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火熱“減肥藥”賽道的九源基因(02566),踏上港股征程首日便跌了一大跤。
FOREXBNB注意到,11月27日,九源基因暗盤交易報收於8.88港幣,較12.42港幣的发行价下跌28.5%,不計手續費,每手虧708港幣。當眾多打新者期待首日上市能以“平價”賣出時,28日一開盤該股票價格就暴跌至7.5港幣,跌幅達到39.61%。全天收盤7.65港幣,換手率高達26.54%,全天成交額高達2.46亿港幣,有港股打新大本營之稱的輝立席位成為最大賣盤,顯示眾多打新投資者當日割肉離場。
數據來源:富途牛牛
675倍公開打新倍數遭“質疑”,基石首日血虧
值得注意的是,九源基因的股價表現,與其新股申購熱度大相逕庭。根據九源基因公佈的配發結果,公司全球發售4539.88萬股股份,公開發售(重新分配後)佔50%,國際發售(重新分配後)佔50%;其中,公開發售获675.83倍認購,國際發售获1.18倍認購。全球發售淨籌約4.85億港幣。
因公開發售部分申購倍數超過100倍,觸發回撥機制,九源基因將1815.94萬股股份,國際發售回撥至公開發售。這客觀上使得散戶手中籌碼大幅增加,在股價下跌中蒙受了更大的虧損。
對此,市面上出現了不少聲音,質疑九源基因公開發售是高倍數認購是人為造成的“旅鼠效應”。
公眾號“胭脂王與朋友們”發表文章《表元,一個很新的套路》質疑稱:就寫到“聽說,九源整出了一個新玩法,一堆頂頭鎚引爆市場,然後利用1張身分證只能申購1次重複申購無效的原則進行技術性撤單。看著孖展倍數很高,但其實已經有人悄悄跑了”。
(截圖來自公眾號:胭脂王與朋友們)
除此之外,某知名股票評論區也有投資人直接點出,“融資436倍,預計申700倍實際申購170倍。有人用同一重複戶頂頭錘,吸引投資者申購。然後利用查重規則被取消”。
FOREXBNB尚無法印證傳聞真實性,和廣大投資者一樣,期待公司方面出來澄清。畢竟高倍數打新證明了廣大投資人看好九源基因上市後表現,但首日的股價狂洩和打新追捧的現象格格不入。同樣玩味的是,首日盤面顯示,因九源基因股價大幅低開,大量籌碼被迫止損,出現了一些席位資金在底部吸籌的現象。
九源基因股價早盤低開後,隨即出現約15分鐘的拉升動作。其中,第一個5分鐘成交量達到1179.32百萬條腿,成交金額1.04億港幣。“抄底”資金中,中銀國際、匯豐證券(亞洲)等交易席次合計“接盤”136.18百萬條腿,這些席位背後是何方資金目前不得而知,FOREXBNB和廣大投資者一樣,會持續重點關注這兩個席位的交易動向,抽絲剝繭,撥開雲霧。
FOREXBNB注意到,九源基因上市首日股價大跌,也導致公司基石投資者浮虧嚴重。據九源基因公告,公司引進了和達香港、復星實業、香港健友、阿里健康香港、Jointown International、吳啟元、Delta Capital HK,7名基石投資者。
九源基因與上述基石投資者訂定基石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已同意在若干條件的規限下,合計認購九源基因股票約3.52億港幣。11月28日,九源基因收盤跌幅超過38%,據此計算公司基石投資者已浮虧超1.3億港幣。
主要骨修復材料,在研“減肥藥”引關注
站在二級市場投資者的角度,九源基因的股價能否“收復失地”,除了關注相關資金和席位動向外,也需關注公司業務是否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FOREXBNB了解,九源基因創立於1993年,是中國一家擁有逾30年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生物藥品及醫療器材的經驗的生物製藥公司。集團專注於四大快速成長中的治療領域:骨科、代謝疾病、腫瘤及血液。
近年來九源基因的業務規模保持穩定,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3.07億元(人民幣,下同)、11.25億元、12.87億元;同期淨利分別為1.19億元、5986.7萬元、1.2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7.02億元,年成長5.87%,淨利潤1.05億元,年成長9.33%。
據招股書,九源基因已擁有8款已上市產品,以及超過10款在研產品。本公司主打商品為藥械組合產品——骨優導,該產品占公司2024年上半年營收的59%。灼識諮詢報告顯示,骨優導为中国首款获准销售的含rhBMP-2骨修復材料,於2023年中国骨修復材料市场中按销售收益计排名第一。骨科產業未來8年複合成長4.7%。
九源基因在研產品中,GLP-1受體激動劑JY29-2受到市場重點關注。據悉,JY29-2是一種司美格魯肽生物相似藥,公司正在開發有關藥物,以吉優泰®作為品牌名稱的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以吉可親®作為品牌名稱的用於治療肥胖症及超重。灼識諮詢預測,九源基因在研產品處於代謝疾病產業成長未來8年複合成長率為8.5%。
綜合基本面分析,九源基因憑藉其在骨科和代謝疾病領域的強勢產品線,以及在開發新藥的潛力,展現出穩健的成長動能,未來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九源基因短期股價劇烈波動,可能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效應,但中長期公司可望憑藉其良好的業務基礎和發展前景穩定。短期,投資人不妨結合交易量能變化、市場情緒來制定交易策略,靜待洗盤結束、股價穩定。中長期則可結合公司業務發展及財務表現,來評估其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