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策略研究報告稱,在當前內需平穩開局、外需擾動有限的背景下,穩增長導向明確、地產逐步走出需求冰點、政策推動增量資金入市等因素支撐下,中期市場仍將維持震盪上行趨勢。近期科技板塊漲幅已較為可觀,部分主題方向短期交易指標存在過熱,但對比23年的基本面邏輯,本輪科技行情演繹預計仍有空間,包括港股科技巨頭在內的一批代表性公司的估值中樞與上沿也有理由明顯高於過去兩年,而具體演繹預計科技主線內部可能存在一定的輪動。此外,除了AI+主線外,國內政策預期、海外再通脹預期等結構輔線有可能有所表現,關注行業:網際網路、電子、電腦、傳媒、有色;主題關注:央企改革與併購重組,新消費,供給側政策(鋼鐵/化工等)。
主要觀點如下:
經濟開局表現整體平穩。隨著各地開工陸續啟動,經濟“開門紅”成色成投資者近期關注重點。1月社融、信貸順利實現“開門紅”。高頻景氣看,地產銷售同比及房價企穩是一大亮點,內需有所改善;而生產、投資端景氣則表現平穩,工地開工復工率尚不及去年同期,但考慮到1月專項債放量發行,仍將為後續投資增速提供支撐。
特朗普宣布將徵收“對等關稅”,但對華直接影響有限、間接擾動可控。據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18-19年貿易戰後,中美兩國對對方徵收關稅的平均幅度基本相當,新關稅政策若施行,對我國直接影響有限,但可能會加劇全球貿易摩擦成本,後續需密切關注各國談判進展。
與23年上半年類似,平穩的宏觀環境及積極政策預期支撐市場風險偏好,產業熱點催化結構性TMT行情彈性。節後以來,DeepSeek帶動國內科技資產重估行情。演繹至今,部分投資者擔憂短期行情有過熱風險。交易層面,我們將本輪DeepSeek行情與23年Chat GPT行情做類比:1)TMT指數成交額佔比確實觸及過熱區間,但尚低於23年高點;且參考23年,成交額佔比高點後,TMT行情並未結束,只是內部分化加劇。2)本輪行情斜率雖快於23年,但漲幅空間和持續性仍不及其一半。3)TMT指數PE((TTM))估值水平確實已高於23年,但考慮到流動性環境、基本面預期的不同,本輪行情對估值容忍度預計能有提升。
AI+中期行情未完,若短期交易過熱內部切換,可考慮什麼方向?節後以來,DeepSeek產業鏈中下游漲幅整體好於上游,其中,上游數據中心,中游雲計算,以及下游智慧醫療、To B端軟件應用等表現最為亮眼,也是與DeepSeek基本面最相關的環節。後續不排除目前仍處於低位的端側C端應用、算力產業鏈仍有輪動補漲機會。中期看,業績率先兌現的方向行情則會更為持久,尤其具備數據壁壘、應用優勢的港股互聯網龍頭有望充分受益。此外,除一致預期的AI+主線方向外,海外再通脹、國內政策預期有望作為兩條結構輔線輪動演繹,關注有色、基建、新消費主題及供給側政策預期相關行業(新能源/化工/鋼鐵等)。
風險提示:內需支持政策效果低預期、股市拋壓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美股市場波動超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