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上汽集團的合作模式終於得到了明確,鴻蒙智行的“第五界”項目蓄勢待發。
2月11日,市場有傳言稱華為和上汽集團可能通過智選車模式進行合作,目標市場為年輕消費者,預計售價在17萬至25萬元。“(華為與上汽智選車合作)基本上已經敲定,目前華為智選車相關團隊已經進入上汽集團。”一位接近華為的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上汽集團的內部人士也證實,雙方的合作正在積極推進中,華為將發布相關消息。
對於這一消息,華為方面回應稱,“官方消息為準。”
與近幾個月的傳言不同,上汽集團最終選擇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东领导的华为終端BG合作,而非已經併入引望的華為車BU。今年1月,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華為車BU與上汽集團一直在就合作進行談判,上汽集團甚至為此多次派人前往深圳。當時雙方的談判方向與華為和廣汽之間的模式相似,但在細節上有所區別。
隨著合作模式的確定,鴻蒙智行的“第五界”項目名稱也浮出水面。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中國商標網查詢得知,上汽集團在2025年1月13天氣1月14日申請註冊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個商標,但國際分類中並未包含12類(即包含電動運載工具、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汽車等商品/服务分類)。更早之前,2023年11月23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申請註冊了“尚界”商標,国际分類为12。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2月7日對上述已申請的“尚界”商標進行了註冊公告,目前該商標處於“等待駁回複審”階段。在此之前,鴻蒙智行的“四界”曾經歷過一段“商標風波”,當時華為將“四界”品牌商標轉讓給了合作夥伴。對此,余承東回應稱,“(商標轉讓)是因為國家法規要求,品牌商和生產商必須合一,品牌必須由生產廠商擁有,所以我們把四個‘界’都轉給了車廠。”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汽集團一直處於轉型的陣痛期。上汽集團公告顯示,預計2024年淨利潤為15億元至1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22億元至126億元,同比減少87%至90%。公司2024年實現整車批發銷量401.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0.07%。“同時,由於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不斷升級,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
“華為曾經強調的‘賦能車企、幫助車企造好車’,如今已經兌現承諾,與賽力斯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上汽集團急需通過與華為的合作來扭轉局面,特別是對於飛凡這樣的品牌來說。“在競爭日益激烈、內捲不斷加劇的環境下,這次合作對雙方都至關重要。”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FOREXBNB編輯:劉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