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10月出口年比12.7%,創年內最高。季比為1.8%,明顯超季節性,歷史上10月出口環比幾乎均為負成長,過去20年環比均值為-4.5%。這與9月環比低於季節性有一定關係。9月兩架颱風接連在長三角地區登陸,導致運輸排期延遲後。在前期報告中我們也曾提示,“10月前四周貨櫃吞吐量增速高於9月,其中可能包含9月颱風擾動後的回補”。

第二,9-10月合併出口年為7.4%,延續了較快的趨勢增速。前10個月出口累計年為5.1%。11-12月基數抬升,出口年比不排除會增速下行,但年度出口年比應至少落於4-5%的區間。這點符合今年全球貿易基本面。在中期報告《等待需求側》中,我們指出: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与我國出口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性:出口年同比≈1.94*全球貨物貿易量+0.34;根據WTO最新預測的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长2.6%,我國2024年出口年約5.3%。

第三,WTO對於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的預測為3%左右。所以,外需基本面尚無收縮跡象,目前主要風險來自於逆全球化。在近期報告《貿易環境、名義成長與宏觀經濟政策》中,我們指出出口是我們分析2025-2026年經濟問題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外生變數,并分析了不同假设下出口對於GDP的影響。一個結論是:如果出口出現下行風險,短期關注內需擴張相關領域;中期關注工業供給側相關領域。

第四,從主要出口區域來看,明顯快於整體的是對拉美、對俄羅斯出口,同比均在20%以上;其次是對東協出口的15.8%;對歐洲出口較去年為12.7%,快於對美日,可能與企業提前應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有關。對印度出口處於高基數下的雙位數負成長區間。

第五,從主要出口產品來看,勞力密集型產品出口成長好轉,紡織品、服裝、箱包、玩具合併出口較去年為9.0%(前值-6.7%);基數原因,手機出口成長反彈但年增速仍小幅負成長;智慧型手機、積體電路、自動資料處理設備三類電子產品合併年增速為9.5%(前值1.6%)。家電出口增速重返22%以上的同比高位,證明9月增速下降可能主要是港口節奏等問題。汽車、船舶出口成長明顯下降,與基數有一定關係,未來趨勢仍有待確認。

第六,10月進口環比為-3.9%,就季節性水平來說實際上略有改善,過去10年10月環比均值為-8.8%。但因為去年10月進口一度驟然好轉,形成高基數,導致今年10月進口年比只有-2.3%。進口是內需的映射,未來理論上應趨於好轉,是否會形成這趨勢有待觀察。

第七,目前的宏觀基本面可以概括為“海外降息但不衰退+外需暫時穩定+內需初步觸底+逆週期政策持續落地”,這一組合整體上有利於風險資產。從基本面角度來說,一是受益於逆週期政策和內需需求面的領域;二是受益於明年出口或有風險之下工業供給側的領域;三是受益於價格週期底部的領域。在前期報告《關於宏觀面的七點認識》、《本輪穩成長政策有無初步效果:從10月BCI數據觀測》我們曾經連續提示:BCI消費品物價指數已大致齊平於歷史上所有低點,2021年以來的消費品量價同步調整的週期可能已近尾端。

以下為正文:

10月出口年比12.7%,創年內最高。季比為1.8%,明顯超季節性,歷史上10月出口環比幾乎均為負成長,過去20年環比均值為-4.5%。這與9月環比低於季節性有一定關係。9月兩架颱風接連在長三角地區登陸,導致運輸排期延遲後。在前期報告中我們也曾提示,“10月前四周貨櫃吞吐量增速高於9月,其中可能包含9月颱風擾動後的回補”。

在《9月出口簡評》中,我們指出:一個原因是異常天氣的影響。海關總署指出“9月兩架颱風接連在長三角地區登陸,歷史數據也顯示,颱風對出口的影響持續時間較長,颱風過後船隊的排程往往會順延,出口有所滯後”。氣象部門亦指出,今年9月以來秋颱風出現的頻率較歷史同期活躍。9月颱風為越南經濟和出口也帶來了影響。

在《高頻數據下的10月經濟:數量篇》中,我們指出:截至10月27日,國內港口完成貨物、貨櫃吞吐量均值較去年同期成長4.7%、10.3%(9月年增速2.2%、7.0%),貨櫃資料主要映射國內出口狀況。

10月出口與目前宏觀面 - 圖片1

9-10月合併出口年為7.4%,延續了較快的趨勢增速。前10個月出口累計年為5.1%。11-12月基數抬升,出口年比不排除會增速下行,但年度出口年比應至少落於4-5%的區間。這點符合今年全球貿易基本面。在中期報告《等待需求側》中,我們指出: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与我國出口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性:出口年同比≈1.94*全球貨物貿易量+0.34;根據WTO最新預測的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长2.6%,我國2024年出口年約5.3%。

