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於2025年4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等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行動方案》完善上海自貿區全功能資金池跨境資金調撥,鼓勵銀行逐步實現資金跨境支付自動化處理,延長對重點企業集團跨境資金池等業務的服務時間,實現全球資金實時調撥。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稱,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運用區塊鏈技術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等措施,將促進上海金融市場在技術應用和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等舉措,將推動上海進一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更高效地支持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磊表示,《行動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形成賦能企業“走出去”的強大支撐體系,有利於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水平,持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金融強國建設。

原文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舉行新聞發佈會 介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有關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於2025年4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陳之爲,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蘇贇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克歆主持新聞發佈會。以下爲文字實錄:

李克歆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全文已向社會發布。今天我們專門舉行新聞發佈會,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國人民銀行党委委员、副行長陸磊先生,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先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先生,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先生,國家外匯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陳之爲先生,中國人民銀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蘇贇先生,爲大家介紹《行動方案》有關政策舉措,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首先,請陸磊副行長介紹有關情況。

陸磊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金融改革和制度型開放的關注和報道,很高興和上海市以及金融監管部門的同事一起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深化金融制度型開放,持續優化金融服務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礎設施,推進跨境人民幣使用便利化,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等國際貨幣功能逐步增強,已經成爲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第三位貿易融資貨幣。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順應市場和經營主體需求,加大金融對“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力度,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這個《行動方案》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下面,我就這兩方面簡要做一些介紹。

第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是我國參與國際金融競爭的核心載體,也是推動金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成效顯著,特別是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上海經驗”。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達到了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0%,佔全國業務總量的47%,這不僅是上海對標國際規則、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的重要體現,更是中國金融體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場的重要標誌。

第二,在當前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具有更爲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推動產業升級,優化全球資源配置;另一方面,以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務與技術,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在此過程中,企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单一融资,需要金融機構提供“投融資+風險管理+諮詢”的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市場和產業特性“量體裁衣”。

以這兩方面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行動方案》着眼於更好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類主體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從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強化融資服務、加強保險保障、完善綜合金融服務等五方面提出了18條重點舉措,對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更好服務企業“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行動方案》各項舉措落地落實,認真做好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工作,切實支持企業“走出去”,不斷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先就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很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李克歆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下面請吳偉常務副市長介紹有關情況。

吳偉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們實施高水平金融開放,提高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

本次出臺的《行動方案》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門與上海市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紮實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的具體行動,也是上海勇當排頭兵、先行者、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鍵舉措。我們將全力配合金融監管部門抓緊推動《行動方案》的落地落實,確保每項舉措都能轉化爲企業看得見、摸得着的實際紅利,更好服務企業跨境展業興業,爲企業全球化發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謝謝大家。

李克歆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感謝吳偉常務副市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

陸行長,請您介紹一下《行動方案》的出臺背景是什麼?主要包括哪些重點內容?

陸磊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謝謝您的提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跨境金融服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是深化金融高水平開放、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擴大國際貿易合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佈局的關鍵舉措。爲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滿足經營主體對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的核心訴求,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打通堵點、破除痛點、解決難點”的工作思路,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形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动方案》。

《行動方案》有力支持企業“走出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家都知道,近年來,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貿易體制受阻,關稅壁壘增多,衝擊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國際經濟循環造成了阻礙。爲更好應對市場競爭和外部挑戰,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不斷提速,對跨境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層次、更多維度的需求,企業對外投資從單一貿易向產業鏈佈局延伸,企業全球化佈局從單一市場轉向了多區域協同,要求金融服務網絡要同步跟進,針對不同市場特徵和不同金融需求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我們的《行動方案》就是立足這一點,推出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系列舉措,有利於提升跨境資金的流動效率,降低貿易成本,支持各類主體更加安全、便捷、高效“走出去”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推動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順暢運行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推動金融高質量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主動有序推動金融業開放取得了積極進展。我國金融發展的經驗表明,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和重要保障,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舉措。《行動方案》推出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的系列舉措,有利於提高金融機構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支持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和穩定運行。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在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中發揮了龍頭作用。《行動方案》推出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形成賦能企業“走出去”的強大支撐體系,有利於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水平,持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金融強國建設。

《行動方案》包括了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主要內容包括了五個方面,我簡單介紹一下。

一是提高跨境結算效率,便利企業全球資金管理,包括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和展業流程、完善企業集團全球資金管理體系、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及其應用場景、推動金融機構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

