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國泰君安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汽車行業是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應用領域之一。汽車製造商在精密製造、大規模生產以及人才和資金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預計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汽車行業的一個新發展方向。特斯拉作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和軟硬件的不斷升級,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特斯拉的Optimus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並在2026年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國內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也計劃對外銷售,預示著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時代即將到來,整個產業鏈充滿期待。
國泰君安的主要觀點包括:
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時代將在2025年開啟,整個產業鏈備受期待。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和軟硬件的不斷升級,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特斯拉的Optimus項目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並在2026年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國內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也計劃對外銷售,預示著人形機器人的量產時代即將到來,整個產業鏈充滿期待。
與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相比,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其發展路徑。
與人形機器人類似,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因此在軟硬件系統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從軟件角度來看,端到端模型是人形機器人的主要發展方向。特斯拉自2023年9月起在Optimus機器人上安裝了端到端的神經網絡,並在底層模塊上與FSD實現了連接。根據智元機器人的定義,人形機器人也將按照“G1-G5”的順序逐步發展。借鑒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人形機器人在量產後將進行大量的數據採集和訓練,從專用向通用發展,從有限場景向通用場景擴展,從而加速人形機器人功能完善和商業化的落地。
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領域拓展,開闢新的增長空間。
汽車工廠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將率先在汽車工廠中對人形機器人進行訓練和優化。人形機器人在軟硬件系統上借鑒了汽車的設計與製造,汽車製造商也在積極佈局人形機器人產業。汽車整車製造商通過自主研發、合作或投資的方式參與人形機器人整機行業,汽車零部件企業則利用其製造和研發優勢,佔據絲槓、減速器、電機、感應器、結構件等人形機器人關鍵部件的市場。同時,由於特斯拉等汽車整車製造商的積極參與,加強了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客戶優勢,實現了汽車產業鏈向機器人領域的拓展,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風險提示: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進度可能低於預期;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突破可能低於預期;人形機器人零件的成本降低可能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