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開盤時上升了1.09%,而恆生科技指數的漲幅達到了1.4%。在科技網絡股中,阿里巴巴的股價上漲超過4%,小米集團的股價也上漲超過3%,京東集團和嗶哩嗶哩的股價均上漲超過1%。
對於港股未來的走勢
長江證券指出,在“AI+”產業鏈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港股市場正在從“紅利牛”階段向“AI牛”階段轉變。在過去的三年中,港股中的科技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受到了宏觀環境的重大影響。一方面,隨著科技互聯網行業逐漸成熟,其業績隨著國內經濟預期的波動而變化,從成長股轉變為價值股,估值中樞持續下降;另一方面,港股的整體估值受到短期海外流動性的影響,美債利率和美元的高位抑制了港股的表現,因此,擁有穩定現金流和紅利的公司更受投資者歡迎。隨著AI格局的變化,港股中擁有較多AI應用和底層技術的科技公司可能會迎來產業生命週期的“第二春”,從價值股重新轉變為成長股,雖然業績的實現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估值的重構已經開始。
中信證券則認為,自去年9月24日以來,港股的流动性有了显著提升,風險偏好也有所回暖,市場賣空比例明顯下降,这些都显示出港股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提升趋势。即使經歷了一輪強勁的上漲,当前港股市场在估值和盈利匹配方面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仍然具有显著的吸引力,無論是股權風險溢價還是動態市盈率,目前都處於適當的水平,甚至有些還在歷史低位,隨著投資者情緒的持續改善。
中信證券預測,到2025年,港股市場可能會迎來反轉行情。首先,在全球範圍內,港股的估值優勢非常明顯,而我國價格壓力導致的收入端問題預計也會逐步得到緩解;其次,2024年前十個月南向資金累計流入近6300億港元,整體中資相對於外資的話語權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中小市值板塊;最後,在一系列政策逐步實施的背景下,投資者的預期有望轉向。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認為,2025年港股將進一步修復。特別是上半年,受益於兩會政策部署帶來的基本面改善預期以及美聯儲的進一步降息,港股的表現可能會更好;而下半年,美聯儲降息可能會暫停,且在特朗普關稅逐步實施的背景下,港股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本文來源於騰訊自選股,由FOREXBNB編輯陳雯芳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