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打破了國外在AI上技術壁壘,使得國產AI大模型站在了世界最前沿,而DeepSeek+則成為2025年的投資共識,繼算力及雲服務等爆炒之後,智能終端人形機器人正逐步成為主力資金的核心戰場。
2月19日,人形機器人標的大漲,機器人概念股板塊漲幅超過4%,其中優必選(09880)漲幅超過10%,上游零部件供應商金力永磁(06680)漲幅超過25%。另外,國華(00370)因上一個交易日公告將合資成立人形機器人公司,盘中一度漲幅超過50%,而A股多只個股漲停,包括昌盛軸承及三豐智能等,漲幅均達20%。
國華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新軍,FOREXBNB了解到,於2月14日,該公司與達闥機器人將在香港成立一間合資公司,公司持股份額為51%,主要在人形機器人大腦的相關技術和產品方面展開合作。合資公司業務為開拓人形機器人操作系統的民用產品市場,雙方憑藉各自的資源禀賦,將共同推動合資公司的業績目標。
實際上,國華則一直都在謀求人工智能領域轉型,從去年7月與廣電寧夏網絡合作參與建設智算中心以來,密切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機會,此次和達闥機器人戰略合作在業務目標範圍,但同時也在市場預期之外。該公司擁有合資公司51%的目標,意味著合資公司未來產生的業績將完全並表到公司財報中。
從去年7月至今,該公司股價翻超4倍,這也充分說明了投資者對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轉型的認可及給予較高的期望。
攜手行業獨角獸,佈局人形機器人加速轉型
國華是香港知名的建築承包公司,今年加大對業務的剝離和整合工作,此次和行業獨角獸合作,有望加速轉型成為一家香港人工智能公司。
據了解,達闥成立於2015年,是全球領先的雲端機器人創造者,具備“具身智能雲端大腦+人形機器人”軟硬件一體的獨角獸公司。依托“雲端機器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與“国家人形機器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該公司搭建了1+1+1+1+N端到端的開放平台,即一腦(海睿雲端大腦)、一台(AGI中台)、一心(高性能智算中心)、一網(5G安全專網)以及N終端(機器人)。
達闥在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技術上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在人形機器人操作系統和雲腦平台、多模態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慧關節等具有核心技術、眾多專利和創新產品。在組建的合資公司中,達闥全程參與並在技術支持上起到關鍵作用。
根據公告披露,達闥在框架協議簽訂生效後五個月內完成組建產品開發團隊,該公司將其擁有的知識產權授權予合資公司,並於兩年之內將該等知識產權按照框架協議實施進度分批轉移至中國附屬公司名下;及將海睿機器人操作系統(雲端大腦)及迭代升級版本的知識產權轉移至合資公司。
國華在市場以及投融資上起到關鍵作用,該公司紮根香港多年,憑藉在香港地區的龍頭地位,將發揮自身優勢在機器人產品的訂單獲取、政府資源協調和資本市場運作等方面為合資公司的發展提供全力支持。此外,該公司將在框架協議簽訂生效後兩年內協助合資公司逐步募集足夠資金,用於產品的開發。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而擁有達闥的產品及技術,和國華的市場及資金支持,合資公司投產後預計將很快起量,為國華帶來業績增長機會。國華董事局認為,成立合資公司將有利於拓展人形機器人相關業務,增強公司的收入和盈利基礎,同時合資公司計劃成立於香港,將更好地配合中國與香港在創新產業的引領方向和產業政策,香港的獨特優勢也將為落實業務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
量產元年行業空間巨大,國華未來可期
從行業來看,人形機器人處於起步階段,在過去2年,國內外眾多科技及初創企業,紛紛切入人形機器人新賽道,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的原型機發布大年,比如1XTech的NEO、開普勒的先行者K2及小鵬的Iron等。2025年人形機器人進入百家爭鳴的局面,科技公司紛紛推出重磅產品,進入量產倒計時。
DeepSeek解決了AI高成本投入的難題,AI+機器人大概率將帶來化工行業的效率革命,並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及量產週期。已有跡象證明,人形機器人存在巨大的需求,比如在2月12日,宇樹科技作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知名企業,其旗下備受矚目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器人在京東平台正式開啟預售並已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人形機器人也將進入融資熱潮,而且市場給予人形機器人標的估值都非常高。在今年2月15日,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AI計劃籌集15億美元的資金,融資後公司估值將達到395億美元,該公司已推出多代原型機,Figure高估值,代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投資者對這一領域的強烈信心。
從政策上看,國內一直在加大人形機器人的支持力度,推出相關支持政策,比如2023年11月,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 “大腦、小腦、肢體” 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委發布《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高端裝備,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
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龐大,中信證券預測,2025年人形機器人出貨將會突破1萬台。到2030年,預計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500萬台左右,市場需求會升至約7500億元。
在起跑線上,各大行業龍頭蠢蠢欲動,都不想錯過這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跨業務投資將成為常態,比如在2025年2月9日,長安汽車重磅發布“北斗天樞計劃2.0”,宣布將於2028年正式下線人形機器人,此舉標誌著長安汽車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深度探索與佈局。而國華緊跟趨勢,將是率先成為香港地區轉型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香港作為科技企業投融資的聚集地,一直都為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上開綠燈,在機器人項目上,比如火速過聆訊的優必選,而對於在香港本地的科技企業,除了在投融資上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外,在發展政策上也處於行業優先級。國華將合資公司立足香港地區,不僅考慮到自身資源賦能,同時也看好香港對科技企業的支持,集合多方共同推動香港地區的科技產業聚集及技術進步。
總的來說,DeepSeek+貫穿2025年的所有投資主題,DeepSeek+機器人將是資金的主戰場,而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及量產進一步推動板塊的投資熱,國華攜手行業獨角獸進軍民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望加速轉型,扭轉基本面,並將獲得資本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