二是優化匯率避險服務,提高全球經營背景下的外匯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包括開發多樣化的匯率避險產品和服務、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三是強化融資服務,助力企業全球投融資。包括集聚跨境銀團貸款中心和業務,試點通過再貼現窗口開展貿易再融資業務,拓展境內外雙向融資渠道,運用區塊鏈技術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便利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資金跨境融通。四是加強保險保障,提升全球經營背景下的風險管理水平。包括加大對出口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提供高質量再保險服務。

五是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包括增強重要金融平臺配置全球資源功能、提升全球資產管理便利化程度、完善各類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我就簡單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上海證券報記者

《行動方案》在跨境金融服務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明確了一系列便利化舉措,這些便利化措施的出臺對於更好發揮上海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服務企業“走出去”方面將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吳偉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謝謝您的提問。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上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上海自貿試驗區具備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本次出臺的《行動方案》提出18條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將對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助力企業增強全球化的經營能力。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等措施,有助於減少企業跨境交易時間和資金成本,提升企業資金管理效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助力企業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完善匯率避險服務,加強保險保障等措施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應對跨境業務相關風險,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信心和能力。

二是提升金融服務國際化的水平和能力。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等措施,將吸引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和企業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升國際化水平與能力。推動跨境銀團貸款中心的集聚、支持銀行開展跨境融資業務等內容,將進一步提升上海金融服務的開放度,促進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合作交流,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增強金融創新與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力。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運用區塊鏈技術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等措施,將促進上海金融市場在技術應用和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質量。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等舉措,將推動上海進一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更高效地支持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四是提升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通過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可以爲企業“走出去”和外資“引進來”提供更高效率、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助力上海更好鏈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服務企業全球佈局的質效,引領並帶動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構建新發展格局。

下一階段,圍繞企業出海的新需求,我們將立足落實國家戰略、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國家金融安全,以《行動方案》出臺爲契機,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穩步擴大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更好地爲國家試製度、測壓力、探新路。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本次《行動方案》中,五個方面和18條舉措的主要的亮點是什麼?

王信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

謝謝您的問題,本次《行動方案》立足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這是“走出去”企業的核心訴求,以業務流程優化和技術賦能爲支撐,兼顧效率與安全,有四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多項政策先行先試。《行動方案》在依法合規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探索便利化舉措,爲在其他地區複製推廣提供“上海經驗”。例如,試點通過再貼現窗口支持人民幣跨境貿易再融資,這項舉措已於2024年12月在上海正式啓動,可助推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題、盤活內外貿資產,激勵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提升對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行動方案》還支持浦東新區率先制定有利於企業集團財資中心集聚的財政、人才等扶持政策,提升企業集團財資中心等總部經濟能級,有利於爲企業財資管理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助力企業集團提高對其全球資金管理的效率和重要性資金安全。

二是優化業務流程。《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優化流程的措施,力求爲“走出去”企業構建一個安全、便捷、高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金融服務環境。例如,優質客戶可以免於逐筆的審覈單證,在銀行憑交易指令就可以直接辦理相關業務;完善上海自貿區全功能資金池跨境資金調撥,鼓勵銀行逐步實現資金跨境支付自動化處理,延長對重點企業集團跨境資金池等業務的服務時間,實現全球資金實時調撥。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支持開展銀團貸款份額跨境轉讓試點,有效滿足境內企業海外項目建設、跨境併購等日益增長的資金需求。

三是創新產品和服務。《行動方案》針對企業融資、外匯風險管理等多個場景進行產品創新。例如,支持銀行不斷增加境內市場人民幣外匯衍生品種類,開發匯率避險專項擔保產品,由財政提供擔保費補貼。《行動方案》還支持具備條件的銀行參照國際慣例,探索在上海自貿區爲“走出去”企業提供非居民併購貸款服務,將貸款金額放寬至併購交易價款的80%,期限也延長到10年。

四是數字化賦能。《行動方案》將顯著優化“走出去”企業跨境融資、結算、風險管理等環節的業務效率與體驗。例如,鼓勵銀行開展對個人與企業的數字身份跨境認證和電子識別,有助於擴大跨境收付業務中的數字化服務覆蓋面;支持金融機構依託“航貿數鏈”等落地應用,通過電子單證上鍊存證和交叉匹配等方式,为链上主体开展贸易結算、貿易融資、跨境保險等提供輔助驗證。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工具箱,有效支持企業“走出去”。謝謝。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行動方案》提出要提供高質量再保險服務。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積極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尹江鰲

