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4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黃海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記者會上表示,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共安排繼續審議的法律案14件、初次審議的法律案23件。其中,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國家發展規劃法、金融法、金融穩定法、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企業破產法、招標投標法、農業法、漁業法、民用航空法、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原文如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記者會文字直播

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發言人記者會。中國人大網現場圖文直播。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黃海華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我是法工委發言人、研究室主任黃海華。今天的記者會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由我向大家通報4月份常委會會議擬審議法律案的主要情況,然後通報近期部分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的情況,最後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我先向大家通報一下4月份常委會會議擬審議的法律草案主要情況。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於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

委員長會議建議,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原子能法草案、仲裁法修訂草案;審議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生態環境法典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監獄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種子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的議案等。委員長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其中,關於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三次審議稿。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月17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審議工作進程。2024年12月、2025年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第十四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兩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各方面普遍認爲: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將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重要舉措落實爲法律規範,與憲法和黨章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貫通起來,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十分必要、意義重大。草案經過反覆修改後已經較爲成熟,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及早審議出臺。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三次審議稿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進一步充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相關舉措,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優化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

關於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2023年10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2024年9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進行了二次審議。根據各方面意見,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進一步明確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職責權限。二是要求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對虛假或者不完整疫情信息及時予以澄清。三是完善疫情控制相關措施及救濟途徑。四是加強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五是按照過罰相當的原則,修改完善有關行政處罰的規定。

關於原子能法草案二次審議稿。2024年4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對原子能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根據各方面意見,草案二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核安全的重要論述,增加規定從事原子能研究、開發和利用活動應當堅持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二是,增加規定國家鼓勵支持受控熱核聚變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建立符合其特點、促進其應用的監督管理制度。三是,完善乏燃料管理制度,增加規定國家統籌規劃乏燃料處理處置能力和佈局,確保乏燃料的安全、高效和環保處理。四是,充實關於國家支持核技術在工業、農業、生物、醫療、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應用的規定。五是,增加保密管理制度的規定。六是,完善核事故應急管理制度的規定。

關於仲裁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2024年11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仲裁法修訂草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仲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完善符合中國國情、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仲裁製度,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擬進一步完善涉外仲裁製度,加強仲裁監督,完善法院支持仲裁的相關制度等,積極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提高仲裁公信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這裏還要向大家通報的是,生態環境法典草案擬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的綱和魂,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積極回應人民羣衆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新要求,爲世界生態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生態環境法典統籌考慮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要素,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解決生態環境領域制約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突出問題。草案主要內容包括:完善生態環境領域的通用性制度規範,集成優化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規範,統領協調生態保護法律制度規範,對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碳達峯碳中和等作出原則性、引領性規定,完善生態環境領域法律責任制度等。

關於擬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的起草、修改情況和主要內容,有關方面負責人將在常委會會議上作出說明,屆時請大家關注。

接下來,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向大家簡要介紹部分法律草案通過中國人大網向社會公佈、通過各種途徑公開徵求意見的情況。

一、關於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

2024年9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進行了二次審議。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291人提出的772條意見,另外收到來信5封。社會公衆主要就明確部門職責劃分、加強疫情信息報告和公佈、完善疫情控制措施等提出了意見建議,部分意見經研究予以採納。在修訂草案修改完善過程中,天津市的張榮華、江蘇省的張曉偉等全國人大代表積極提出意見,江蘇崑山、湖北江欣苑等基層立法聯繫點積極反映當地羣衆意見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和基層立法聯繫點提出的部分意見建議,經研究予以採納。

二、關於原子能法草案

2024年4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了原子能法草案。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75人提出的157條意見。此外,還收到來信1封。社會公衆主要對鼓勵和支持原子能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強化原子能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等提出了意見建議。

三、關於仲裁法修訂草案

2024年11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仲裁法修訂草案。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524人提出的968條意見,另收到來信56封。同時,還將修訂草案印發全國人大代表、基層立法聯繫點徵求意見,共收到20位代表、18家基層立法聯繫點提出的1000余條意見建议。普遍認爲,修訂草案着眼於解決仲裁製度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對推動我國仲裁事業發展,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爲提高仲裁公信力和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有的社會公衆、人大代表、立法聯繫點就增加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任期和換屆的規定、規範仲裁員指定程序和完善仲裁員任職條件等提出了意見建議;經認真研究,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擬採納相關意見建議並作進一步修改完善。

