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根據群智諮詢數據,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為9050萬輛,同比增長2.3%,而中國市場為全球車市的回暖起到最為關鍵的作用,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國內市場的格局,也為全球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動能。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同比增長3.3%,其中中國內地地區的增長最為明顯,預計全年銷量同比將增長7.6%達到3380萬輛的市场规模。

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 同比增長3.3% - 圖片1

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超預期,插混&增程車型成車企發力重點

回顧2024年,中國車企的電動化轉型進程相比預期來得更快,根據群智諮詢數據,2024年中國內地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7萬台,同比增長約36%,新能源滲透率首次超過40%,而在乘用車領域這一數據已超過50%。隨著鋰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成本下降,電動汽車開始加速普及,過去困擾消費者的純電續航里程和充電效率將不再是主要顧慮,各大車企紛紛加大電動化轉型力度,並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型,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中國內地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1760萬台,同比繼續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長,滲透率則有望首次突破50%大關,其中插混、增程車型逐漸成為車企在新能源淘汰賽階段發力的重點。

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 同比增長3.3% - 圖片2

從國內乘用車領域的車型結構來看,插混&增程車型從2024年中開始迎來快速增長,儘管在電池技術實現進一步突破後純電車型將會是新能源汽車的更優戰略方向,但目前仍然處於從燃油時代向電動化轉型的中期,龐大的傳統燃油車消費群體仍然需要時間和實際體驗來逐步接受從純油出行到純電出行這一變革, 油電共生時代將預計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根據群智諮詢數據,2024年插混&增程車全年銷量佔新能源汽車比例達到40%,較2023年增加約10個百分點,隨著一眾國內自主汽車品牌跟隨著理想、華為等的步伐增加增程動力新車型的投放,預計到2025年底混動車型占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繼續增長到約45%。

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 同比增長3.3% - 圖片3

價格戰愈演愈烈,自主品牌性價比優勢凸顯,合資品牌面臨生存危機

隨著2025年的到來,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更為深刻的變革,尤其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化愈发显著,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的大背景下,中國自主品牌憑藉先發優勢和技術積累,在市场份额的获取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據群智諮詢數據,2024年中國內地地區自主品牌汽車(簡稱IBV)全年滲透率達到65%,預計到2025年底這一數據將增長到75%,自主品牌車型不僅開始在國內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同時也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尤其是在歐盟、東南亞、拉美等地區實現了強勢增長。相比之下,過去叱吒於國內市場的德系、日係等品牌市佔率持續下滑,韓系、法係等品牌已接近退出中國市場,美系憑藉著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地位相對較為穩定。合資車企由於目前正處於電氣化轉型的關鍵階段,面臨產品競爭力相對不足的問題,儘管部分合資品牌如東風日產、廣汽豐田、本田等加大了對智能駕駛系統的投入,並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型,但整體來看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仍遠低於自主品牌。

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 同比增長3.3% - 圖片4

新能源淘汰賽下半場開啟,智能駕駛成用戶關注重點

群智諮詢對2024年中國內地地區主要新能源車企銷量進行了統計,其中比亞迪仍以約426萬台銷量的成績位居國內新能源車企銷量榜首,吉利、長安、奇瑞等傳統車企也均有優異表現,而理想、小鵬、蔚來等新勢力車企在2024年下半年也逐步發力並完成了年度目標。除此之外跨界轉型的小米、華為實現了迅速上量,旗下車型也成為2024年最熱門的話題。在一眾車企紛紛展示成績單的同時,也有數家車企因經營狀況問題陸續爆雷,逐漸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

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9350萬輛 同比增長3.3% - 圖片5

從具體廠商來看:

比亞迪(BYD)(含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

比亞迪汽車2024年憑藉著海鷗、秦L、海豹06等車型分別在A0級和A+級市場獲得的成功,國內銷量繼續創造歷史達到426萬台,同比增長41%,穩居全球及國內新能源汽車TOP1。2025年比亞迪將重點開始佈局智能駕駛,除旗下仰望、方程豹、騰勢等高端品牌全面佈局城市NOA功能外,同時也將高速NOA功能率先下放到10萬元以內級別的車型,在比亞迪的影響下,其他國內傳統車企如長安、奇瑞、吉利等也將加速智駕功能對中低端車型的滲透,全民自動駕駛的時代即將到來。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比亞迪汽車国内新车销量有望达到550萬台,同比增長29%,預計其中超過60%的新車將具備智駕功能。特斯拉中國2024年銷量約為92萬台,同比下滑3%。由於特斯拉在過去三年內未有產品方面的大幅迭代更新,因此產品力方面逐漸被國內新能源品牌所超越,而2024年仍然能夠保持可觀銷量的因素,除持續的5年免息政策扶持外,主要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以及較高的購車容錯率。進入2025年後,隨著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的推出,有望重新迎來市場的關注,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特斯拉中國销量有望达到105萬台,同比增長15%,增長的動力其一是Model Y時隔三年的迭代煥新,其二是在車企淘汰賽階段,消費者會越來越看重品牌的穩定性。展望未來,更為廉價的Model Q車型推出後使得特斯拉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

