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通常是美股回購大月,而且在今年,預計公司到月底回購股票的資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對此感到高興。回購被稱為從市場操縱和工資殺手到稅收漏洞和高階主管薪酬計劃的一切。不過,由於人們普遍預期美股在未來幾年的漲幅將乏善可陳,投資者應該認為回購是不可或缺的。
這是因為股票回購已成為股票總回報的關鍵組成部分,儘管從最近的回購收益率看不出其中緣由。根據彙編數據,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去年回購股票的支出為7900億美元,高於2000年的1700億美元。高盛3月曾估計,今年的回購將略低於1万億美元,並將在2025年跨越這一里程碑。但標普500指數也比2000年更有價值,而且回购占市值的比例仅略高於当时。
事實上,標普500指數的回購收益率在2007年達到4.7%的峰值,此後一直呈下降趨勢,去年降至2%。這聽起來並不高,尤其是在該指數總報酬率為26%的一年裡,但從更長的歷史記錄來看,回購就更有魅力了。
從長遠來看,股票收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利潤分配(傳統上以股利的形式)和獲利成長。自187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及其前身指數每年的總報酬率為9.3%。其中,4.6%來自股息,4.1%來自獲利成長,而估值變動僅貢獻了0.6%。(估值的變化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在中短期內可能對總回報產生重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它們大多只是噪音。)
近幾十年來,股息殖利率大幅下降,自2000年以來平均僅為1.9%,但回購彌補了這一不足。自2000年以來,公司平均增加了2.7%的股息,在此期間將平均股東收益率(即股利和回購的總和)提高到4.6%。因此,儘管公司改變了向股東分配利潤的方式,但股東的平均報酬率大致維持不變。
從派息轉向回購並非巧合。監管機構一度不贊成回購,擔心公司會利用回購來操縱股價。1982年,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股票回購時,情況發生了變化。這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回購至少和股利一樣有意義,甚至可能更多。當公司缺乏引人注目的投資機會時,它們可以靈活地策略性分配利潤,而不是按照預設的時間表去分配。而且,股東在回購股票時支付的稅率通常低於股息。
自2000年以來,除了其中三年之外,回購對股東收益率的貢獻都超過了股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在這一年,當股票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時,公司錯過了以低價回購股票的機會。按美元和收益率計算,當年的回購規模僅為2007年危機前市場高峰時的一小部分,部分原因是金融體系陷入困境,許多公司現金短缺。儘管如此,在峰值時大肆揮霍,卻沒有太多現金或勇氣利用泡沫破滅的經歷,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自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美國股市估值不斷上升,公司一直滿足於讓回購收益率走低。
當標普500指數飆漲時,人們很容易忽略這些回購收益率,就像近年來一樣。但從現實的長期股票報酬率來看,無論是歷史報酬率還是預期報酬率,回購報酬率都不是想像的那麼小。尤其考慮到自2000年至今年11月,標普500指數的年報酬率僅為8%。或者,許多最大的基金經理人預計,未來十年,市場每年將實現3%至6%的溫和成長。即使市場實現了接近9%的長期年報酬率,回購收益率也將是回報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對回購的抱怨,它們並不是很有說服力。一個常見的現像是,回購會將資金從提升公司價值的投資中分流出去。但如果公司投資更多,情況不一定會更好,反而可能會更糟。根據塔克商學院教授Ken French編製的數據,包括股息在內,從1963年到10月,低投資美國公司的股價(按總資產的年度變化排序並按市值加權)每年比高投資公司高3個百分點。在10年的滾動期內,低投資美國公司在83%的時間內表現較好。這些數字表明,利潤比較掌握在股東手中會比掌握在公司主管手中好。
其他關於回購的敲擊也不再令人信服。這包括稅收待遇,這是國會需要關注的事情,而不是公司和股東。頑固的低薪也是如此,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主要是關於資本和勞動力之間如何分配利潤,而不是資本如何處理其分配。雖然回購確實可以提高每股收益,這對以股票支付薪酬的公司高層來說是一個福音,但管理階層的工作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股東的回報。如果像投資數據所暗示的那樣,將利潤交給股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式,那麼企業應該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