四、關於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

2025年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310人提出的689條意見,另收到來信14封。同時,向浙江義烏、安徽合肥、湖南長沙、四川雙流、甘肅敦煌等5個基層立法聯繫點發函徵求意見。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主要包括:一是,適應民用航空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強化適航審定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用航空相關人員管理、適航管理、飛行管理等規定。二是,健全航空安全保衛制度規定。三是,進一步強化旅客權益保障,提高民用機場、公共航空運輸企業服務要求。四是,與有關法律和國際公約做好銜接。

五、關於國家公園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2024年1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國家公園法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2518人提出的9147條意見。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主要包括:一是,建議進一步完善公衆參與國家公園保護的內容。二是,建議編制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時應當徵求原有居民及相關企業等利益主體的意見。三是,建議進一步細化國家公園區域內原有居民生產生活的管理措施。四是,建議開展受損生態環境人工修復應堅持最小干預原則。

六、關於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

2024年1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171人提出的415條意見,另收到來信23封。社會公衆主要就強化平臺經營者管理責任、細化不正當競爭行爲的具體情形和認定規則、加強對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爲的規制、完善法律責任等提出了意見建議。此外,共有14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39條意見建议。北京朝陽、天津小白樓等15個基層立法聯繫點,通過實地調研、組織論證會、召開座談會、書面徵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並及時反映羣衆意見建議。

七、關於漁業法修訂草案

2024年1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漁業法修訂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138人提出的352條意見,另收到來信5封。社會公衆主要就明確養殖證發放範圍、完善捕撈許可證制度、改進漁具準用目錄管理、調整罰款計算方式、規定休閒漁業概念等提出了意見建議。此外,共有9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22條意見建议。廣東江海、山東黃島等16個基層立法聯繫點通過實地調研、組織論證會、召開座談會、書面徵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並及時反映羣衆意見建議。

八、關於危險化學品安全法草案

2024年12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對危險化學品安全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1353人提出的3500條意見,另收到來信7封。社會公衆主要就加強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監管、強化危險化學品單位主體責任、統籌化工園區規劃佈局、完善法律責任等提出了意見建議。此外,共有14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36條意見建议。河南駐馬店、新疆庫車等14個基層立法聯繫點通過實地調研、組織論證會、召開座談會、書面徵求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並及時反映羣衆意見建議。

九、關於海商法修訂草案

2024年11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海商法修訂草案。會後,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期間,共收到151人提出的458條意見,另收到來信28封。修訂草案還印發全國人大代表和基層立法聯繫點徵求意見。普遍認爲,修訂草案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推動新時代航運和貿易高質量發展、保障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强涉外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义。有關全國人大代表、基層立法聯繫點還就合理平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規範運輸單證及電子運輸記錄、完善船舶油污損害責任、完善船舶抵押權和優先權制度等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

目前,上述幾部法律草案正在修改當中,我們將繼續認真研究吸收有關意見建議。

此外,還有一些法律草案的意見徵求工作已經完成或者正在進行的,我們將按照相關工作安排,擇時再作介紹。

下面,請大家提問。

新華社記者

請問發言人,全國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進展如何?今年安排了哪些重點立法工作?

黃海華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精神,2025年4月1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2次委員長會議對《全國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作出了修改調整,將依照立法法的規定於近日向社會公佈。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包括總體要求,以及做好法律案審議和起草工作、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服務保障新時代立法工作、研究啓動法律清理工作等五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將黨中央確定的立法項目按“時間表”、“優先序”及時列入,分步落實黨中央批准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共安排繼續審議的法律案14件、初次審議的法律案23件,還根據有關方面意見列出一些預備審議項目。

繼續審議、初次審議的法律案包括:一是,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國家發展規劃法、金融法、金融穩定法、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企業破產法、招標投標法、農業法、漁業法、民用航空法、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二是,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修改代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代表法已經完成修改。三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四是,聚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制定法治宣傳教育法,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五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制定社會救助法、托育服務法、檢察公益訴訟法,修改傳染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六是,完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制定國家公園法。七是,健全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制定原子能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危險化學品安全法,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監獄法、國家賠償法、網絡安全法。八是,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修改海商法、對外貿易法、仲裁法,並注重在相關法律中完善涉外規定。

