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香港的零售市场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指出,香港的零售物业业主在今年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他们可以维持租金收入或者保持出租率,但无法同时做到这两点。标准普尔认为,零售业主更倾向于保留租户。标普环球信贷评级分析师Wilson Ling解释说,考虑到香港零售商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即使是最优质的商场业主,也可能选择降低租金以保持出租率,因为“降低租金对经常性现金流的即时影响可能比失去租户要小”。
标准普尔表示,零售商对租金价格非常敏感,因为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下行周期。香港的消费者正在向内地和更高效的在线市场流失,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跨境交通放宽和时间缩短,也在损害香港的零售业,这种变化可能是结构性的”。
标准普尔预测,即使是市场领导者,为了保持出租率,今年新签订的租约租金可能会下降5%至10%,但预计该行覆盖的零售收租股业主能够承受这一变化。即使续租租金再下降10%,预计也不会影响评级。然而,如果出租率下降,EBITDA、债务杠杆率和估值受到的冲击将会加倍,对于那些缺乏资源进行宣传和市场推广的业主来说,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面对零售市场的低迷,标准普尔预计,即使是香港最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其零售相关的投资物业组合的估值也可能下降,其中估值较为激进的房地产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估值下行压力。
标普环球信贷评级分析师Edward Chan认为,大多数香港房地产开发商都拥有多元化的业务,从长远来看可以抵消特定业务模式所面临的结构性风险,但对于今年的经营情况预计不会有太大帮助,因为今年整个房地产市场,包括住宅、零售和写字楼,都处于困境之中,因此开发商几乎没有逃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