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而言,市场焦点集中在亚洲交易时段疑似央行的黄金买盘活动上,却鲜少有人关注到,近期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背后,中国交易员扮演了关键角色。
高盛FICC交易员Adam Gillard在其最新报告中提到,中国商品交易顾问(CTA)在上期所对芝商所(CME)黄金价格的影响力被严重低估。
相关数据显示,在4月22日黄金价格达到3,500美元/盎司时,仅有3家中国经纪商就累计交易了约212,000手CME等量合约,而CME今年的日均交易量大约为240,000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交易量巨大,这些机构的持仓却未见明显变化,这表明这些交易主要是短期的算法交易行为。
Gillard指出,这类短期算法交易活动在中国交易时段(也是它们最活跃的时段)对价格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原因是这一时段离岸市场的流动性较低。
根据公开信息,SHFE的交易量与CME的交易量之比已经达到历史新高,这进一步证实了中国资金通过SHFE/CME进行套利再平衡以及随后中国境外CTA对离岸金价的巨大影响。
Gillard强调,黄金是一种“流量商品”,因为它没有平衡点,与石油或铜不同。对于金价而言,重要的是西方世界的提取量(包括来自央行、中国进口(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随后的投资者购买等)。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的实物黄金成交量已经达到十年来的高点。更为异常的是,尽管金价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实物黄金溢价仍然为正,这与中国买家通常对价格敏感的特性不符。
高盛交易员暗示,这可能是保险业进入黄金市场的早期迹象,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一趋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