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翻篇,這一年對於*ST銀江(300020.SZ)而言並不輕鬆。
一方面,由於種種歷史包袱,*ST銀江在上半年被“戴帽”。彼時恰值金融監理全面落實“長牙帶刺”、有棱有角,*ST銀江的股價在短短兩個月內遭遇劇烈回調。
另一方面,儘管經營層面*ST銀江積極朝著“數位城市建設營運服務商”轉型,但在重重壓力測試之下,公司的基本面距離重新兌現成長預期仍有距離。
根據*ST銀江先前披露的三季報,今年前9月,公司的收入為5.45億元,較上年同期有一定程度萎縮;同時,銀江的利潤水準也未能維持在損益平衡線以上。
發展的不確定性猶存,不過在FOREXBNB看來,眼下*ST銀江走出低谷的確尚需時日,但公司股價本就已充分反映短期壓力;而若放長眼光來看,身處變局之中的*ST銀江如果能化壓力為動力,那在此之後公司的投資價值抑或預期邊際改善。
短期業績壓力尤待進一步釋放
虽说现阶段业绩显著承压,但*ST銀江其實可以說是佔據了優質賽道。公開資料顯示,*ST銀江目前的業務主要涉及兩大領域,包括智慧城市數位基層政府的社會治理與服務(簡稱“基層治理綜合業務”),以及智慧城市細分領域專案建置與服務(涵蓋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和其它領域,簡稱“智慧城市產業業務”)。
根據中國信通院披露的報告,2022年我國數位城市產業投資規模為1.8兆元。目前,數位城市產業仍處於成長期,隨著市場空間由大型城市向中小城市拓展,產業發展方向將由單一場景、系統平台建置逐步向多跨場景、長效營運服務轉變,市場投資規模預計將持續成長。
就業務最新進展看,在“銀江城市大腦”支撐平台的基礎之上,今年來*ST銀江又研發推出了通明系列大模型,例如應用於醫療健康領域的“銀江通明健康”、應用於智慧交通領域的“銀江通明問”、應用於政務服務領域的“銀江通明政務”。
基於這一系列數位底座產品矩陣,*ST銀江加速賦能垂直產業應用與一體聯動綜合應用。
比如,在智慧交通領域,*ST銀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車-路-雲”V2X產品系列,為自動駕駛、交通精細化服務以及未來的智慧駕駛建設提供技術保障。今年上半年,*ST銀江由智慧交通相關產品產生的收入為2.2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44.3%,為該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在智慧健康領域,*ST銀江與華為聯合推出了數位健康解決方案,綜合運用新一代數位技術,建構了1個健康大腦、3 個醫療子領域、以及N個應用場景的“1+3+N”體系。上半年,公司智慧醫療產品貢獻收入7090.44萬元,佔比約為13.8%。
而在基層治理領域,*ST銀江則積極打造基層治理標竿項目。在手項目方面,今年來公司重點跟進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接訴即辦、紹興城市大腦二期、三墩鎮一體化智治平台三期、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鎮街大腦平台(二期)等項目,以點帶面擴大產業頭部市場影響力。上半年,*ST銀江透過基層治理業務實現收入4611.37萬元,佔比9%。值得一提的是,基層治理也是目前公司獲利能力最強的業務,上半年該業務的毛利率達到了28.9%。
儘管不乏結構性的亮點,但全局來看*ST銀江目前仍處於恢復期。數據顯示,前三季公司的收入、淨利潤雙降,這顯示轉型中的*ST銀江距離兌現成長預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長期成長潛力或仍有看點?
在數位中國建設以及“十四五”規劃政策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提速。FOREXBNB注意到,目前甚至連縣域數位城市建設也開始發力,數位城市長效營運逐步受到各方重視。
產業趨勢如火如荼,而這對於挺進轉型“深水區”的*ST銀江來說大概是一次機會。
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研發是*ST銀江下一步推動策略轉型的關鍵所在。據了解,*ST銀江現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研究工作站、浙江省智慧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智慧醫療重點企業研究院等重大技術創新平台,並建立了與之匹配的完整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團隊。今年前9月,*ST銀江投入研發方向的費用為4567萬元,對應研發費用率為8.4%,可見在業績承壓背景下公司仍以堅定態度重投研發。
研發以外,*ST銀江也在市場和通路端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譬如,在智慧健康領域,*ST銀江攜手安徽亞創及浪潮,共同發布了全新一代智慧醫療整合協作平台iMedX產品,以此來增強其在醫療領域的影響力;又比如,面向基層治理領域,*ST銀江同時在新疆、附件、陝西、江蘇等省份積極佈局資料要素市場,並陸續發布了基層資料協同平台、智慧產業園區一體化數智營運平台、一碼通平台、旅遊公共服務系統、景區綜合管理系統、智慧旅游营销系统等一系列新產品。
毋庸諱言的是,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以及轉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成長的煩惱”,眼下*ST銀江的基本面仍有較高的不確定性,長期成長性亦恐怕仍要打上問號。不過,結合股價走勢看市場已經提前消化了許多利空;而展望後市,大力轉型的*ST銀江如果能抓住機遇,未來趟出一條新的成長路徑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