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上汽集团的合作模式终于得到了明确,鸿蒙智行的“第五界”项目蓄势待发。
2月11日,市场有传言称华为和上汽集团可能通过智选车模式进行合作,目标市场为年轻消费者,预计售价在17万至25万元。“(华为与上汽智选车合作)基本上已经敲定,目前华为智选车相关团队已经进入上汽集团。”一位接近华为的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上汽集团的内部人士也证实,双方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华为将发布相关消息。
对于这一消息,华为方面回应称,“官方消息为准。”
与近几个月的传言不同,上汽集团最终选择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领导的华为终端BG合作,而非已经并入引望的华为车BU。今年1月,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华为车BU与上汽集团一直在就合作进行谈判,上汽集团甚至为此多次派人前往深圳。当时双方的谈判方向与华为和广汽之间的模式相似,但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随着合作模式的确定,鸿蒙智行的“第五界”项目名称也浮出水面。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查询得知,上汽集团在2025年1月13日和1月14日申请注册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但国际分类中并未包含12类(即包含电动运载工具、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汽车等商品/服务分类)。更早之前,2023年11月2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经申请注册了“尚界”商标,国际分类为12。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2月7日对上述已申请的“尚界”商标进行了注册公告,目前该商标处于“等待驳回复审”阶段。在此之前,鸿蒙智行的“四界”曾经历过一段“商标风波”,当时华为将“四界”品牌商标转让给了合作伙伴。对此,余承东回应称,“(商标转让)是因为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品牌必须由生产厂商拥有,所以我们把四个‘界’都转给了车厂。”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汽集团一直处于转型的阵痛期。上汽集团公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元至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元至126亿元,同比减少87%至90%。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07%。“同时,由于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不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华为曾经强调的‘赋能车企、帮助车企造好车’,如今已经兑现承诺,与赛力斯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上汽集团急需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来扭转局面,特别是对于飞凡这样的品牌来说。“在竞争日益激烈、内卷不断加剧的环境下,这次合作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本文转载自“财联社”,FOREXBNB编辑:刘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