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1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下午3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長康義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會上,國家統計局長康義表示,從普查的結果來看,五年來,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多重的內外風險考驗,整體維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最佳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面向都呈現出許多正面的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成長了,比2018年末成長了52.7%,法人單位的資產總計成長57.4%,實現了大幅成長。同時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位經濟發展壯大,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高品質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康義表示,2023年末,全國共有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從業人員3615.9萬人。全年營業收入48.4兆元。其中,數位產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從業人員1337.2萬人,營業收入20.5兆元;數位產品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27.4萬個,從業人員151.9萬人,營業收入4.2兆元。
康義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可持續性更好。五年來,我國深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領先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45.8萬輛,比2018年增長6.9倍,產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佔全球的比重超過60%。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達6.5億千瓦、1.4億千瓦,比2018年分別成長了4.9倍、7.4倍。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耗比重不斷提高,為經濟永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
問及2023年GDP核算數據的修訂對2024年GDP增速的影響時,康義表示,總的來說,2023年GDP核實後,2024年GDP總量會有所變化,但是2024年GDP增速核算不會受到明顯影響。根據我國現行的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是採用相關指標成長速度來推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24年GDP時是以2023年GDP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產業相關指標成長速度來計算,也就是先推算出2024年各行業增加價值的增速,再根據這個增速和上年增加值總量來計算2024年的增加值總量。所以,儘管2023年GDP修訂數在總量方面會有所變化,但對2024年GDP增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從過去四次經濟普查的情況來看,數據修訂對隨後的年份的GDP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
文字實錄如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記者會,我們邀請到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長康義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狀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記者會的還有: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藺濤先生,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主任何平先生,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王冠華女士。
下面,我們首先請康義先生作介紹。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長 康義: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出席今天國新辦舉辦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記者會。經濟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經濟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經濟普查每五年開展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我們國家已經先後開展了五次全國經濟普查,2023年開展的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摸清了2023年我國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家底。
在普查數據發布之前,我先要代表國家統計局,代表國務院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向所有參與、支持並為普查工作付出辛苦努力的廣大普查對象、普查員與普查指導員,還有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接下來,我先向大家通報五經普數據結果,再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康義:
依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要求,統籌謀劃推展、加強協調配合,紮實有序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經過全國210多萬普查人員的共同努力,普查數據採集、審核和總結評估工作順利完成。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反映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新成效。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數量大幅增加,吸收更多從業人員;企業資產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較快成長,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位經濟發展壯大,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五年來我國高品質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佈局和效益,摸清各類單位的基本狀況,掌握我國國民經濟產業間的經濟聯繫,客觀反映推動高品質發展、建構新發展格局、建構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公共服務體系建置等方面的新進展。透過普查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推動統計現代化改革,為加強及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資訊支撐。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從2022年11月開始,歷時兩年多,順利完成了機構組建、宣傳動員、方案研發、普查試點、人員訓練、普查區劃分、單位清查、現場登記、資料審核驗收、品質抽查、總結評估等各項工作,現在進入主要數據發布和資料開發應用階段。
康義:
二、普查主要特點