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

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造國際一流再保險中心”的決策部署,與有關部門和上海市密切協同,以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爲重點,積極推進再保險中心建設,應該說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主要體現在制度、機構、業務三個方面。

第一是制度機制逐步建立,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上海市政府先後出臺三份關於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政策文件,從准入、監管、財稅等方面支持再保險機構、業務、人才在上海聚集。第二是機構聚集初具規模,同意上海保交所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設立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這是一個實體機構,進行專業化運營管理,積極推動再保險運營機構入駐登記交易中心,截至2025年3月末,已經有22家再保險運營中心和再保險分公司等機構在上海臨港設立。第三是登记交易業務平稳起步,指导登记交易中心出台了八项業務规则,推出標準化合同文本,建立交易編碼制度,保障業務规范有序开展,支持再保險運營機構推動信息登記和場內交易,實現跨境資金便利化結算。目前,業務起步比较平稳,登记交易中心再保险業務的登记规模已经超过1100億元,今年登記金額和交易金額有望躍上新臺階。

上述這些是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取得的最新進展,從我們國家再保險市場兩個主要的指標來看,再保險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第一個指標是再保險的市場排名,2024年我國再保險市場規模大概316億美元,佔全球再保險保費規模9000億美元的3.5%,這9000億是一個估算數,我國排在全球第七位,但是我國直保市場的規模大概有8000億美元,佔全球直保保費規模7.2万億美元的11%,這也是一个估算数,我國的直保保費居全球第二位。从這些指标来看,我們國家的再保險市場的地位與我們國家的經濟體量以及國家直保市場的地位相比,目前還不匹配。另外一個指標是再保險的滲透比例,2024年我國再保險保費佔直保保費的比例大概是4%,全球這个比例大概是12.5%,我們的比例明顯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強化與有關部門和上海市政府等的協調配合,積極推動建設要素聚集、業務集中、交易活躍、規則完善的登記交易中心,支持將上海打造成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再保險中心。謝謝。

香港商報記者

根據《行動方案》,我們將採取哪些外匯方面的舉措進一步支持上海的跨境金融服務?

陳之爲

國家外匯局外匯研究中心主任

謝謝記者朋友提問。國家外匯局高度重視、積極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方案》在外匯領域出臺了一系列首創性改革和引領性開放舉措,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金融服務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在提升總部經濟能效方面,重點聚焦支持企業集團全球資金管理體系。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舉措,國家外匯局爲支持跨國公司經營管理需要,發揮資金聚合優勢,提出多項資金池創新舉措。具體包括:優化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管理政策,完善上海自貿試驗區全功能資金池跨境資金調撥,支持浦東新區率先制定有利於企業集團財資中心集聚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集團在滬設立資金池。這些政策將進一步滿足跨國公司集團內成員之間資金歸集和餘缺調劑等需求,實現全球資金便捷、高效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在推動“走出去”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方面,重點聚焦強化融資服務和外匯風險管理能力。爲支持“走出去”企業不斷拓展海外佈局,國家外匯局提供多項融資便利措施滿足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也爲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面臨的外匯風險保駕護航。此次針對服務“走出去”企業出臺的政策包括:一是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更好滿足境內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銀團貸款需求。二是拓展境內外雙向融資渠道,支持具備條件的銀行探索研究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爲“走出去”企業提供非居民併購貸款服務。三是開發多樣化匯率避險產品和服務,鼓勵更多銀行接入“銀企外匯交易服務平臺”直接報價,便利各類企業開展外匯業務。

第三,在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重點聚焦提高跨境結算服務效率。國家外匯局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惠企利民,持續推動經營主體外匯結算降成本、提效率。此次發佈的新措施:一方面,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和應用場景,支持符合一定要求的銀行通過創新自由貿易賬戶服務爲跨境電商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結算服務。另一方面,推動金融機構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鼓勵銀行開展數字化身份認證和識別服務,支持金融機構利用區塊鏈技術等優化真實性整合。這些措施將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跨境貿易投資結算效率,優化外匯營商環境,支持涉外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四,在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方面,重點聚焦實施外匯業務流程優化和系統再造。爲滿足既“放得開”又“管得住”的要求,國家外匯局持續推動外匯管理系統集成,不斷優化外匯管理框架。此次在上海先行先試的優化管理政策包括:一方面,對企業進行外匯合規風險等級分級並提供差異化、便利化金融服務,並鼓勵在滬銀行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建立試點銀行外匯業務盡職免責申述評議機制,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質效。隨着上述改革措施的不斷擴圍,將惠及更多的市場經營主體,“越誠信越便利”的外匯政策導向將爲上海營造更爲優質的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集聚功能。

下一步,國家外匯局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強化外匯服務,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邁向更高能級。謝謝大家。

財聯社記者

《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的金融舉措,其中有哪些首創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能否舉例說明?下一步將如何實施?

