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在即,規模增至1.3萬億元
財政部宣佈,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總計1.3萬億元,將於4月24日開閘發行。此次國債分爲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種,共發行21期,發行時間從4月至10月。4月24日將首發20年期和30年期特別國債,5月23日將首發50年期特別國債,付息方式爲按半年付息。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今年發行的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中,8000億元將用於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於實施“兩新”政策,其中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2000億元支持設備更新。
長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與2024年相比,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增加3000億元,發行節奏提前近一個月,預計較去年提早1個月完成全部發行。
華創證券預計,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高峯在5月和8月,單月規模有望達到2500億元;其次是6月和9月,單月規模有望達到2200億元;4月和7月發行規模或在10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间;10月發行接近尾聲,規模可能較爲有限。
一季度投資和消費表現亮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5.8%,比去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增速回升主要得益於資金端的支持,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地方政府化債壓力減小,基建投資由中央發力轉變爲中央和地方協同發力。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較1-2月大幅上升1.9個百分點。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較去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專家觀點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不僅力度加大,而且對“兩重”“兩新”的支持範圍擴圍,將有力地促進設備更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促進消費。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預計,財政和貨幣政策將加大對重點支持領域的資金保障,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有望保持加快增長,爲製造業結構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預計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較一季度末繼續擴大。
月份 | 預計發行規模(億元) |
---|---|
5月 | 2500 |
8月 | 2500 |
6月 | 2200 |
9月 | 2200 |
4月 | 1000-2000 |
7月 | 1000-2000 |
10月 | 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