一是周密部署實施,高效率落實普查工作保障。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開展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將普查工作納入重要議程,加強組織領導、壓實普查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時組成普查機構,加強統籌協調,細化任務舉措。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成員單位積極主動履職,強化資訊共享,提供多方保障,為普查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強化頂層設計,嚴格執行普查的流程規範。經過普查專案試辦和綜合試點檢驗,制定印發《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各地區、各相關部門配套制定實施辦法。組織各地選優配強普查隊伍,對全國210多萬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進行多層級化、系統化業務培訓,規範有序實施單位清查、現場登記調查及自營商抽樣調查。金融、鐵路等部門及單位及相關方面認真組織進行本系統的普查工作。全面加強普查資料品質管制,堅持邊普查、邊審核、邊檢查,確保普查源頭資料真實可靠。
第三是提高普查質效,同步進行投入產出調查。為促進經濟總量資料與結構資料銜接,此次普查統籌進行投入產出調查,兼顧調查內容與方法差異,以“統分結合”方式有效整合業務環節。對全國近8萬個投入產出調查單位,首次建立統一的電子統計台賬,提前組織整理調查數據,有效減輕填報難度。加強投入產出調查數據與普查數據比較檢查,著力提高數據的協調性和匹配性。
四是創新普查手段,提升普查工作效率。進一步強化部門資料共享應用,有效整合編制、民政、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行政記錄,為進行單位清查及普查登記提供資料基礎。深化現代資訊科技應用,創新開發統一採集模式的普查資料擷取處理系統,採取網路填報與手持電子終端現場擷取資料結合的方式進行普查,支援普查對象透過網路自主報送普查數據,普查工作質效全面提升。
五是防治普查造假,堅決守牢數據品質生命線。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為民普查,強化全流程資料品質管理,全面防治統計造假,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廣為宣傳動員,舉辦各類科普性強、參與度高的宣傳活動,積極爭取普查對象的理解與支持,營造普查良好的氛圍。嚴肅查處涉及普查的違法違紀行為,及時糾正各類普查不規範現象,確保普查源頭資料品質。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後品質抽查結果表明,普查資料填報的綜合錯誤率為4.7‰,普查資料品質符合控制標準。
康義:
三、普查主要數據
(一)單位情況。2023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3327萬個,比2018年末增加1148.1萬個,成長52.7%;產業活動單位3636萬個,增加1181萬個,成長48.1%;個體經營戶8799.5萬個,增加2503.6萬個,成長39.8%。
按行業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位居前三名的產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019.7萬個,佔30.6%;租賃及商務服務業460.9萬個,佔13.8%;製造業404.9萬個,佔12.2%。
按區域分,東部地區擁有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1794.1萬個,佔53.9%,比2018年末下降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733.4萬個,佔22%,提高1.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637.2萬個,佔19.2%,提高0.6個百分點;東北部地區162.3萬個,佔4.9%,佔比与2018年基本持平。
(二)從業人員狀況。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3億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4.8萬人,成長11.9%,其中女性從業人員1.7億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6億人,減少826.3萬人,下降4.8%;第三級產業從業人員2.6億人,增加5401.2萬人,成長25.6%。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8億人,其中女性從業人員8420萬人。
按行業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位居前三名的產業是:製造業1億人,佔24.4%;批發和零售業5325.8萬人,佔12.4%;建築業5117.2萬人,佔11.9%。
按區域分,東部地區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2.2億人,佔52.3%,比2018年末下降1.8個百分點;中部地區9890.7萬人,佔23.1%,提高1.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8632萬人,佔20.1%,提高0.8個百分點;東北部地區1942.8萬人,佔4.5%,下降0.2個百分點。
康義:
(三)資產負債及營業收入狀況。從資產看,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439.1兆元;其中,第二產業252.1兆元,第三產業1187兆元。從負債看,全国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单位负债合计975.4兆元;其中,第二產業150.2兆元,第三產業825.2兆元。從營業收入看,2023年,全国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42.6兆元,比2018年增長50.2%。其中,第二產業188.8兆元,成長31.3%;第三產業253.8兆元,成長68.3%。
(四)數位經濟核心產業狀況。2023年末,全國共有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從業人員3615.9萬人。全年營業收入48.4兆元。其中,數位產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從業人員1337.2萬人,營業收入20.5兆元;數位產品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27.4萬個,從業人員151.9萬人,營業收入4.2兆元;數位科技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143萬個,從業人員1460.9萬人,營業收入14兆元;數位要素驅動業企業法人單位95萬個,從業人員665.9萬人,營業收入9.7兆元。
(五)新興產業狀況。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9.6萬個,從事策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2萬個。全國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5.3萬個,全年營業收入22.5兆元;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6.5萬個,全年營業收入15.7兆元。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481.7萬人年,R&D經費支出2.1兆元。
康義:
四、普查年度國內生產毛額修訂情形
依照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國際通行做法,國家統計局利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及相關部門資料,並同步實施城鎮居民自有房屋服務會計方法改革,對普查年度(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的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为129.4兆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4兆元,增幅為2.7%。詳細修訂數據將於近日透過國家統計局官網公佈。
總的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取得了豐碩成果,普查主要數據客觀反映了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進展新成就。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和國務院明確的改革目標任務,推動統計改革任務落實,透過經濟普查年鑑、解讀報告等多種形式陸續向社會公佈更詳細的普查數據結果,積極組織各方力量深度開發應用普查資料,充分發揮普查數據價值,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真實可靠的統計資訊支撐。謝謝大家!
