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實施的前夕,美國工廠的訂單量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大幅增長,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根據美東時間週三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月份美國工廠訂單環比上升了0.6%,這一增長率超過了市場預期的0.5%。同時,1月份的訂單增長也被修正爲1.8%。與去年同期相比,2月份工廠訂單增長了1.5%。
美國2月份製造業工廠的新訂單持續增長,但分析人士認爲,這種增長可能並不代表製造業基本面的改善,而是由於企業擔心關稅的實施而提前增加庫存。
如果排除波動較大的交通設備訂單,2月份工廠訂單整體環比增長了0.4%,這已經是連續第六個月的環比增長。
具體來看各項訂單的增長情況:
交通設備訂單整體增長了1.5%,其中商用飛機訂單下降了5.0%,而汽車、零件和拖車訂單增長了1.9%。
電腦和電子產品訂單保持不變;
電氣設備和家用電器訂單增長了1.9%;
機械設備訂單上升了0.6%;
非國防資本貨物(不含飛機)訂單下降了0.2%,這是衡量企業購買設備投資意願的一個指標;
企業核心資本貨物的出貨量環比增長了0.8%(之前預期爲0.9%)。分析預計,在企業去年四季度減少設備投資後,今年一季度可能會有所回升。
儘管訂單數據表現不錯,但更具代表性的ISM製造業PMI在3月再次進入收縮區間,跌至49.0,結束了之前連續兩個月的擴張。報告中提到,受訪企業普遍對特朗普即將實施的新關稅政策表示擔憂。
製造業目前佔美國GDP的10.2%,美國國內的製造商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高關稅將增加企業成本,企業可能不得不通過提高價格或裁員來保持利潤率,這將進一步削弱其競爭力。
特朗普表示,他將在週三宣佈全球性的對等關稅,並稱之爲“解放日”。他希望這些關稅能夠爲減稅政策提供資金,並推動美國工業基礎的復興。然而,經濟學家對這種關稅政策持負面看法,認爲這些進口關稅將增加生產成本,最終可能損害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