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申萬宏源證券發表研發報告稱,金價與赤字率、比特幣的相關性,或不宜從“美元信用”視角去解讀。第一,基本面是金價與赤字率的共同驅動,當美國經濟較強時,貨幣緊縮導致金價下跌,財政緊縮帶來赤字率回落;經濟走弱時反之。第二,2022年以來,黃金與納指的相關性較與比特幣的相關性更高,這顯然不能適配“美元信用”的邏輯;事實上,美債利率的環比變動是黃金、比特幣、納指等的共同驅動。

(一)“去美元化”的進程在加速嗎?局部而非全面,整體而言並未“加速”

近年來,全球範圍的“去美元化”行程,整體而言並未加速。第一,流通手段:2022年以來,美元在國際支付中份額從39.9%升至2024年11月的47.7%。第二,貯藏手段:除俄羅斯等部分經濟體,全球範圍內無論是官方儲備還是私人部門存款,未出現“去美元化”加速。第三,支付手段:美債清償能力是美元支付手段功能的體現,2022年以來,多數經濟體仍在增持美債。

分國別來看,“去美元化”僅在俄羅斯等部分國家演繹。第一,貿易層面,人民幣使用份額在俄羅斯等國持續上升。第二,儲備層面,2014年以來,公佈幣種構成的經濟體中,僅俄羅斯減持美元。第三,2010年以來,全球僅俄羅斯、土耳其等4國減持美債。這類國家確實在增持黃金,在“去美元化”後,戰爭、惡性通膨等情形中,黃金可以為本幣增信,以維繫貿易的正常進行。

(二)黃金在定價美元信用嗎?央行購金,與赤字率等狹義信用的關聯並不緊密

美元信用波折期,金價反應多不明顯、也不持續;央行購金行為本身,與“去美元化”的匹配度也不高。第一,歷史回溯來看,美國信用違約交換可視作對美元信用的直接定價,2013、2015等債務上限危機中,金價皆持續回調。第二,2011-2015年美國赤字率不斷下降,但央行購金卻在加速;而金磚國家和其他國家的購金申報/央行調查,2022年以來較前期均未現明顯變化。

(三)黃金究竟是對什麼的定價?央行定價廣義美元信用,投資者聚焦“機會成本”

黃金的定價,不宜用單一的宏大敘事去解釋,而應剖析不同主導型需求各自的演繹。2011-2021年間,金價由高波動、高比例的投資需求主導,這項需求關注通膨、機會成本、地緣風險等,基本上符合實質利率框架。2022年以來,央行購金異軍突起,同時亞洲投資需求與歐美分化。央行與亞洲投資者推動黃金需求曲線外移,導致了金價與實際利率、ETF持倉的兩大背離。

2025年,安全考量或驅動央行購金延續,而國內外投資需求聚焦則有所差異。1)2022年以來央行購金加速或是俄羅斯等基於安全的考量,可視為廣義美元信用的定價。2025年美債到期加速、到期不續帶來的購金可望維持。2)中國投資需求高漲或因前期其他資產表現欠佳,會否轉向需關注市場預期變化;3)歐美投資需求仍受實際利率影響,2025年下半年或加速釋放。

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美國經濟放緩超預期;國內政策變化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