法治日報記者

民法典編纂成功後,選擇生態環境法典作爲第二部法典進行編纂的主要考慮是什麼?並請介紹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的有關情況。

黃海華

進入新時代新徵程,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將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制度、實踐成果以體系化、法典化的方式確認下來,對於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具有重大意義。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條件成熟、正當其時。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思路、重大原則、目標任務、路徑方法作出全面謀劃,为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为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宝贵经验。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人民羣衆希望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四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法律制度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整體實現“升級換代”,为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提供了制度基础。

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將編纂生態環境法典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成立了法典編纂領導小組和有關方面同志組成的工作專班。趙樂際委員長多次主持召開常委會黨組會議,對做好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和形成生態環境法典草案進行研究部署。一年多來,工作專班在常委會黨組和法典編纂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紮實開展法典編纂工作。經反覆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後,形成了生態環境法典草案。

總檯央視記者

您剛剛提到,仲裁法修訂草案將迎來二審,能否請您進一步展開講講,修訂草案二審稿具體作了哪些修改完善?

黃海華

仲裁法修訂草案初次審議後,我們通過公開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赴地方調研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並就涉及的主要問題與有關方面共同研究。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擬主要修改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加強仲裁監督,提高仲裁公信力;二是完善仲裁委員會制度,優化擔任仲裁員的條件;三是完善涉外仲裁製度,加強仲裁對外交流合作;四是完善法院支持仲裁的相關制度,明確仲裁委員會提交的當事人對財產、行爲、證據的保全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下一步,我們還將結合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意見,把草案修改完善好,也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南方都市報記者

我國現行有效的生態環境法律有30多部,生態環境法典草案如何對這些法律進行系統整合?

黃海華

編纂出一部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生態環境法典,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人民羣衆的殷切期盼,國內外高度關注。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既不是簡單的法律彙編,也不是完全的新立新定,而是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對我國現有的生態環境法律制度機制和規則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集成昇華,並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進行必要的制度創新,增強我國生態環境法律制度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生態環境法典編纂目前採取了適度法典化的模式,對現行有效的30多部生態環境法律分情況處理:一是,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性法律和有關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等全部納入法典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編訂纂修。二是,將現行有關流域、區域、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等生態要素、生態系統方面和循環經濟、節約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規範,擇其要旨要則納入或者體現到法典之中,使法典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兼容性。三是,適當考慮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碳達峯碳中和等方面法治需求,填補法律空白,作出一些原則性、引領性規定,體現法典的時代性、前瞻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在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促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方面,作了哪些修改?

黃海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社會共治、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提出明確要求。爲了落實這一要求,加強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三次審議稿增加規定,国家加強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持續提升傳染病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的傳染病監測、檢驗檢測、診斷和救治、科學研究等能力和水平。專列一條對此作出規定,旨在總結疫情防控經驗,促进醫防協同和医防融合,推動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更加高效、可持續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

我們瞭解到,我國已經制定了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爲什麼還要制定原子能法?請您談談制定原子能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黃海華

今年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設立十週年。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國人大常委會持續推進國家安全領域立法。涉核領域法律制度體系是維護核安全的法治保障。近年來,我國原子能事業快速發展,像剛剛這位記者提到的,我國已經相繼頒佈了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對核安全、放射性污染防治等作出具體規定,但是涉核領域還需要有一部統領性的基礎法律,強化頂層設計,更好統籌原子能事業發展和安全。制定原子能法十分必要。

制定原子能法首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是以法律形式把發展原子能事業的大政方針、有關制度和保障措施等確定下來。其次,制定原子能法是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依法治核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現有涉核領域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第三,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核工業產業鏈,核能和核技術應用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制定原子能法,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涉核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最後,制定原子能法還是對外公開展示我負責任核大國形象的需要,有利於向國際社會傳遞我國堅守國際義務和承諾、推進核事業高質量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本文轉自:中國人大網;FOREXBNB編輯: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