吉利汽車(Geely)(含吉利+銀河+領克+極氪)

2024年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達到90萬台,同比增長89%,是比亞迪之外新能源汽車銷量最高的國內車企。過去吉利旗下的子品牌眾多,資源利用不充沛、戰略規劃重合的現象屢有發生,然而進入2024年下半年後隨著集團的戰略性重整,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吉利-銀河-領克-極氪四大品牌層次的清晰定位,未來在各級別車型的市場上將和比亞迪分庭抗禮。從產品端來看,吉利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星艦、星願等高性價比車型無不對比亞迪在10萬元級別市場的地位形成了較大衝擊,而從技術端來看,為了和比亞迪引以為傲的DMI技術進行競爭,吉利正在從多檔位DHT油電混動技術迭代到單檔位EMI技術,不論是產品成本還是可靠性方面都有不小的優化,這也是吉利能夠和比亞迪進行持續價格戰的主要因素。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吉利旗下品牌國內新能源銷量有望達到150萬台,同比增長66%,在與比亞迪競爭的同時也合力形成對合資品牌的進一步絞殺。

長安汽車(Changan)(含長安+深藍+啟源)

2024年長安汽車國內新能源銷量約61萬台,同比增長47%。長安汽車堅持以深藍品牌作為新能源賽道的中堅力量,持續對增程車型進行更新迭代以及新品規劃,同時起源品牌作為對深藍品牌的戰略性補充,主要面向純電市場,可以看出長安汽車的品牌策略類似於比亞迪的王朝和海洋兩個銷售網絡,同時憑藉其優秀的產品力和性價比,以及和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合作,未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有望繼續實現高增長。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長安汽車國內新能源銷量有望達到100萬台,同比增長65%。同時,智駕和座艙也是長安汽車2025年佈局的重點,在智能駕駛領域,長安汽車也將逐漸下放高速NOA功能至10萬元級別車型,以和友商在智駕賽道保持競爭力,在座艙領域,除了對車機系統的不斷優化之外,對於大空間、高舒適度的追求也將向理想汽車看攏,預計深藍品牌將在2025年和理想、問界、零跑等一同形成增程市場的TOP4格局。

理想汽車(Li Auto)

理想汽車2024年銷量約為50萬台,同比增長33%,相比於2024年初立下的70萬台销量目标有不少差距。理想汽車在进入2024年後在增程領域面對問界和零跑的圍剿,在30萬甚至40萬元以上價位段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問界瓜分,而在20萬元以內價位段有俗稱“半價理想”的零跑汽車主導市場,因此理想汽車在增程领域继续实现高增长的愿景面对着极大挑战。而在純電領域,原先計劃於2024年中開始上市的“i”系列車型也因Mega較一般的市場反響而被迫延後到2025年發布,因此,理想汽車尽管过去一年仍然凭借着产品均价下探实现了销量增长,但相比競爭對手略顯乏力。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理想汽車销量预计为64萬台,同比僅增長27%,原因之一主要是在增程領域將面對更多極具競爭力車型的挑戰,如問界M8、智界R7、深藍S09、騰勢N9、領克900等,而在純電領域,“i”系列類似Mega的造型可能難以像“L”系列獲得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因此繼續實現銷量高增長有不小難度。

鴻蒙智行(HIMA)(含問界+智界+享界+尊界)

鴻蒙智行品牌由華為打造,由於華為未獲得直接造車資質,因此聯合國內四大車企組成了汽車生態聯盟。與阿維塔、嵐圖、極狐等合作的“HI”模式不同,鴻蒙智行旗下“四界”車型均由華為主導設計開發、品質管理和渠道銷售,並分別由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進行生產製造。正是憑藉著華為的品牌效應和ADS智能駕駛被廣大消費者的仍可,2024年鴻蒙智行銷量達到45萬台,同比增長超過300%,其中問界M9、問界M7、智界R7等車型均一度成為各細分領域銷量的TOP1。根據群智諮詢預測,進入到2025年後,隨著旗下更多車型的上市以及現有產品迭代,鴻蒙智行銷量有望達到95萬台,同比增長110%,而最大的增长动力预计将来自于問界M8車型。

