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餐飲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走向世界舞台。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開始對中國傳統美食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街頭小吃到精緻料理,中國餐飲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全球的目光。
中國餐飲文化風靡全球主要因素有三點:
第一,複盤近現代韓國日本餐飲文化風靡全球的時間,也是韓國日本的國際影響力較大的時間段。而近些年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逐年增大,中國餐飲以更豐富的菜餚飲品面相全球,更加吸引全球食客的青睞。
第二,餐飲品牌出海,是在國內競爭激烈環境下的增量選擇,國內電商打擊了線下服裝等延時消費的線下店,線下門市都被餐飲等少數即時消費業態取代,餐飲門市數量更多更卷。
第三,國內餐飲品牌,在國內精耕多年打造的供應鏈體系,讓這些餐飲品牌在海外具有了更強的競爭力,也是餐企新一輪的能力驗證。
中國餐飲企業紛紛出海,東南亞成出海首選
餐飲茶飲品牌出海大多從2018年左右開始。並且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茶飲方面,2018年,霸王茶姬成立海外事業部,並在馬來西亞設立合資公司。截至2024年,霸王茶姬在馬來西亞的門市總數已突破130家,新加坡也有多家門市。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開設首家海外門市,截至2024年4月,蜜雪冰城已覆蓋海外11個國家,海外門市數量已近5000家,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包括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其中越南門市數量超2000家,印尼約1500家,馬來西亞已突破300家 。
正餐方面,2017年,楊國福在加拿大溫哥華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加盟店,截至2024年,楊國福麻辣燙海外門市數已破百家,太二於2021年在新加坡開出首店,目前已拓展至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美國。海底撈深耕東南亞市場,截至2024年9月30日,海底撈在海外擁有121家門市。
作為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亞具備得天獨厚的市場優勢,成為中餐出海的天然首選,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餐飲出海楊帆率中,東南亞以32.7%位居第一位,其次為歐美。
據 Mordor Intelligence 的報告,2024 年東南亞餐飲服務市場規模估計為 1924.3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3490.5 億美元,在 2024-2029 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12.65%。
縱觀全球來看,截至2024年6月30日,麥當勞全球擁有4.2萬家店;據微信公眾號 “美國餐飲專欄” 11月統計,賽百味在全球擁有超過 41600 家門市,必勝客全球擁有1.8萬家店。
與之相比,國內連鎖餐飲企業,即便加上國內門市數,也有較大的數量差距。楊國福麻辣燙中國7000多家,海外僅百餘家;海底撈國內1320家,海外僅121家。因此,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餐飲企業在全球擁有不輸中國市場的市場空間可以開發。
在一眾的出海餐飲企業中,海底撈旗下的企業特海國際(09658,HDL.US)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子公司,自2018年起便開啟了其全球化旅程,經歷了初期的挑戰後,於2024年第三季成功實現了業績上的重大突破——扭虧為盈。業績公佈後,特海國際股價也一路上行,累計漲幅近7成。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特海國際仍虧損140萬美元,光是一年就摘掉虧損的帽子,那麼這一年時間裡,特海國際做了哪些動作,給海的餐飲企業又有哪些啟示呢?
精細化管理,量價齊升第三季扭虧
2024年第三季,特海國際實現收入1.99億美元,年成長14.6%;經營利潤0.15億美元,年成長52.0%;經營利潤率为7.5%,年減1.8百分點;歸母淨利潤3772萬美元,年比扭虧,歸母淨利率19.0%。經營性現金淨流入4070萬美元。
得益於營運品質強化,第三季特海國際同店ASP及翻台均有提升,拉動收入與獲利雙增。翻台率方面,2024Q3整體平均3.8次/天,上年同期為3.7次/天;其中東南亞、東亞、北美及其他地區翻台率分別為3.6次/天、4.3次/天、3.9次/天及3.8次/天。客單價方面,整體25.8美元,年成長8.9%,其中東南亞、東亞、北美及其他分別為20.4美元、29.2美元、43.5美元及43美元,年比分別成長9.1%、12.3%、5.6%及10.8%。
第三季為傳統旺季,24Q3餐廳總客流量約740萬人次,年成長4.2%,客流提升之下,外送及其他業務亦保持成長,Q3外送收入260萬美元,年成長8.3%,其他收入510萬美元,年成長21.4%。
門市數量方面,2024Q3,特海國際無新店開業,暫時關閉了1家位於東南亞的門 店,計劃未來將其作為第二品牌餐廳重新營業;前三季累計淨增6家海底撈門市,截至2024年9月底,共有121家海底撈門市。
從2018年開始,特海國際在全球開店。從东南亚到北美,再到歐洲,擴張速度相當猛。
但快速的擴張並沒有為特海國際帶來良好的回報,從2019年到2022年,特海國際連續虧損四年。期內虧損金額分別為3301.9萬美元、5376萬美元、1.5億美元以及4124.8萬美元,四年累計虧損超2億美金。
對於特海國際的虧損並不難理解。首先是文化差異。火鍋在國內是社交餐飲的代表,但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市場,火鍋這種吃法對許多人來說既麻煩又陌生。其次,營運成本高。租金、水力發電、人工這些成本國外比國內高的多,加上供應鏈管理的壓力,因此多年虧損。
今年7月,楊利娟接任特海國際CEO。她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叫停盲目擴張,把重心放在提高現有門市的營運效率上。第三季經營數據證明這項決策的準確性,特海國際第三季翻台率及客單價都得到了提升,翻台率從去年同期的3.7次提升到3.8次,單價也從去年的23.7美元漲到今年的25.8美元。這些數字背後,其實是楊利娟推行的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措施,例如供應鏈優化、成本控制、選單調整等。
不僅如此,楊利娟還啟動了一個叫“紅石榴計劃”的專案。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在現有火鍋業務之外,孵化出更多餐飲品牌,例如燒烤、清真火鍋、速食等。而且還收購了美國的麵館“Hao Noodle”,經過調整後也實現了獲利。
可以說特海國際的這一波業績回春,主要靠兩點:一是營運效率的提升,二是客單價的成長。第三季,公司毛利率達到了67%,租金和水電成本佔比也明顯下降。這說明特海國際已經從過去那種“盲目開店”的策略,轉向了“深耕現有市場”的模式。
不過,這種模式能不能持續下去,還要看後續的經營表現。尤其是在歐美市場,火鍋這種餐飲形式的接受度依然不高,特海國際面臨的挑戰仍不小。楊利娟的“紅石榴計劃”雖然開了個好頭,但孵化新品牌需要時間,短期內未必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結語
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中國餐飲品牌的出海之路不僅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縮影,更是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從特海國際的成功轉虧為盈到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品牌在東南亞的快速崛起,這些企業的實踐證明了精細化管理和創新策略的重要性。儘管海外市場充滿挑戰,如文化差異和高昂的營運成本,但透過優化供應鏈、調整菜單以適應當地口味、以及孵化新的餐飲品牌,中國餐飲企業正逐步克服這些障礙,並贏得更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雖然歐美市場對於火鍋等傳統中式餐飲形式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但憑藉著靈活的市場策略和不斷的產品創新,中國企業可望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版圖。另外,“紅石榴計劃”等多元化發展的嘗試也為未來的品牌孵化提供了寶貴的探索經驗。總之,中國餐飲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不僅是商業上的勝利,更像徵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與影響力正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