壽小麗:
謝謝康義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從剛發布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相關情況來看,這次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謝謝。
康義:
謝謝您的提問。剛才我們對五經普的主要數據跟大家作了簡要介紹。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我國新時代新徵上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情況、掌握國民經濟產業間的經濟連結以及推動高品質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總的看,普查工作開始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及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為民普查,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摸清了經濟家底,掌握了經濟發展的新特點,為加強及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應該說,這次普查是圓滿地實現了普查的預期目標。普查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面地摸清了我國經濟家底。從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以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五經普的這五年又經歷了三年疫情,疫情衝擊對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全面了解掌握我國經濟家底,對於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我們對全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了調查,摸清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結構、佈局和效益等情況,為了解掌握產業的發展狀態,推動產業融合,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數據資料。
第二,客觀地反映了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進展。隨著我國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推動高品質發展成為新時代發展的主題。五年來,普查數據顯示,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概念,加速建構新發展格局,在創新驅動、結構最佳化、綠色轉型等方面都取得了正面進展。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當中,我們也透過增加數位經濟、平台經濟等調查內容,統籌進行投入產出調查,這些調查都客觀反映我國經濟結構重大的變化,反映我們創新發展新的特性以及綠色低碳新的趨勢,為進一步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統計資訊的支撐。
第三,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據。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旅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我國將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獲取了經濟總量、結構、效益等關鍵指標訊息,對於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制定好“十五五”規劃任務、加速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實現2035年的目標都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參考依據。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剛剛康義局長提到資料品質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此次普查中,如何確保所獲得的數據真實且準確?謝謝。
康義:
這個問題請普查中心的何平主任回答。
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主任 何平:
謝謝您的提問。國家統計局始終把統計數據品質第一的原則貫穿五經普工作始終。本次普查科學制定了普查方案,強化全流程數據品質控制,並加強了統計執法的力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數據品質,確保普查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歸納起來有三個面向措施:
第一,確保源頭資料品質。在普查中,規範普查數據的採集,採取普查員入戶收集數據、普查對象自主填報資料和部門報送資料結合的方式,規範有序進行普查登記工作,並採取措施防止人為幹擾。加強對普查人員的訓練與指導,及時回應社會和普查對象對普查工作的關切,更能讓社會各界尤其是普查對象認識普查、了解普查並且配合普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注意將一套人馬、多塊牌子且無法分開獨立核算的經營主體合併進行調查,且將全年未實際進行經營活動的單位及自營戶不納入普查範圍,確保普查對象符合普查方案規定,進一步提高源頭資料品質。
第二,加強資料審核檢查。在普查實施過程中,加大資訊化科技應用,在方便普查對象填報資料的同時也提升資料審核的質效,認真執行普查資料審核驗收辦法,對普查資料進行即採即審,就是邊採集邊審核,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對比、資料邏輯審核等多種技術手段和評估方法進行資料的審核驗證。並且在普查登記結束後,組織進行了數據品質檢查和事後品質抽查,全面檢驗普查登記質量,對檢查發現的數據方面的問題,我們組織各地舉一反三進行糾正。
第三,有效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堅持對一切統計違法違紀行為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長震懾,對任何統計違紀違法行為都絕不安寧,對普查中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露頭就打”。針對個別地方經濟普查存在的違法違紀行為,國家統計局及時組織嚴肅查處,並推動相關方面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員法律責任和黨紀政紀責任。
在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普查對象積極配合下,在全國210多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認真工作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品質較高,剛才也介紹了填報綜合錯誤率為4.7‰,數據品質符合控制標準。謝謝。
總台央視記者:
作為新時代的國家經濟體檢,五經普數據反映出五年來我國經濟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呈現了哪些特點?謝謝。
康義:
謝謝您的提問,這也是我們這次五經普重點關注的問題。從普查的結果來看,五年來,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多重的內外風險考驗,整體維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與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相比,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最佳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面向都呈現出許多正面的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歸納起來有幾個變化和特點:
