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济学大师们》是托德·布赫霍尔茨所著的经济学思想史入门书籍,梳理了历史上 10 多位有分量、有影响的经济学大师理论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书中生动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及在观点方面的交锋。

《经济学大师们》图书封面

经济学家一览

  • 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和自由市场理论,强调分工与自由贸易。
  • 托马斯·马尔萨斯:关注人口增长与资源限制,预言人口过剩会导致贫困和饥荒。
  • 大卫·李嘉图:创立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益。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结合经济学与伦理学,关注社会福利与分配公平。
  • 卡尔·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主张阶级斗争和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周期。
  • 米尔顿·弗里德曼: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倡导自由市场。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引入需求弹性概念,奠定微观经济学基础。
  • 詹姆斯·布坎南:创立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问题。
此外,书中还涉及凡勃伦、科斯等经济学家,探讨了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分支。

作者简介

托德·布赫霍尔茨

一位在国际上受人称赞的经济学家,曾经担任白宫经济政策主任。他还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虎对冲基金的经理人,拥有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和法学的高级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

他著有《经济学的第一堂课》《昨日 CEO 的明日智慧》和《未来市场的九大震撼》等书。

《经济学大师们》作者 托德·布赫霍尔茨

译者简介

黄延峰
山东莱芜人。其他译作有《即将来临的印度制造》和《重塑你的大脑》,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修订版序言

第一章 经济学家坏名声从何而来

  • 重商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 经济学家真的一无是处吗?

第二章 亚当·斯密:自由市场与“看不见的手”

  • 亚当·斯密首先是位哲学家
  • 经济学测验只能得 50 分的重农主义者
  • 驱动经济发展的只能是利己动机
  • 自由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
  • 20 个与 4800 个的天壤之别
  • 一支铅笔背后的国际贸易故事
  • 自由市场与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 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 当下他的思想再度流行

第三章 马尔萨斯:一个悲观的人口预言

  • 从乌托邦的美梦中惊醒
  • 惊世骇俗的人口增长预言
  • 被历史抛弃的预言家
  • 世界末日离我们还有多远?
  • 移民带来的是威胁还是机遇?
  • 全球变暖的结果有多可怕?

第四章 大卫·李嘉图:最富裕的经济学奇才

  • 比较优势理论——一人捕鱼,另一人盖房
  • 自给自足不是发展经济的最好选择
  • 经济的未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 永远供过于求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第五章 约翰·穆勒:大多数人的幸福捍卫者

  • 功利主义与幸福的计算公式
  • 当推理机器出现故障
  • “不做吃饱喝足的猪”
  • 以归纳法与演绎法来探讨生产与分配问题
  • 以实证法和规范法来确立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
  • 战胜了风车的勇士

第六章 卡尔·马克思:愤怒的神谕(缺)

第七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表

  •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开始
  • 当经济学遭遇进化论
  • 经济时间不同于物理时间
  •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 需求弹性就是我们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
  • 贫困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第八章 从凡勃伦到科斯:事关社会与法律制度的经济学

  • 穷小子和旧制度学派
  • 炫富心理与凡勃伦效应
  • 工程师和商人,孰优孰劣
  • 加尔布雷思对广告的严厉批判
  • 新制度学派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

第九章 梅纳德·凯恩斯:带领人们走出大萧条的救世主

  • 放荡不羁的通才
  • 战争与和平的经济代价
  • 1929 年大萧条和古典经济学的落幕
  • 用乘数效应撬动经济复苏
  • 物质的充裕会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吗?

第十章 米尔顿·弗里德曼:向凯恩斯宣战的货币主义者

  • 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
  • 凯恩斯让货币学派黯然失色
  • 幸运之神站在了弗里德曼一边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谜一样的货币流通速度
  • 学术争论让经济学历久弥新

第十一章 詹姆斯·布坎南:从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到政治市场中的公共选择

  • 特殊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 政府为何要进行行业管制?
  • 精简政府机构不过是一句实话而已
  • 退休后,谁来为你的养老金埋单?
  • 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咬合
  • 凯恩斯对现代政府的定义
  • 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
  • 政治上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第十二章 理性和非理性: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世界

  • 股票经纪人应当去做管道工
  • 因华尔街而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
  • 锋芒毕露的理性预期理论
  • 预期模型失效了
  • 行为经济学帮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第十三章 穿透乌云的希望之光

书评

  • “这本书以清晰的文笔介绍了各家的经济思想,语言风趣,论述十分准确可信。”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创始人、本书传主之一
  • “对于希望在谈论经济学和世界市场时显得很博学多才的外行读者来说,本书值得一读,令人愉快,富有价值。” ——《国家评论》
  • “对仍然富有生命力、给我们带来繁荣的经济思想来说,这是一本很有必要的指南,是一部上乘之作。” ——小阿尔弗雷德·梅拉伯,《理解新经济》的作者
  • “既有效果又有趣味,应该大力推荐。” ——《图书馆杂志》
  • “用能够理解的、日常的观察视角成功地表述了宽泛的经济理论和哲学。” ——《书目》杂志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