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話題成為了華爾街討論的焦點:人工智慧狂熱將會帶來怎樣的財富盛宴。

FOREXBNB注意到,儘管迄今為止,圍繞人工智慧的投機炒作大部分已在股市中展開,如晶片製造商英偉達的股價所示,但這種興奮情緒正在蔓延至債務融資和私募股權的嚴肅領域。

據彭博分析,資料中心、電力供應和通訊網路至少需要 1 兆美元的支出,這些支出將為實現人工智慧改變從醫藥到客戶服務等所有領域的承諾提供動力。其他人則認為總成本可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即使是高盛集團股票研究主管Jim Covello等對人工智慧最終賺錢潛力持懷疑態度的華爾街人士也表示,值得繼續投資那些提供管道服務的公司。矽谷和西雅圖的科技巨頭們擁有大量財富,他們也希望獲得一些這種能力,用於雲端儲存等,這在某種程度上為他們提供了安慰。

各大銀行都在競相跟上這一波業務熱潮。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已成立了專門的基礎設施團隊來統領員工隊伍,德意志銀行和其他銀行也是如此。一位競爭對手的銀行家承認,他的公司正在處理太多資料中心交易,以至於沒有足夠的員工來應付工作量。

債務融資也是如此。摩根士丹利表示,銀行沒有足夠的資產負債表來滿足信貸需求,因此它提議與私人資本合作:這場盛宴對每個人都有空間。

對投資銀行家來說,機會就在許多人尋找下一份飯票的時候到來。向公司提供債務融資長期以來一直是華爾街利潤的重要引擎,但最近這項業務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儘管過去幾年,在人工智慧狂熱的推動下,公開股票市場發展勢頭強勁,但投資級信貸的報酬率一直很低。為風險較高的私募股權收購提供資金的槓桿融資團隊因併購枯竭而遭受損失。

德意志銀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基礎建設和能源來源主管Dominik Thumfart表示:“市場前景十分樂觀。未來幾年,這個市場仍將是融資方面的主要成長領域。投資曲線非常向上。”這家德國銀行在過去三年中已為資料中心提供了 170 億美元的融資。

不僅是龐大的新資料中心的資金在發揮作用。企業融資中最冷清的兩個領域因科技業對處理能力的渴望而煥發活力:公用事業和電信突然成為最熱門的信貸市場。

對於阿波羅全球管理和 KKR 等私募市場巨頭來說,數位基礎設施也是翻過艱難一頁的機會,當時高利率顛覆了廉價資金時代達成的交易的經濟效益。包括黑石、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和Stonepeak Partners在內的公司一直在收購資料中心,並為建置這些資料中心奠定基礎。

貝萊德CEO拉里·芬克表示,在與微軟公司聯手為建築和能源基礎設施的開發提供資金後,他的公司將籌集高達 1200 億美元的資料中心相關債務。銀行家和私人貸款機構將迫切希望從此類交易中分一杯羹。

儘管如此,即使在人工智慧狂熱中,也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地方。有人指出,儘管私募股權公司在房地產領域有著堅實的基礎,但它們還沒有進行過像這些資料中心這樣規模宏大、耗資巨大的建設工作——用英偉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話來說,這些資料中心被稱為“人工智慧工廠” 。創新不斷顛覆技術,為長期資本項目增添了危險。

而人工智慧的追隨者仍未構想出一款“殺手級應用”,以匹敵 Web 2.0 時代大獲成功的電子商務和 GPS 定位新貴。即使他們能做到,科技業最聰明的人才也在努力提高軟體和硬體的效率,以減少對規模和功率的需求。

巴克萊銀行的Esoterics ABS 業務主管本傑明·費南德斯表示:“有很多理由保持樂觀。”該業務主要涉及資料中心等“非傳統”資產支持的債券。“但如果出於某種原因,這種投資沒有成功,人們找不到將人工智慧投資變現的方法,那就可能帶來風險。”

活躍的科技巨頭

亞馬遜、微軟、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Meta平台和蘋果等科技公司都雄心勃勃,想要管理、處理和操縱大量數據,而且手中握有龐大現金,因此被稱為“超大規模企業”。他們的支出確實與這些誇張的措辭相符。

澳洲資料中心集團NEXTDC Ltd執行長克雷格·史克羅吉10月表示,超大規模企業僅在三個月內就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上投入了 529 億美元。

房地產經紀公司仲量聯行表示,美國主機託管中心的建設工程在兩年內成長了七倍多,這進一步證明了對計算能力的“無止境的需求”。主機代管中心將機架空間出租給科技公司。該公司在 8 月份的一份報告中估計,這些設施的租金在 12 個月內上漲了 37%。

所有這些無節制的支出都加速了投資等級債務和高風險槓桿貸款的發行,尤其是在美國,這對私人貸款機構和收費匱乏的投資銀行家來說都很方便。對沖基金也尋求利用新型債務結構從人工智慧熱潮中獲利。

這也為資產支持證券市場開闢了新天地。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今年數據中心支持的債務銷售額已躍升至接近創紀錄的 71 億美元。加上光纖網路和其他設備,銷售額還會更高。古根漢證券負責該領域的業務的馬特·比索內特表示,他的數據中心 ABS 產品的買家數量在四年內大約翻了一番。

兆美元的AI盛宴 私募股權和信貸如何從中分一杯羹 - 圖片1

過去幾年,數據中心支持的債務急劇增加

房地產投資銀行 Brookland 創始人納薩爾·侯賽因表示:“由於這些超大規模企業的實力,它是股票和債務最受歡迎的資產類別之一。”

