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群智諮詢發文稱,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显著复苏。高端市场需求保持显著韧性,在疫情期間購買手機的大眾市場需求,也大多進入新一輪換機週期。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約為11.8億部,同比增長約為6.8%,連續兩年負增長後,首次實現高個位數增長,市場信心有望延續。

競爭格局方面,2024年全球TOP3格局基本穩定,國內非蘋陣營活躍,蘋果在華碰壁

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競爭陣營,TOP3 依舊被三星、蘋果、小米包攬,三星、蘋果的榜首之争预计在2025年會更加激烈。

排名第一的是三星(Samsung),2024年全球出貨約為2.2億部,同比下降1%,主要是2024年中低端手機市場面臨比較大的競爭壓力。2024年,國內品牌廠商加大對海外新興市場的進軍,高舉5G性價比旗幟,導致三星A系列市場需求增長較為一般。作為AI體驗的堅挺者,預計2025年,三星將會繼續深化AI技術在手機的應用,推動高端旗艦手機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差異化的體驗。不過,三星亦需優化產品組合,如何提升中低端產品的競爭力,應對國內廠商在新興市場的快速進軍,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排名第二的是蘋果(Apple),2024年全球出貨為2.2億部,同比略微跌。硬件創新乏力,是iPhone系列近幾年飽受話題的爭議點。不過,品牌高端基調的延續,以及品牌長期在高端市場的深耕,高端竞争力依旧显著。從全球出貨來看,2024年iPhone全球出貨與三星差距逐漸縮小,市場份額相差0.5%。預計2025年,三星、蘋果全球格局競爭將更為激烈,三星2025年若整體為鞏固利潤訴求策略而放緩對出貨量追求,全球出貨榜首位置或將易主。

群智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 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 - 圖片1群智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 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 - 圖片2

國內市場表現亮眼主要在非蘋陣營。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2024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約為2.8億部,同比增長4.7%。TOP1-4排位均由國內品牌廠商包攬,苹果面临国内厂商的旗舰压力将日益显著。

vivo2024年國內出貨憑藉約4910萬部的成績拿下第一,同比增長6.7%。除了2024年機海戰術,X系列高端化、差異化佈局在X100S系列上成效显著;其次,iQOO子品牌是2024年所有子品牌中表現最亮眼的角色,以性能、電池、性價比標榜的產品賣點,獲取國內不少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

華為(Huawei)以約4540萬部、市場占有率16.1%的成績拿下第二。從麒麟芯片到鴻蒙操作系統,華為2024年Nova系列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利用渠道鋪設、以及高端部分技術的下放,推動Nova系列在國內市場保有強大的競爭力。不過預計2025年,華為整体国内表现仍有承压,原因在于華為回归后,在自研技術多項加持下,品牌聲勢高漲,實際用戶體驗能否相匹配延續,是華為2025年面臨壓力之一。

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分別是OPPO、榮耀(Honor)、蘋果。品牌市場份額分別在15.3%範圍浮動,差距甚小,反映品牌競爭白熱化加劇。尽管蘋果在AI領域有所佈局,但面臨2024年國內品牌廠商高端AI的百花齊放,蘋果AI上線國內iPhone最快仍要等到2025年上半年,佈局規劃上不免讓人覺得力不從心。對於2025年,國補政策打響的第一槍是將6000元以上價位的產品排除在外,蘋果国内出货无疑会受到影响。預計2025年,蘋果在国内也将继续面临出货量增长放缓、市場競爭加劇、AI上線面臨國家監管等多重挑戰。

群智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 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 - 圖片3群智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 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 - 圖片4

後市展望,2025年手機需求增長持續,换机结构性需求增长将更为显著

展望2025年,換機需求湧動,各品牌高端化策略、質價比策略將會推動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結構性增長。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2.3億部,同比增長4.0%,對於國內市場,隨著全國各地手機國補的實施,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3.0億部,同比增長约为4.9%。

群智諮詢: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終迎回暖 出貨同比增長約達7% - 圖片5

群智諮詢認為,時態趨穩的成長基調下,品牌廠商如何爭奪量與利效應的最大化,預計是2025年各家需面臨的關鍵話題。2025年,預計疊加AI科技週期、換機週期多重利好因素,品牌更多需依托主要經濟體政策,做好匯率、物料成本控制、供應交付穩定、庫存水位管理合理的幾大難題。

對於結構性需求增長,高端、以及低端价位的增长将更为显著。

一是消费分层的现象在全球经济格局增长放缓的基调下将日益显著,品牌高端化驅動的同時,也不斷在加大對低端市場的進軍,以此刺激價格敏感型用戶的換機需求;

二是智能手機市場產品升級的需求。儘管AI應用仍未帶來革命性應用場景,但AI加持,整体对硬件的成本提升尤为显著,旗艦套片成本的攀升是明顯的信號。預計2025年隨著各品牌廠商高舉AI、大模型的進軍牌,整體硬件成本的上漲,也會推動產品平均售價的上漲,進而轉嫁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