蘇贇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

謝謝您的提問。一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在總行指導支持下,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爲宗旨,以制度集成創新爲抓手,相繼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的金融舉措。在自由貿易賬戶方面,已爲4.7萬多個客戶提供了便捷、靈活的金融服務,累計辦理跨境收支總量近260萬億元,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上海經驗”。爲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服務上海自貿區探索更高水平金融開放,創新符合新發展要求的跨境資金管理模式,上海總部將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基礎上,實現跨境資金自由收付,擴展自由貿易賬戶支持離岸經貿功能,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在便利外債管理方面,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融資高水平開放試點,允許試點區域符合一定條件的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在一定額度內根據企業實際經營需要自主借用外債,同時適度放寬試點區域非金融企業外債流出入幣種一致的限制。新片區內非金融企業跨境擔保外匯登記可直接由上海市內銀行辦理,並簡化相關材料要求。推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主體擴圍,上海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均可在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切實解決初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助力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將銀行直接辦理外債登記業務擴圍至上海市,符合條件的註冊在上海且選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模式借用外債的非金融企業可直接在銀行辦理簽約(變更)登記,同時優化事中事後監管流程,進一步降低企業“腳底成本”。

在便利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跨境資金融通方面,在此前政策基礎上,通過本次《行動方案》,擬進一步放寬政策適用主體,進一步拓寬租金使用範圍,便利融資租賃公司(含金融租賃公司)在境內收取的外幣租金流轉使用,用於符合規定的用途。此項政策有利於融資租賃公司根據資金需求和融資條件靈活調配額度,避免資金閒置,實現集團內部資源的高效配置。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持續推進跨境金融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以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爲重點,配合總行總局研究制定綠色外債政策、提高科技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額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的能力,探索試點特殊情形外債項下行政許可業務下放銀行辦理,鼓勵和支持首創性、集成性探索政策在上海率先落地,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能級。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行動方案》提到要加大對出口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提升出口信用保險的服務,請問在這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

尹江鰲

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

謝謝您的提問。金融監管總局高度重視保險對出口的支持保障作用,指導保險業積極主動作用,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支持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指導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積極履行職能,爲企業出口提供風險保障。當前各方面對外貿都很重視,出口信保公司優化承保理賠服務,幫助客戶開發海外新買方,提升限額滿足率,探索業務試點,擴大保險覆蓋面。2024年,出口信用保險全國承保金額首次突破了1萬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額的增長態勢也是良好。其中,上海地區保單及限額審批時效均排名領先。出口信保公司結合上海外貿發展特點,持續提升數字服務能力,搭建集“投保、理賠、融資、資信、政策結算”五大功能和“信保、信貸、退稅”三大便利於一體的信保服務平臺,舉辦金融助力長三角企業“走出去”的專項活動等,爲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保險服務。

另外一個方面,是指導保險業圍繞外貿全場景,爲“走出去”提供多方位保險保障。保险业爲“走出去”企業境外資產提供保險及再保險支持,保障中資企業境外資產。比如,2024年,“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成員公司穩步擴大保障規模,爲195個國家及地區的中國海外利益提供大概7萬億元的風險保障。同時我們也指導行業加大投保便利性,方便跨境商務人員投保意外險等保險;開發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糾紛法律費用險、董監高責任險等產品;我們還積極地發展航運保險,就是船舶險、貨運險等,爲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謝謝。

金融時報記者

請問陸行長,本次方案的出臺對於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有什麼樣的意義?