從2024年的出口來看,前4個月是高基數,同期出口累計年比只有1.1%。5月起基數逐步下降,出口單月及累計增速逐漸抬升。前10個月累計年為5.1%。

11-12月再度面臨較高的基數,如果趨勢動能不變,則同比中樞會有一定程度下行。

[1]WTO對於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的預測為3%左右。所以,外需基本面尚無收縮跡象,目前主要風險來自於逆全球化。在近期報告《貿易環境、名義成長與宏觀經濟政策》中,我們指出出口是我們分析2025-2026年經濟問題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外生變數,并分析了不同假设下出口對於GDP的影響。一個結論是:如果出口出現下行風險,短期關注內需擴張相關領域;中期關注工業供給側相關領域。

在報告《貿易環境、名義成長與宏觀經濟政策》中,我們指出:如果2025年出口回到為零成長,則較基準預測情形對於實際GDP拖累為0.3點;更審慎假設下如果出口為-5.0%,則較基準預測情形對於實際GDP的拖累為1.0點。這需要透過內需擴張來對沖。粗略估算,如果消費在既有假設下提升1點,地產投資及製造業投資各提升2點,基建投資提升3點,則大致可以對沖後一種情形。9月底以來的本輪穩增長政策在框架上已經涉及到各條線,例如裝置更新和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專案債收儲、舊改貨幣化安置,都是開放式框架,具備視情況進一步加碼應對的基礎。

從主要出口區域來看,明顯快於整體的是對拉美、對俄羅斯出口,同比均在20%以上;其次是對東協出口的15.8%;對歐洲出口較去年為12.7%,快於對美日,可能與企業提前應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有關。對印度出口處於高基數下的雙位數負成長區間。

10月對美出口年比為8.1%,對歐出口同比為12.7%,對日出口較去年為6.8%。對東協出口同比為15.8%,對拉美出口年比為22.9%,對俄羅斯出口年為26.7%。對印度出口較去年為-20.1%。

從主要出口產品來看,勞力密集型產品出口成長好轉,紡織品、服裝、箱包、玩具合併出口較去年為9.0%(前值-6.7%);基數原因,手機出口成長反彈但年增速仍小幅負成長;智慧型手機、積體電路、自動資料處理設備三類電子產品合併年增速為9.5%(前值1.6%)。家電出口增速重返22%以上的同比高位,證明9月增速下降可能主要是港口節奏等問題。汽車、船舶出口成長明顯下降,與基數有一定關係,未來趨勢仍有待確認。

10月紡織品出口年比15.6%(前值-3.4%);服裝出口年比6.8%(前值-7.1%);箱包出口年比0.4%(前值-15.8%);玩具出口年比3.1%(前值-8.0%)。

10月手機出口年比為-0.7%(前值-5.2%);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年比為15.7%(前值4.2%);積體電路同比為17.7%(前值6.3%)。10月家電銷售年比22.8%(前值4.5%)。

10月汽車出口年比3.9%(前值25.7%);船舶出口年比13.5%(前值113.8%)。

10月進口環比為-3.9%,就季節性水平來說實際上略有改善,過去10年10月環比均值為-8.8%。但因為去年10月進口一度驟然好轉,形成高基數,導致今年10月進口年比只有-2.3%。進口是內需的映射,未來理論上應趨於好轉,是否會形成這趨勢有待觀察。

在去年10月進出口的點評報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中,我們指出:10月進口數據是一個亮點,進口年比3%,显著高于前值的-6.3%;而前期進口成長速度已經連續7個月負成長。從主要產品的進口數量成長率來看,鐵礦砂、鋼材、銅、積體電路等同比均有上升。進口是內需的映射,進口數據初步改善是一個正面訊號。

目前的宏觀基本面可以概括為“海外降息但不衰退+外需暫時穩定+內需初步觸底+逆週期政策持續落地”,這一組合整體上有利於風險資產。從基本面角度來說,一是受益於逆週期政策和內需需求面的領域;二是受益於明年出口或有風險之下工業供給側的領域;三是受益於價格週期底部的領域。在前期報告《關於宏觀面的七點認識》、《本輪穩成長政策有無初步效果:從10月BCI數據觀測》我們曾經連續提示:BCI消費品物價指數已大致齊平於歷史上所有低點,2021年以來的消費品量價同步調整的週期可能已近尾端。

本文作者:郭磊,來源:廣發證券,原文標題:《【廣發宏觀郭磊】10月出口與目前宏觀面》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