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和摩根士丹利力挺AI投資主題,強調其長期增長潛力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的股票分析師團隊建議投資者保持對人工智能驅動型股票的適度配置敞口,即使在全球貿易政策波動的背景下。貝萊德認爲,儘管特朗普政府的激進關稅政策對全球股市造成了影響,AI投資主題的長期投資回報增長潛力仍然完好無損。
貝萊德強調,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難以阻擋AI投資邏輯帶來的“超額阿爾法屬性”。他們建議投資者持續配置人工智能驅動型股票,並認爲這些股票具備強大的“阿爾法屬性”,即跑贏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的概率,且相比其他板塊投資收益將高得多。
摩根士丹利的AI/ML投資優先級
摩根士丹利的研報顯示,AI/ML在美國科技企業IT預算中佔據最優先位置,緊隨其後的是需求持續強勁的安全防禦軟件。
特朗普的“關稅巨浪”導致全球股市市值蒸發,但在其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發佈暫緩對等關稅的消息後,美股引領全球股市反彈。
貝萊德和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均顯示,與AI/ML關聯密切的科技股,尤其是AI算力產業鏈的領軍者,如英偉達、博通、美光、臺積電等芯片巨頭,以及賽富時、Applovin、微軟、亞馬遜等AI軟件領域領軍者,有望在美股戰術反彈之際彰顯遠強於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阿爾法超額收益”。
AI算力需求的強勁增長
貝萊德指出,過去幾年人工智能是全球股市領漲的關鍵驅動力,並預言未來幾年也將如此。儘管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可能加劇市場不確定性,貝萊德認爲“精選AI投資機遇”仍在不斷浮現。
貝萊德估算,美國紡織和服裝企業高達87%的商品來自海外市場,在分散化的貿易格局中利潤率將受到嚴重擠壓;而AI軟件領軍者們則受益於AI訓練/推理成本的指數級下降,這被稱爲“結構性順風”,有望在宏觀經濟逆風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對於AI GPU和AI ASIC爲核心的AI基礎設施建設領軍者們而言,有望受益於臺積電美國工廠產能提升帶來的業績韌性,以及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來持續豁免高性能芯片、熱門消費電子等電子類產品相關的關稅舉措,實現遠超大盤的“阿爾法超額收益”。
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US)預計2025與2026年均爲業績增長年,且預計终端市场动态需求将使得芯片产品组合倾向高端制程AI芯片與数据中心存储芯片。臺積電(TSM.US)公佈的業績顯示AI算力需求猛增,淨利潤猛增60%,維持其2025年的營收增長預期,預計今年的增长速度仍将达到25%左右,其中人工智能(AI)相关的营收规模預計将翻番。
臺積電表示未觀察到客戶行爲因美國關稅而發生任何變化,其樂觀的預期基調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形成了鮮明對比。臺積電計劃將CoWoS先進封裝產能翻番,主要用於英偉達AI GPU產能,表明對AI芯片需求將持續到2026年初充滿信心。
貝萊德分析團隊指出,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今年計劃單在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上就有可能將大舉投入逾3150億美元,其中英偉達AI GPU佔據主導地位。
貝萊德分析師團隊警告稱,任何對這些支出計劃的調整都可能挑戰AI交易的主題主導地位。但從積極層面來看,即使在貿易持續緊張情勢下,全球對於AI算力基礎設施以及AI應用軟件產品無比強勁的需求仍將支撐AI投資邏輯。
貝萊德主張將資金佈局於由技術專家們進行主動管理的ETF類型產品,以把握AI技術棧各層不斷演變的投資機遇,比如AI驅動型ETF——AI-Powered Equity ETF(代碼:AIEQ)。
貝萊德總結道,儘管短期內全球貿易政策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投資者們仍應在戰略上保持AI驅動型股票的配置敞口。尤其是基本面穩健的AI驅動型科技公司將繼續大幅跑贏大盤,而供應鏈相對脆弱的企業可能將在2025年餘下時間的貿易政策動態演變中面臨更大壓力。
公司 | 12個月內目標股價 | 共識評級 | 平均目標價 | 潛在上行空間 | 最高/最悲觀目標價 |
---|---|---|---|---|---|
英偉達 | 至少135美元 | 強力買入 | 167美元 | 高達50% | 最高200美元/最悲觀12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