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自由選擇:個人聲明》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與其夫人羅斯·弗里德曼合著的经典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於1979年。該書基於同名電視系列片《自由選擇》的講稿改編而成,旨在探討自由市場經濟與政府乾預之間的關係,並為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經濟滯脹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自由選擇:個人聲明》封面

資本主義制度運行的基本原則(第1—2章):強調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的關係,以及自由市場經濟的優越性。

政府乾預的起源和後果(第3—9章):批判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弊端,反對凱恩斯主義的經濟調節、社會福利、經濟管制和保護貿易措施。

改變大政府趨勢的主張(第10章):提出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縮小政府機構規模來促進經濟自由和個人選擇。

書中還討論了通貨膨脹、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具體問題,主張通過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經濟生活,反對政府的過度干預。

本書目錄:

第一章市場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 Market)

第二章控制的專橫(The Tyranny of Controls)

第三章危機的剖析(The Anatomy of Crisis)

第四章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

第五章天生平等(Created Equal)

第六章學校的問題在哪裡?(What’s Wrong with Our Schools?)

第七章誰保護消費者?(Who Protects the Consumer?)

第八章誰保護工人?(Who Protects the Worker?)

第九章通貨膨脹的醫治(The Cure for Inflation)

第十章潮流在轉變(The Tide Is Turning)

此外,書中還包括前言、導言和附錄部分。

作者簡介: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貨幣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

他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

弗里德曼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匈牙利裔猶太移民家庭, 1932年,他畢業於羅格斯大學,隨後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33年),並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46年)。他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超過30年,期間將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打造成著名的“芝加哥學派”,並成為該學派的領袖。

《自由選擇:個人聲明》作者:米爾頓·弗里德曼 夫婦

弗里德曼的主要貢獻包括:

  • 貨幣主義理論:他主張貨幣供應量是影響經濟活動的關鍵因素,反對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

  • 永久性收入假說:提出消費行為更多地基於長期收入預期,而非短期收入。

  • 自然失業率理論:認為經濟中存在一個“自然失業率”,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不存在長期的替代關係。

他的著作包括《資本主義與自由》(1962年)、《自由選擇:個人聲明》(1979年)等。1976年,弗里德曼因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穩定政策複雜性等領域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羅斯·弗里德曼(Rose Friedman)

羅斯·弗里德曼是米爾頓·弗里德曼的妻子,也是一位經濟學家。她與米爾頓·弗里德曼共同撰寫了多部重要著作,包括《自由選擇:個人聲明》(1979年)和《現狀的專制》等。

羅斯·弗里德曼在經濟學領域有著自己的研究和見解,她與弗里德曼共同推動了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傳播。她還獲得了佩珀代因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

所有分享的資源均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數據,僅做匯總整理,不保證數據完整性。若此處無下載鏈接,說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