表現,以及如何通過政策調整來促進經濟增長。
國際貿易與全球化:
薩繆爾森深入探討了國際貿易的利弊,提出了著名的“赫克謝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分析了國際貿易對各國經濟的影響。
他還討論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指出利益受損群體往往支持貿易保護政策。
經濟發展與增長:
書中探討了經濟增長的機制和障礙,強調了技術創新、資本積累和教育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薩繆爾森還分析了不同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政策調整來實現可持續增長。
福利經濟學:
薩繆爾森對福利經濟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提出瞭如何判斷一種經濟結果是否優於另一種的方法。他強調了社會福利函數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書籍評價:
豆瓣讀書:目前豆瓣上尚未有讀者對《充滿靈性的經濟學》進行評價或撰寫書評,因此無法獲取具體的讀者反饋。
經濟金融數學專區:有讀者表示對這本書感興趣,並感謝分享,但未提供詳細的評論內容。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