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中国充电联盟公布了2025年1月份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运行数据。在2025年1月,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量达到了39.5万台,而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销量为79.3万辆,显示出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比例为1:2,表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能够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

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方面,2025年1月相较于2024年12月,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增加了18.1万台,同比增长率为35.1%。截至2025年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共上报了376.0万台公共充电桩,其中直流充电桩为171.4万台,交流充电桩为204.6万台。从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平均每月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1万台。

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省、区、市运行情况中,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这十个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全国总量的67.9%。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河南、陕西等省份,其中公交车和乘用车的电量消耗占主导地位,而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的电量消耗占比较小。2025年1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为60.0亿度,相较于上个月增加了0.9亿度,同比增长42.1%,环比增长1.5%。

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运行情况方面,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中运营充电桩数量排名前十五的分别为:特来电运营73.0万台、星星充电运营64.2万台、云快充运营59.8万台、小桔充电运营22.6万台、蔚景云运营20.7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驴充充运营10.8万台、南方电网运营9.0万台、汇充电运营9.0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8.9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8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4万台、蔚蓝快充运营5.2万台、昆仑网电运营4.8万台、均悦充4.5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据了全国总量的86.6%,而其他运营商则占据了剩余的13.4%。

在充电基础设施的整体运行情况上,2025年1月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量为39.5万台,同比增长了49.5%。其中,公共充电桩的增加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了222.5%,而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增加量为21.4万台,同比增长了2.9%。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累计数量达到了1321.3万台,同比增长了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