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开盘时上升了1.09%,而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达到了1.4%。在科技网络股中,阿里巴巴的股价上涨超过4%,小米集团的股价也上涨超过3%,京东集团和哔哩哔哩的股价均上涨超过1%。
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
长江证券指出,在“AI+”产业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正在从“红利牛”阶段向“AI牛”阶段转变。在过去的三年中,港股中的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受到了宏观环境的重大影响。一方面,随着科技互联网行业逐渐成熟,其业绩随着国内经济预期的波动而变化,从成长股转变为价值股,估值中枢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港股的整体估值受到短期海外流动性的影响,美债利率和美元的高位抑制了港股的表现,因此,拥有稳定现金流和红利的公司更受投资者欢迎。随着AI格局的变化,港股中拥有较多AI应用和底层技术的科技公司可能会迎来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二春”,从价值股重新转变为成长股,虽然业绩的实现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估值的重构已经开始。
中信证券则认为,自去年9月24日以来,港股的流动性有了显著提升,风险偏好也有所回暖,市场卖空比例明显下降,这些都显示出港股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提升趋势。即使经历了一轮强劲的上涨,当前港股市场在估值和盈利匹配方面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仍然具有显著的吸引力,无论是股权风险溢价还是动态市盈率,目前都处于适当的水平,甚至有些还在历史低位,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持续改善。
中信证券预测,到2025年,港股市场可能会迎来反转行情。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港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而我国价格压力导致的收入端问题预计也会逐步得到缓解;其次,2024年前十个月南向资金累计流入近6300亿港元,整体中资相对于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最后,在一系列政策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投资者的预期有望转向。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认为,2025年港股将进一步修复。特别是上半年,受益于两会政策部署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以及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港股的表现可能会更好;而下半年,美联储降息可能会暂停,且在特朗普关税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港股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腾讯自选股,由FOREXBNB编辑陈雯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