黑石集團一直熱衷於資料中心收購,目前也正在進軍資料中心開發領域。今年 9 月,黑石集團與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委員會達成協議,以約 240 億澳元(15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AirTrunk。先前,黑石集團以 10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拥有数十个美国数据中心的 QTS Realty Trust。

該公司還計劃在英格蘭北部一處原定作為電池廠的地方建造工廠。該工廠的造價可能高達 100 億英鎊(130 億美元)。

雖然黑石集團之前沒有冒險投入如此多的資金進行建設,但如果一切順利,資料中心開發商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房地產研究公司 Green Street 估計,倫敦資料中心的利潤率約為 65%。

金融家們熱衷於支持這些大型項目,因為未來的使用者通常已經預先簽署了長期租約,因此這些項目更安全。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銀行願意提供高達成本 70% 或 80% 的貸款,有時在租約已經簽署的情況下,貸款額還會更高。

Generali Investments 高級信貸研究分析師Marie Baetz表示:“最近我們看到很多新人加入這個領域。但我認為整體融資和方法都非常嚴謹。”

然而,一位從事該行業的銀行家表示,貸款機構對專門用於人工智慧而非一般用途的資料中心更加謹慎。他表示,此類交易可能帶來更高的債務成本和更低的槓桿率,因為該技術仍需證明其價值。

另外,一家領先的私募股權公司的高級合夥人表示,他對投機性開發的出現感到不安,這意味著在找到租戶之前就開始建設,因為很難確定最終的需求。一些律師談到可能永遠無法完成的“殭屍項目”。

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如果你開發了,企業就會來”的策略對於那些押注於改變時代的人工智慧突破的人來說是萬無一失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達隆·阿西莫格魯表示,大量資金將浪費。

儘管存在疑慮,但銀行家和私人貸款機構對交易的興趣——尤其是對簽約入駐藍籌股的場地——讓大多數資料中心所有者和開發人員在定價債務時佔據了優勢。布魯克蘭的侯賽因表示,科技巨頭長期租賃的場地可以以低於兩個百分點的利潤率獲得銀行融資。他補充說,聯合託管商通常支付 2.5 個百分點或更低。

科技地產公司Digital Realty Trust Inc.資深副總裁喬丹·薩德勒表示:“最近,我們以低於 4% 的利率發行了 8.5 億歐元(9.07 億美元)的九年期債券,並將循環信貸額度再融資和增加至 45 億美元。”該公司已與黑石集團等公司簽署了合資協議,將投資近 90 億美元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开发。

權力遊戲

耗能資料中心及其所有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確保穩定地連接到超負荷的電網——儘管這也為貸方帶來了另一天的回報。在擴大電力容量的競賽中,他們準備好支持從普通公用事業投資到科技公司和核電站所有者之間的直接交易的一切。

需求迫切。根據《資訊自由法》獲得的一份報告,愛爾蘭電力傳輸營運商 EirGrid 去年曾警告稱,由於該國未能簽署新的連接協議,“一些大型資料中心決定退出”該國是一個大問題,該報告由透明組織 Right to Know 首次揭露。

大西洋彼岸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告訴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近幾個月資料中心的用電量成長了 17% 。據Dominion Energy Inc.稱,弗吉尼亚州是全球数據中心密度最高的州, 7 月電力需求高峰六次創下紀錄。

為了滿足資料中心對能源的需求,公用事業部門的資本支出明年將超過2000 億美元,大約是十年前的兩倍。這將對公用事業的資產負債表帶來壓力,但穆迪評級最近放鬆了對該行業一些風險較高的混合債券的看法——允許它們被視為半股權——為公司在不被降級的情況下籌集資金打開了大門。

數據顯示,今年這些債券的銷售額成長了近八倍,達到 150 億美元。只有大型銀行的債券發行額能與之匹敵。

對沖基金Beach Point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Sinjin Bowron表示:“很多需求都來自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而最大的推動力就是人工智慧。在槓桿信貸中,沒有直接的方法可以發揮人工智慧的推動力,但發電就是其中之一。”

與資料中心一樣,這引起了凱雷集團等收購巨頭的關注,尤其是與核電相關的信貸和股權。從重新開放三哩島等停用的核電廠到安裝小型模組化反應器,科技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激進且昂貴的電力來源想法。

電信業是另一個因人工智慧而起死回生的行業。數據顯示,該行業的交易量比去年增加了兩倍多。

私人資本在追逐人工智慧份額時也變得有創意,想出了諸如接受英偉達晶片作為貸款抵押品之類的妙招。

儘管如此,數據中心仍然是主要關注點。對於為這項大規模建設提供資金的投資者來說,緊迫的問題是,他們如何確保獲得與先前從倉庫等房地產投資中套現時相同的回報。由於人工智慧工廠相對較新,私募股權退出大規模投資的例子不多。

在融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因谷歌、微軟及其同類公司的財富而感到欣慰,並認為這將使它們能夠長期發展。

“這些資金將會被花掉,我認為這項技術的贊助商,主要是超大規模企業,擁有非常非常深厚的資產負債表,” 阿波羅合夥人兼機會信貸聯席主管Rob Bittencourt說。“我認為,與我們所見過的其他技術週期相比,這將使這一趨勢具有持久性,並灌輸一種耐心,如果你願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