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TrendForce集邦諮詢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量達到了886.66吉瓦,新增裝機量達到了277.17吉瓦,創下了新的歷史記錄。這一數據的公佈,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分佈式光伏電站的建設常常因為組件質量不穩定和運維成本高而導致投資回報率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品牌聯合的模式,企業希望通過協同效應來解決電站標準化的問題。對於光伏企業而言,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讓高效、優質的產品解決行業痛點及難點,成為了企業發展極為重要的課題。目前,光伏行業已經從“拼規模”轉向“拼質量”。

分佈式光伏的“焦灼”

目前,光伏行業正處於一個技術和市場變革的前所未有的時期,新的政策和市場格局不斷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前進。近年來,得益於政策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和需求增長,中國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從規模體量來看,截至2024年底,分佈式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了3.7億千瓦,佔中國光伏發電裝機的42%。在新增裝機方面,2024年分佈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了1.2億千瓦,佔當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43%。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顯示,2025年分佈式光伏市場規模仍將持續擴張,預計2025年中國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103吉瓦,佔全國新增總裝機的40%以上,前景看好。分佈式光伏發電已經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2025年,分佈式光伏市場也將進入競爭白熱化階段。

圖:2019-202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容量预测趋势圖TrendForce:光伏產業步入新階段 行業發展從“拼規模”轉向“拼質量” - 圖片1

從市場發展來看,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已有大規模分佈式光伏存量電站,對後續運營管理的體系、專業化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產業火爆的背後,分佈式光伏的問題卻逐漸顯露,消納瓶頸、技術風險、供應鏈不穩定、效益不穩定、運維管理等問題困擾著其進一步發展。

目前,光伏技術仍處於不斷創新的階段,各家企業都在嘗試尋求突破,不斷研發新的技術應用到產品中去。採用新技術會帶來更高的產品效益,但同時也伴隨著技術成熟度不足的風險,進而無法判斷組件產品後續的可靠性及穩定性。

眾所周知,光伏項目的長期運行依賴於質量可靠的組件和設備,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從組件質量的把控到後期長期的運維管理,都直接關係到項目長期的運行效益,涉及成本控制及最終的項目收益。同時,光伏項目牽涉到眾多的供應商和材料,供應鏈的管理包括確保材料質量、交付時間、材料價格波動等方面的問題,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分佈式能源在新能源比重不斷加大,分佈式光伏電站的建設常常因為組件質量不穩定和運維成本高而導致投資回報率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品牌聯合的模式,企業希望通過協同效應來解決電站標準化的問題。

對於光伏企業來說,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讓高效、優質的產品解決行業痛點及難點,成為了企業發展極為重要的課題。目前,光伏行業已經從“拼規模”轉向“拼質量”,想要解決分佈式的難點問題,走向長遠發展,企業需具備完善的能力。光伏產業上下游企業需要積極探索合作、深度協同創新的典範,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