陸磊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謝謝您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內涵和外延都十分豐富,我簡要作一個回應。剛纔在開場的時候我已經講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是我國參與國際金融競爭的核心載體,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目標正確、步伐穩健、前景光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步伐顯著加快,跨境交易和資金流動便利性大幅提升,金融生態持續優化。當然我們應該看到,與金融強國目標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們需要在找準短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提升。

當前,國際化程度有效提升仍然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一個主要方向。本次《行動方案》對提升國際化水平、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有利於服務實體經濟。通過創新金融工具與制度安排,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直接賦能“走出去”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形成“金融+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優化跨境資金管理,升級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提升企業跨境資金調配效率,降低企業國際化運營成本,大力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供應鏈金融與跨境服務的深度融合,形成覆盖全產業链的金融支持体系。創新數字金融工具,破解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有效支持其参与全球產業链分工。通過匯率避險與合規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爲跨國經營築牢安全屏障,護航企業全球化佈局。金融改革和制度型開放,首先着眼的是服務企業,讓企業的成本降下來,效率提上去,服務的滿意度、滿足度得以提升。

二是有利於增強資源全球配置功能。通過促進和規範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等舉措,深化金融制度型開放,對接全球規則。推進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增強金融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水平,強化金融對“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持能力,高效配置“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投資、綠色能源項目等長週期資金需求,使上海成爲全球資本對接的重要節點。提升資產全球管理便利化程度,支持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企業在符合規定前提下合理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三是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通過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加強“本幣優先”理念宣導和跨境人民幣政策宣傳、促進人民幣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使用,並依託上海構建促進人民幣全球循環使用的貿易投資服務體系等多項舉措,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四是有利於提升金融機構和支付清算、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國際化服務水平。隨着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在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政策的推動下,中資金融機構可以爲“走出去”企業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速海外分支機構的本土化運營,推動金融機構合規能力與國際接軌,同時提升自身的全球資源配置效率與風控能力,系統性提升金融機構的全球競爭力。同時,我們打造強大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對在岸金融服務也會形成正向的外溢效應。

五是有利於提升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控能力。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的同時,我們必須要高度注重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來提升金融監管數字化水平,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加強法治供給,營造良好環境,爲更大程度的開放探索一條新路。

以《行動方案》出臺爲契機,中國人民銀行將不斷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政策工具箱,形成更加適配外向型經濟的金融體系,持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藉此機會,請各位記者朋友持續跟蹤、關心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的實質性舉措以及成效,也期待大家多采訪,多瞭解鮮活的創新案例,多向企業和公衆推薦“上海經驗”。謝謝。

新華社記者

下一步上海市將如何推進《行動方案》的落地?有什麼樣具體的計劃和安排?

吳偉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謝謝您的提問,提高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的能級,需要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共同努力。下一步我們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加快推進《行動方案》的落地落實,充分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持續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完善推進機制,加快政策落地落實。在制定《行動方案》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上海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的定期調度機制,組建了包括市政府部門、中央在滬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等組成的工作專班。同時還組建了由全市主要金融機構專業人士參與的專家人才庫。我們還將繼續完善相關的制度機制,強化上下貫通、條塊協同,加快推進各項創新舉措落地,形成一批創新產品和案例。比如新推出的“匯率避險政策性擔保”業務,企业无需缴纳保证金即可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相关業務,能夠幫助企業有效、低成本地規避匯率風險。

二是做細做優服務,更好地服務企業需求。我們將在近期舉辦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推進大會,啓動覆蓋全市16個區的“百園千企送金融”活動,組織金融機構深入園區樓宇,面對面瞭解企業需求,精準提供金融服務。我們將打造“走出去金融服務包”,整合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爲“走出去”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解決方案。服務包將根據企業需求和特點,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組合和專業化的服務團隊,確保企業能夠獲得最適配的金融服務,對於一些重點企業我們還將採取“一企一策”的定製化服務,爲企业量身定制专属的金融支持方案,更好地滿足企業跨境金融服務需求。

三是加強制度保障,放大金融的護航力度。我們將持續完善金融立法、監管、糾紛解決等機制,爲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3月2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發展若干規定》,這個《規定》將於5月1日起實行,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規範自由貿易賬戶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有助於上海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級。

此外,我們還將發揮金融機構對專業服務業的龍頭牽引作用,整體帶動法律、仲裁、會計審計等專業服務機構一起走出去,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專業服務合力,助力企業在國際市場行穩致遠。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上海跨境金融服務能級再上新臺階,向世界展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開放、包容的特質,在金融高質量發展和金融強國建設中體現上海的擔當。謝謝。

李克歆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嘉賓,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編選自“國家外匯管理局”微信公衆號;FOREXBNB編輯: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