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亞洲的中央銀行正在增加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對抗美元強勢對其貨幣的影響,這引發了一個問題:他們能持續這樣做多久?這是否可能為未來埋下隱患?

最新的官方數據揭示,印度儲備銀行的淨空頭美元遠期合約(即預定未來某一日期以預定價格出售的美元數量)在12月份創下了680億美元的歷史記錄。同時,印度尼西亞央行的淨空頭頭寸達到了196億美元,至少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斷增長的遠期合約頭寸顯示了各央行在干預匯率以保護本國貨幣時策略的轉變。然而,除了即期交易外,使用金融衍生品來對抗美元,也引發了對拋售壓力只是被推遲而非消除的風險的擔憂。

澳新銀行的貨幣策略師迪拉傑·尼姆指出:“這基本上是將貨幣貶值推遲到未來,同時保持較高的官方儲備以顯示信心。我對這種情況有些擔憂。”

印尼央行和印度儲備銀行尚未對評論請求作出即時回應。這兩家機構之前都已確認他們使用過金融衍生品。

在過去的12個月中,印度盧比和印尼盾是亞洲表現最差的兩種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均下跌超過3.5%。

政治風險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當選給新興市場央行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引發了多輪貨幣對美元的貶值,同時他給其他國家貼上“貨幣操縱國”標籤的做法也增加了對匯率干預的政治審查。

美國銀行貨幣與利率策略聯席主管克勞迪奧·皮隆表示:“這顯然是一個敏感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環境下,美國對公平貿易和貨幣操縱問題進行了大量審查。我認為,(相關國家或機構)並沒有真正想要過度干預市場的意願。”

1月20日特朗普就職後,一份詳細闡述其計劃的情況說明書開始流傳,其中包括要求聯邦機構應對其他國家的貨幣操縱行為。被認定為貨幣操縱國不會立即受到懲罰,但可能會擾亂金融市場。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曾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而印度此前也曾被列入美國的觀察名單。

對於央行來說,遠期合約有許多關鍵優勢,包括潛在的低成本,以及不會耗盡貨幣供應量。而且,它們還能讓央行掩蓋其乾預行為。這些金融衍生品不會消耗官方儲備,這可能將引發特朗普不滿的風險降至最低。這種策略還能讓交易員們捉摸不透。

馬來西亞也採用了使用貨幣遠期合約的策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其淨空頭遠期頭寸約為275億美元,去年增加了約40億美元。菲律賓則將其淨多頭遠期頭寸降至僅8.74億美元。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週一表示,它使用外匯掉期和逆回購等工具來管理境內市場流動性。菲律賓央行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2月11日,印度儲備銀行被懷疑進行了大規模干預以推高盧比匯率。盧比匯率上漲近1%,為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觸發了看空盧比者的止損交易。交易員稱,央行在即期和遠期市場都進行了乾預。

美元下跌

理論上,近期美元的下跌為各國央行提供了喘息的機會。特朗普取消或推遲了對加拿大、哥倫比亞和墨西哥的關稅,這讓人懷疑他是否會兌現其最嚴厲的威脅。今年以來,衡量美元整體表現的一個廣泛指標已下跌約1.7%。

也有跡象表明,政策制定者正在改變策略,印度儲備銀行新任行長桑傑·馬爾霍特拉似乎對匯率管理採取了更靈活的方法。策略師們表示,印度儲備銀行已減少在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的押注,轉而在境內開展業務,以增加國內流動性。

不過,遠期合約的優勢意味著這一策略可能仍會受到各國央行的青睞。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貨幣團隊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亞倫·赫德表示:“使用遠期市場幾乎沒有什麼弊端。”他說,央行需要注意不要積累過大的遠期合約頭寸,但目前這還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