第一,發展的基礎更牢。五年來,面對國際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與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進行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綜合國力得到了明顯提升。普查後,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已接近130兆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五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成長來源。我們產業發展的基礎更夯實,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成長了,比2018年末成長了52.7%,法人單位的資產總計成長57.4%。應該說都實現了大幅成長。
第二,發展的結構更優。五年來,我國產業升級發展態勢未改,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持續提升。服務業經營主體大幅增加,成為支撐經濟成長、促進高品質就業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6.3%,比2018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以上。我們的製造強國策略正在深入實施,製造業維持較快發展。2023年末,全國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達到404.8萬個,比2018年末成長23.8%;製造業法人單位的資產總計達到151兆元,成長41.7%。中西部地區經濟佔比也在提高,區域協調發展實現了新的提升。2023年末,中部、西部地區擁有第二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佔全國的比重分別比2018年末提高了1.4個、0.6個百分点。區域重大策略也正在深入實施,經濟的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2023年,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區域、長江三角洲區域、沿黃河流域九省(區)拥有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实现了较快成長。
第三,發展的動能更足。五年來,我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中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策略,新質生產力穩定發展。企業的創新研發勢頭強勁,創新成果大量湧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發明專利申請量比2018年增長了65.1%。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產業高端化發展步伐加快。2023年末,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數量佔規模以上製造業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了2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法人數量佔規模以上服務業的比重超過1/4。新技術、新工藝也在大規模地應用提速,催生眾多新產業、新業態。2023年末,全國從事策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5.8萬個,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及服務業的比重超過1/5。以无店铺为代表的零售新業態在快速发展,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長了137%,成為零售業中成長最快的產業中類;網路零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網路零售業表現亮眼,營業收入成長達到186%。
第四,發展安全保障更強。五年來,我國堅持整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國內國際兩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穩定提升,能源供給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進一步完善。2023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價值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積體電路、工業母機等產量較快成長。能源供應充足,2023年,原煤產量達47.2億噸,原油產量達到2.1億噸,發電量達到9.5兆千瓦時。糧食安全也得到有力保障,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第五,發展可持續性更好。五年來,我國深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領先全球,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45.8萬輛,比2018年增長6.9倍,產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佔全球的比重超過60%。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達6.5億千瓦、1.4億千瓦,比2018年分別成長了4.9倍、7.4倍。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耗比重不斷提高,為經濟永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支撐。謝謝。
韓國中央日報記者:
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減少,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增加了,各產業僱用規模依序為製造業、建設業、批發零售業,這次第五次經濟普查的就業分佈特徵是什麼?在經歷疫情後,中國僱傭市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謝謝。
康義:
這個問題請王冠華同志回答。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 王冠華:
您關心的是五年間我國就業市場的一些發展變化。我們知道,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也關係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導向,加大對困難群體的幫助度。與第四次經濟普查相比,我國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規模持續增加,就業結構呈現一些新變化,新產業新業態吸收就業能力增強,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具體來看有幾個特點:
首先,從總量來看,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穩中有增。近年來,儘管面臨多重風險挑戰,但在經濟恢復向好、經濟結構優化以及穩就業政策支持等多重利好政策影響之下,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規模持續增加。2023年末,我國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9億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萬人,成長11.9%。第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增加,為就業情勢維持整體穩定創造了有利條件。2019年到2023年五年間,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平均分別是5.2%、5.6%、5.1%、5.6%和5.2%,雖然部分年份有所波動,但是2023年以來,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就業情勢大致上還是趨於穩定的。
