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聚焦全球經濟與貿易緊張局勢
IMF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將於4月21日至26日在華盛頓舉行,屆時全球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將聚集一堂。會議的重點之一是就業增長,但貿易緊張局勢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成爲討論的焦點。
特朗普政府對IMF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未來角色的看法可能會在會議中變得更加明確。IMF將於下週二發佈《世界經濟展望》,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提前預告稱,預計經濟增長將被“顯著”削減,但不會出現衰退。同時,IMF還會上調一部分國家的通脹預期,並警告貿易政策長期的高度不確定性會增加金融市場壓力事件的風險。
彭博經濟評論指出,IMF的預測往往偏向樂觀。在研究的四次重大危機中,IMF對全球經濟增長直接影響的初步評估低估了0.5個百分點。歷史經驗表明,最終的打擊將更加嚴重。
美國關稅計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國的關稅計劃引發了市場波動自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新的進口關稅的實施將在短期內抑制增長並推高通脹。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美國貿易政策不會“擊沉”全球經濟,但其影響不容忽視。当前的关税紧张局势可能对全球經濟产生三大影响,小型發達經濟體和大多數新興市場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它們依賴貿易來實現增長。
首先,不確定性是有代價的,如果企業不知道未來其投入成本是多少,就很難制定計劃。其次,貿易壁壘上升會直接打擊增長,關稅和其他所有稅收一樣,以減少和轉移經濟活動爲代價來增加收入。第三,保護主義會侵蝕生產力,尤其是在小型經濟體中。
格奧爾基耶娃的政策建議
格奧爾基耶娃呼籲各國“管好自己的事務”,其中包括逐步調整財政政策以降低必要時的債務水平,並保持“靈活且可信”的貨幣政策,同時對央行獨立性保持“堅定承諾”。她領導長期以來一直倡導自由貿易、私有化和更加開放的經濟,她呼籲最大的經濟體爲當前的貿易不確定性找到一條出路。
在貿易政策方面,目標必須是在最大的參與者之間達成一項協議,以保持開放並實現更公平的競爭環境。目標應該是“重新啓動全球降低關稅率的趨勢,同時減少非關稅壁壘和扭曲現象”。我們需要一個更具韌性的世界經濟,而不是走向分裂。爲了促進這一轉變,政策必須爲私人主體提供時間來調整並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