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消息,IDC發布的最新手機市場季度追蹤報告指出,由於過去幾年累積的換機需求逐步釋放,202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約2.86億台,年成長5.6%,結束了兩年的下滑趨勢。上半年,市場延續了2023年末的復甦態勢,技術創新如Gen AI、螢幕和電池續航力等推動了消費者換機需求的明顯成長;然而,下半年尤其是年末,市場需求開始放緩。預計在2025年全國性政府消費補貼政策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將持續保持成長勢頭。

在2024年第四季,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7643萬台,年成長3.9%。新品的集中發布和部分省市的新機購買補貼政策推動了市場的持續成長。vivo、華為和小米等品牌的強勁表現使得Android市佔率成長超過7%;而iPhone16系列銷售不佳,導致iOS市佔率持續下降。

以下是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中國前五名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市場表現:

Apple

儘管Apple在傳統出貨量最高的第四季仍位居國內市場首位,但其市佔率持續縮小。2024年全年排名第三,出貨量連續三年下降。產品競爭力減弱,AI功能上線時間不確定,通路改革效果不明顯,使得Apple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儘管如此,Apple在2024年800美元以上市佔率仍佔60%。

vivo

vivo在國內市場的表現進一步提升,2024年全年出貨量穩居第一。透過全新的藍科技矩陣,vivo在科技和產品上實現了全方位的創新和提升;同時,以使用者為中心,增強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使用者體驗,形成了清晰的產品佈局和明確的分工,覆蓋了高中低各個價格段。vivo也與供應商、通路商、營運商等合作夥伴全面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

Huawei

Huawei強勢回歸,第四季市佔率達到16.2%,排名第三。2024年全年市佔率為16.6%,位居國內市場第二,出貨量年增超過50%,是頭部廠商中成長最快的。隨著國產晶片供應能力的增強,Huawei的nova和暢享系列可望協助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HarmonyOS Next系統將成為智慧型手機乃至多終端系統生態的重要力量。

Xiaomi

Xiaomi的出貨量連續六個季度維持年增,並在2024年下半年穩定在國內市場第四的位置。在高端市場不斷取得突破,第四季在600美元以上市佔率創下近兩年的新高。Xiaomi的新能源車、家電、IoT生態的完整佈局已經開始推動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借助新能源車的成功,Xiaomi加強了與更多優質通路商的合作,進一步拓展了線下通路。

Honor

面對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加,Honor在第四季和2024年的出貨量排名仍穩定在國內市場前五位。Honor在產品上不斷加大投入,發揮差異化競爭優勢,如在折疊屏輕薄上的不斷突破,為終端用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綠洲護眼解決方案,普及高顏值、長續航、防摔的產品等,透過打造多個產品標竿引領產業發展。在海外市場,Honor也不斷突破,2024年海外市佔率接近三分之一。

OPPO

經過策略和產品調整後,OPPO在第四季出貨量年增,實現了反彈。2024年出貨量在國內市場並列第四位。OPPO近年來加大了中高端產品的投入,300美元以上產品的比例逐年增加。旗艦產品Find X8系列首銷季度出貨量年增66%,是所有厂商旗艦產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幫助OPPO在第四季度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出貨量年增32%;Reno 12&;13系列等產品線推了2024年300-400美元市佔率的首位。

折疊螢幕手機市場自2022年第二季後首次出貨量年減

2024年第四季,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250萬台,在連續9個季度的高速成長後,首次年減9.6%。儘管在輕薄、續航、影像、摺痕等方面有所進步,但價格、品質、內部空間等先天劣勢使得折疊螢幕手機在使用場景和消費人群上難以實現更大的突破和吸引力。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為917萬台,年成長30.8%。預計2025年折疊屏手機市場將進入“小年”,更多廠商將持觀望態度,採取更保守的策略。

在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中,Huawei以接近50%的市佔率保持領先;Honor折疊螢幕手機市佔率穩居第二,佔比20.6%;vivo憑藉X Fold3系列全面的產品競爭力位居第三,市佔率為11.1%;Xiaomi憑藉第一款竖折产品的成功占据第四位,市佔率為7.4%;儘管OPPO一年內沒有發布新品,但憑藉良好的用户口碑和推荐,仍然獲得了5.3%的市佔率,位居第五位。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指出,在連續兩年的下滑之後,202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實現了觸底反彈。國家消費補貼政策無疑將持續刺激吸引部分消費者換機,推動2025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維持成長趨勢。產業參與者需要抓住這個市場機遇,積極擁抱相應政策,及時進行戰略、產品和技術等方面的調整,爭取更多成長的同時,也要注意合規和規避風險,依賴補貼政策獲利的同時,也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預防補貼可能帶來的提前透支未來需求,及時調整備貨和銷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