第二,從結構來看,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有所減少,第三級產業從業人員增加。主要原因是由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近年來,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在提升,吸納就業能力強是服務業的重要特徵。所以,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帶來了從業人員結構隨之改變,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來看,2023年末,第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64億人,比2018年末減少826萬人,下降4.8%。但是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了2.65億人,增加了5401萬人,成長25.6%。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科技的進步和社會分工變化也是影響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年,中國的工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在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不少工業企業透過智慧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也帶來了從業人員的調整。与此同時,隨著網路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一些工業生產環節,像設計、檢測等也被分離出來成為第三產業的一部分,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有一部分轉移到第三產業,也帶來了從業結構的變化。
第三,新興服務業為擴大就業提供了新機遇。五年間,我國服務業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科技服務、資訊服務、商務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吸納就業的作用不斷增強。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來看,2023年末,数字经济助推資訊服務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訊息傳輸、軟體及資訊科技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507萬人。同時,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商務服務需求不斷釋放,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增加。2023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比2018年末增加1617萬人。同時我们还要看到,隨著科技創新的提質增效,企業研發創新活動增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間增加了517萬人。
總的來看,這五年,我國的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穩中有增,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從業人員結構發生了新變化,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目前我國的結構性就業衝突還比較突出,部分群體就業還面臨一些困難挑戰。下一步,還是要把推動實現高品質充分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重點族群的就業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剛才通報了2023年修訂後的GDP的結果,想問這對於2024年的經濟成長會產生什麼影響?另外對全國數據進行修訂後,各省區市的2023年的經濟數據是否也會隨之修訂?謝謝。
康義:
這個問題請藺濤同志回答。
國務院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荺濤:
謝謝您的提問。關於GDP數據修訂的問題,正如剛才康義局長通報中所講到的,國家統計局依國際通行做法和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的相關規定,利用第五次經濟普查的結果和有關部門的數據,對2023年GDP的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對数据修订后,2023年的GDP數據總量增加,三產的佔比有所提高。這次GDP的修訂包括兩方面,一個是根據五經普數據進行的修訂,還有一個是根據開展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核算方法改革進行修訂。其中,根據五經普數據進行的修訂,2023年GDP的修訂幅度與前四次經濟普查的修訂增幅相比是最小的,反映出隨著統計調查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常規年度統計數據品質不斷提高。對于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
首先,關於GDP數據修訂的問題。對於GDP數據進行修訂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我國政府統計一直以來的工作慣例。當GDP核算所需的基礎資料、核算方法包括分類標準有變化或更新的時候,需要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大家知道,GDP核算需要依據大量的基礎資料,所獲得的基礎資料越充分,品質越高,GDP數據準確性越高,就越能更好地反映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我國現行GDP核算制度,我國年度GDP核算分兩個步驟,一個是初步核算,一個是最終核實。初步核算更注重的是時效性,主要是利用專業統計進度資料,還有一些部門行政記錄的資料進行推算得到的,在每年年初公佈上一年的GDP的初步核算數。最後核實則是利用專業統計年報、部門財務統計資料、財政決算資料這些更為豐富的基礎資料對初步核算的結果進行修訂。在經濟普查年份,主要是根據經濟普查獲得的更全面、準確、翔实的基础数据对當年的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同時也會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來保證GDP數據的歷史可比較。關於本次修订的详细数据我们会于近期在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发布。
第二,關於2023年GDP核算數據的修訂對2024年GDP增速的影響,總的來說,2023年GDP核實後,2024年GDP總量會有所變化,但是2024年GDP增速核算不會受到明顯影響。根據我國現行的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是採用相關指標成長速度來推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24年GDP時是以2023年GDP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產業相關指標成長速度來計算,也就是先推算出2024年各行業增加價值的增速,再根據這個增速和上年增加值總量來計算2024年的增加值總量。所以,儘管2023年GDP修訂數在總量方面會有所變化,但對2024年GDP增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從過去四次經濟普查的情況來看,數據修訂對隨後的年份的GDP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
第三,關於各地區生產毛額的修訂工作,我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目前,國家統計局正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資料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的初步核算數和歷史資料進行修訂,由於修訂工作量比較大還需要一些時間。修訂之後,2023年各省區市生產總值最終核實數將由國家統計局授權,由各省區市統計局在2025年1月發布2024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時一併公佈。各省區市生產毛額歷史修訂數據將於2025年下半年透過國家統計局資料發布庫和各地區統計年鑑對外發布。謝謝。
21世紀經濟報記者:
我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從此次五經普結果來看,我國經濟在高品質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具體表現和亮點?