奇瑞汽車(Chery)(含奇瑞+星途+捷途+iCAR)

2024年奇瑞旗下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約為45萬台,同比增長超250%。奇瑞汽車儘管是國內出口量排名的頭部車企,但也沒有放棄國內市場,在2024年之前,奇瑞汽車在國內新能源賽道主要仰仗A00級微型車獲取市場份額,然而隨著其他車企陸續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競品,其市場份額被逐漸削弱。進入2024年後,奇瑞為了加強自有產品線的競爭力重點發展了“奇瑞風雲”“捷途山海”“iCAR”等新能源系列車型,其中“風雲”“山海”系列以插電混動為核心,與燃油姊妹車型形成雙車型戰略,逐步實現向電動化的轉型,此外奇瑞旗下的中高端品牌星途星紀元也將從集團與華為的合作車型中汲取經驗,進一步實現品牌向上。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70萬台,同比增長56%。

長城汽車(GWM)(含哈弗+WEY+坦克+歐拉)

2024年長城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約為32萬台,在新能源快速滲透期僅實現了23%的同比增長。其中哈弗品牌在過去主打燃油SUV市場,但較為硬派的造型在進入新能源轉型後的車型命名善乏可陳,同時由於競品增多,失去了燃油车时代一夫当关的市場地位;此外,歐拉品牌過去在小型車領域表現優異,但近年來並未能持續進行迭代創新,也因此被競品所赶超;對於長城汽車而言,深耕越野領域的坦克品牌目前承擔著較重的責任,在这一细分市場目前还未出现太多的竞争对手,然後隨著比亞迪方程豹品牌的推出,坦克系列也即將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長城新能源汽車銷量仍然難有大幅增長,銷量預計為38萬台,同比增速將低於20%。

零跑汽車(Leapmotor)

零跑汽車2024年實現飛躍,銷量達到29萬台同比增長超100%。零跑汽車的成功之路首先在于其全栈自研的战略,其次在產品決策方面,充分學習了理想汽車的理念,旗下C10、C11、C16等車型優先面向廣大的家庭出行市場。憑藉著全棧自研帶來的優異性價比以及產品的精准定位,零跑汽車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十分优异的市场表现,正因如此零跑汽車逐渐进入了国际巨头的视野,Stellantis集团的战略性投资也将零跑汽車的未来带入到了全球市场,未來前景廣闊。根據群智諮詢預測,2025年零跑汽車有望继续实现销量翻番,銷量預計將達到58萬台,除國內市場的持續增長外,其全球化的車型在海外市場也具備充分的發展機遇。

小鵬汽車(Xpeng)

小鵬汽車2024年銷量達到19萬台,同比增長34%。從銷量水平看小鵬和蔚來過去一年的增長曲線較為接近,但各自的經營戰略分歧較大。與蔚來汽車堅守高端品牌的策略不同,在小米汽車上市交付後,小鵬汽車在20萬元級別的主打運動、年輕的市場份額受到較大影響,為了實現品牌的持續經營和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小鵬汽車将产品策略重心进一步下探至20萬元以內的市場,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MONA 03和P7+車型的火爆也進一步驗證了其策略的成功。根據群智諮詢預測,隨著搭載純視覺智駕方案全新改款的P7i、G7、G6等以及首款增程車型的推出,小鵬汽車将持续发挥其性价比优势,2025年銷量有望達到36萬台,預計同比增速接近90%。在國內銷量火熱的同時,大众集团的投资也有望使得小鵬汽車在国际化舞台进一步实现突破。

小米汽車(Xiaomi)

小米汽車2024年僅憑藉SU7單車型銷量達到14萬台,成為自首款車型上市以來最快突破年銷10萬台的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車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論是在產品性能、品質管理,還是在市場營銷等方面均花費了不少功夫,同時其產品外形深受消費者的認可,這也是其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群智諮詢預測,隨著YU7車型的上市補足其SUV車型的空缺之後,2025年小米汽車销量有望达到35萬台,同比增長高達150%。目前影响小米汽車销量的最大掣肘是小米汽車工厂的产能,隨著后续工厂的进一步扩产,小米汽車的市场表现有望进一步向上。

品牌格局重塑,車企需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轉型

2025年是中國自主品牌加速重構競爭格局的重要之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自主品牌的崛起不僅僅體現在銷量的增長上,更在於其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逐步樹立起了強大的品牌形象,憑藉技術突破和品牌向上,自主品牌將在中高端市場佔據更大份額。未來,隨著更多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步伐加快,它們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影響力也將持續增強。而合資品牌要想在這場變革中保持競爭力,則需要更加積極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放下身段並加快轉型步伐,加大在新能源技術和智能互聯領域的投資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住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