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信息顯示,2024年全球儲能鋰電池的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55%,中國儲能鋰電池的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60%。具體來看,電力、戶用、工商業儲能鋰電池在2024年的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超過70%、25%和40%。

2022-2024年儲能鋰電池出貨結構(GWh)

2024年,海外市場的需求繼續成為儲能鋰電池市場的一個亮點。GGII統計顯示,2024年全年中國儲能鋰電池的出口訂單超過120GWh,主要市場包括美國、歐洲、東南亞和中東,其中歐美業主的需求佔比達到73%。從訂單出貨的主體來看,GWh以上的訂單幾乎全部被TOP10企業所獲得。

由於海外市場的旺盛需求,2024年國內領先的鋰電池企業都在加大海外市場的佈局,例如億緯鋰能(300014.SZ)在北美設立區域總部、海辰儲能在費利蒙設立營銷中心和德州10GWh工廠、瑞浦蘭鈞(00666)在美國設立子公司等。同時,億緯鋰能、海辰儲能、瑞浦蘭鈞等企业也在重点布局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建设工廠。

2023-2024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結構(GWh,%)

面對儲能鋰電池市場的旺盛需求和激烈的競爭,電芯企業正在構建電芯-PACK-直流艙集成的綜合研發能力,甚至逐步進入交流側市場。例如,寧德時代在國內項目招標(如中國能建2024年儲能係統5GWh集採)中與其他集成商競爭,瑞浦蘭鈞旗下的蘭鈞新能源投資建設了10GWh的儲能係統集成項目。

中國在全球儲能鋰電池市場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國內鋰電池企業正在主導全球儲能鋰電池市場的發展。2024年,中國企業的儲能電池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的90%以上,全球市場前十的企業均為中國企業。在中國企業的推動下,加上更安全的產品性能和更低的成本,全球儲能路線鐵鋰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日韓企業在儲能鋰電池市場的份額已經全部跌出TOP10。國內企業主導開發的314Ah電芯和5MWh產品在2024年全球市場上表現出強勁的市場接受度,滲透速度超出預期。

儘管2024年儲能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實現了快速增長,但由於激烈的價格戰,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企業普遍面臨量增利減的局面,國內超過60%的鋰電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40-60%。在海外市場,受到儲能鐵鋰化、中企出海加快、價格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日韓電池企業面臨巨大壓力。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韓國三家電池企業(LG ES、三星SDI、SK ON)合計錄得高達8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0.3億元)的營業虧損。

在日韓企業逐漸退出市場、中國企業強勢衝擊的背景下,2024年全球儲能鋰電池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CR10從2023年的88%提升至93%。其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海辰儲能位居全球前三。為了應對更激烈的市場競爭,電芯企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出貨量,主要競爭策略包括加速出海、成本控制、綁定大客戶、向直流側延伸等,部分企業憑藉314Ah產品的突出優勢,實現了2024年出貨量的快速增長。

GGII正式發布了2024年儲能鋰電池榜單,以下為出貨量口徑,均扣除代工量。

電力儲能鋰電池

314Ah的快速切換和產能釋放成為影響企業出貨量的重要因素。受到下游業主/集成商在大儲領域規模應用的推動,2024年314Ah在國內和海外大儲應用的滲透率均快於預期,全年滲透率達到40%,預計2025年滲透率將超過70%。而2024年280Ah和314Ah的合計總產能為440GWh,預計2025年將達到530GWh,同比增長20%。

2024年,第三代儲能電芯500Ah+陸續發布,預計將在2025年陸續量產。

戶用儲能鋰電池

50-100Ah仍然是市場的主流。從循環壽命來看,一般要求循環壽命達到6000次@80%,高端產品可達10000次@80%。為了滿足高端市場15-20年保修年限的需求,部分企業將補鋰技術引入戶儲產品以解決容量衰減問題。此外,部分產品針對嚴寒環境運行溫度可低至-30℃,在家庭用電高峰期間能夠實現高功率瞬時響應。

通信儲能

在通信儲能領域,基站儲能的下游客戶集中,且基站建設和電池更換具有周期性需求。2024年是招標小年,僅中國移動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第二批次)集中採購1.19GWh一個項目招標,同比下滑78%,中標均價0.53元/Wh,較2023年0.78元/Wh下滑32%。海外部分地區則面臨基站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儲能成為解決電力保障的重要手段,預計未來通信儲能市場需求將保持穩定。

數據中心儲能

在數據中心儲能方面,過去幾年國內光伏、儲能價格快速下降,迎來了“光儲平價”時代。據GGII測算,2024年光伏+儲能LCOE水平已低於煤電。2024年3月,國電南自64.8MW/259.2MWh数據中心示范项目儲能系统招标,該項目採用“風光+数據中心+儲能”一體化清潔能源供電方式。

在AI算力的推動下,預計未來西部“風光大基地+數據中心+儲能”協同開發、東部“數據中心+源網荷儲”模式將陸續出現,如广西来宾新能源數據中心项目、內蒙古中金數據烏蘭察布零碳算力基地項目等,成為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