康義:
謝謝您的提問。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五年來,全國上下聚焦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建構新發展格局,不僅成功抵禦了各種內部和外部風險挑戰,經濟維持持續成長,還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成長動力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積極成效。五經普的數據充分展現了我國在高品質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沉甸甸的成績。這些成績既是我們過去五年,上下共同努力,砥礪奮進的結果,也是未來我們繼續穩定前進,行穩致遠的底氣。總結下來,有幾個方面的成就和亮點。
第一,創新國家建設收穫新成果。五年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策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元元元元強化,新產業新動能蓬勃發展,全社會創新的活力和創造的潛能有效激發。研發投入持續加大。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元元元元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比2018年增長61.6%;R&D經費支出成長61.9%,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了1.54%,比2018年提高了0.31個百分點。創新成果大量湧現。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元元元元专利申请量156.6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1.4萬件,分別比2018年增長63.6%和65.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到第12位元元元元,與2018年相比上升5位元元元元,2024年我們又前進了1位元元元元,全球排名第11位元元元元。
第二,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五年間,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動城鄉區域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策略與區域重大策略,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提升。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邁進。2023年末,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的營業收入佔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的19.1%,比2018年提高2.4個百分點。區域重大策略有效實施,經濟聚集效應持續顯現。2023年末,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區域、長江三角洲區域、沿黃河流域九省(區)擁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分別比2018年末成長27.5%、56.6%、50.2%、60.8%;從業人員分別成長6.1%、12.1%、7.6%、15.5%。
第三,全面綠色轉型展現新氣象。五年間,綠色發展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紮實推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速形成,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得益於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充分的市場競爭,我國的新能源產業正在蓬勃發展,產品性能和品質不斷提升,逐步形成我國新的優勢產業。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了永續的力量。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單晶矽、多晶矽等綠色產品產量快速成長,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綠色動能”。
第四,保障及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五年間,我國始終把就業當作最大民生,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就業規模持續擴大,民生保障紮實有力。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2億人,比2018年末成長11.9%;其中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正穩定提升,從業人員增量最多的產業都來自於第三級產業。還有一些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像居民服務、文體娛樂等產業也正在快速發展,更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質。2023年末,全國共有居民服務、修理及其他服務業企業法人單位87.6萬個,比2018年末成長82.9%;共有文化、體育及娛樂業法人單位81.7萬個,成長了44.1%。
除此之外,五年間,我國持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放寬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穩定擴大製度型開放,發展的動力活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實現高品質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恆、録而不捨、馳而不息。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高品質發展不動搖,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只步,形成共促高品質發展的合力。謝謝。
新京報記者:
後續對於這次普查資料的開發與利用有哪些安排?這次普查對於統計發展改革會有哪些促進?謝謝。
荺濤: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是關於經濟普查成果的開發利用,這也是我們下一步經濟普查工作的重點。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在新時代新旅程進行的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這次普查統籌進行了投入產出調查,新增了數位經濟等調查內容,積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全面採集了第二、第三產業的單位狀況,摸清楚了第二、第三產業“家底”,反映了高品質發展進程,更掌握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為全面客觀總結評估“十四五”規劃執行狀況、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以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重要的支撐。
為進一步利用好普查成果,國家統計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推動五經普資料開發,不斷健全完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加速統計現代化改革。在促進統計改革發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將普查結果用於健全完善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為各類抽樣調查提供完整的抽樣框架和結構數據,為測算、核算新經濟新領域數據提供基礎資料,推動健全統計制度方法體系與統計現代化改革。
二是透過分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進一步發現新產品新服務、了解新業態新模式的具體活動方式,同時我們也會結合國際標準產業分類的修訂情況,對我國現行的《國民經濟產業分類》和《國民經濟產業分類注释》等進行修改完善,細化新興領域的經濟活動,為加強新經濟新領域的納統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是利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進行產業活動單位在活動發生地核算及相關試算工作,積極推動經營主體活動發生地統計,進一步健全常規統計的監測制度。
四是認真總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經驗和做法,加強與產業主管機關的溝通協調,進一步了解各行業數位經濟發展的特點,健全完善數位經濟統計監控工作。
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編輯製作《中國經濟普查年鑑(2023)》等普查資料,提供更詳實的普查數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我們也將聚焦經濟高品質發展、新質生產力、數位經濟等經濟社會發展和統計改革的重點關注領域,組織科學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等社會力量,充分利用五經普數據,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分析,並將陸續發布相關研究成果。同時,也會深化普查資料的共享與服務,依法依規為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提供普查資料的資訊服務,推動普查資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謝謝。
壽小麗:
繼續提問。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
我國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請問這次普查結果反映出五年來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如何?在轉型升級方面有哪些新特點?謝謝。
康義:
您關心的是工業問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主體,也是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中堅力量。五年來,我國紮實推動新型工業化這項關鍵任務,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位經濟、產業資訊化等有機結合,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程度,工業經濟量增質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態勢非常明顯。總結起來有幾個特點:
第一,工業實力發展壯大。五年來,我國產業體系完備與配套能力強的優勢持續顯現,許多工業企業突圍成長,更多新生力量持續加入,工業企業數量和效益穩定成長。2023年末,全國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423.6萬個,比2018年末成長22.7%;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01兆元,成長44.3%;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52.4兆元,比2018年成長28.6%。作為工業經濟的主體,我國的製造業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佔全球比重約30%。
第二,製造業朝向高端化邁進。五年來,以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為代表的高端產業加速發展,推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23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法人單位分別達到19.2萬個、5.3萬個。比2018年末成長44.5%和57.4%,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3.5個和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比2018年增長36.8%、43.1%,明顯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同時,前瞻性佈局加速規劃實施,推動策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較快成長。2023年末,全國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達9.6萬個,比2018年末成長45%;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比重是19.5%,比2018年末提高了1.8個百分點。
第三,智慧化發展步伐加快。五年來,我國積極推動數實融合,大力促進數位產業化、產業數位化,雲端運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數位科技日新月異,不斷賦能工業經濟發展。2023年,我國已有半數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使用數位技術。數位產品製造業展現出蓬勃生命力,2023年末,我國數位產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從業人員1337.2萬人;實現營業收入20.5兆元,佔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的比重達42.3%。
第四,綠色化轉型持續發力。我國不斷推動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大清潔低碳改造,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更多綠色技術、綠色產品走向市場,並逐步形成優勢產業,既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也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2023年,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品產量比2018年分別成長4.9倍、7.4倍,新能源汽車產量也大幅成長。
總的來看,五年來,工業經濟砥礪前行,維持了量增質升的發展態勢,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显著,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穩定增強。但是整體來看,我國工業發展仍然還在一個由大變強、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工業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我們要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謝謝。
壽小麗:
最後一題。
第一財經記者:
本次普查是首次增加了數位經濟的相關普查內容,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數位經濟現在的發展狀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謝謝。
王冠華:
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的是數位經濟的發展狀況,這是本次經濟普查首次增加的內容。近年來,國家統計局持續推動數位經濟的統計監測與會計工作,在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當中首次增加了數位經濟的調查結果。從普查數據來看,我國數位經濟蓬勃發展,數位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穩步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具體來看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數位產業化取得顯著成效。數位產業化也就是數位經濟的核心產業,它包括數位產品製造業、數位產品服務業、數位科技應用業與數位要素驅動業,這是數位經濟發展的基礎。五年間,以數位產品製造、服務和應用為代表的數位產品製造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品質不斷提升。簡單提供幾個數據,2023年我國共有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兆元,佔全部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的比重10.9%。
第二,數位製造和數位應用優勢明顯。在數位經濟核心產業當中,數位產品製造業的營業收入佔比較高,超過四成。而數位科技應用業的企業數量較多,接近五成。這反映出我國數位產品製造業的規模優勢與數位科技應用業的發展活力。五經普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數位產品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佔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的9%,營業收入20.5兆元,佔比是42.3%。數位科技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143萬個,佔比49%,營業收入14兆元,佔比29%。
第三,東部地區數位經濟發展態勢較好。從數位經濟發展的區域特性來看,東部地區由於基礎條件良好、應用場景多,數位經濟發展領先全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區域數位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量佔全國的比重分別是62.2%、20.2%、13.6%、4.0%。四個板塊營業收入佔全國的比重分別是73.0%、13.8%、11.9%、1.3%。这些数据显示東部地区的占比高于其他区域,是數位經濟發展的領先方陣。
第四,產業數位轉型穩步推進。產業數位化也就是數位經濟的融合產業,它反映了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這幾年透過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等數位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及生產效率提升,正日益成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五經普數據顯示,2023年,47%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雲端運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等數位技術。分產業看,第二產業中54.1%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位技術,其中41.6%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雲端運算,40.1%應用了工業互聯網,32.1%应用了物聯網;在第三產業中41.5%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位技術,其中34.5%應用了雲端運算,22.2%应用了物聯網。
以上四個面向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反映出我國數位經濟發展的現況與特點,希望能夠解答你的疑惑。
壽小麗:
謝謝康義局長,謝謝各位發佈者,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記者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中國網”,FOREXBNB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