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申万宏源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投資的增加,美國在微觀層面上的AI渗透率有了显著提升。目前,美國職場的AI滲透率估計在20%到40%之間;而在工作之外的AI滲透率可能更高,這與個人電腦滲透率的歷史趨勢不同。從宏觀角度來看,儘管AI能够显著提高编程等微观任务的效率,但其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尚未明顯。從長遠來看,如果AI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可能會重現“高增長、低通脹”的“金發女郎”經濟特徵。此外,AI技術應用的擴展和深化不僅限於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是申万宏源的主要觀點:
“微觀”視角:AI投資和滲透的進程如何?
自2022年ChatGPT發布以來,美國科技企業的資本支出迅速增加。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對AI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較大。DeepSeek之所以能夠對全球市場產生衝擊,是因為它“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削弱了市場對美國頭部科技公司大規模資本支出的信心。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投資的增加,美國在微觀層面上的AI渗透率有了显著提升。目前,美國職場的AI滲透率可能在20%到40%之間;美國在工作之外的AI滲透率可能超過工作中的應用,這與上一輪個人電腦滲透率的經驗不同;2023年至2024年,美國AI滲透率的增長速度可能超過70%。
與上一輪IT浪潮相比,成本的降低和監管的放鬆可能促進了新技術的投資和應用。在1990年代,隨著技術進步和工藝的提升,電腦和互聯網的滲透率不斷提高,IT產品價格的下降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投資意願。上一波IT投資熱潮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例如1996年的《電信法案》通過“去監管”刺激了投資。
“中觀”視角:AI對就業和工作的影響有多大?
目前,AI對工作任務的替代性可能比對就業的影響更大。1)從用途來看,信息行業是美國企業應用AI最廣泛的行業,目前AI的使用更多在於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自動化;2)根據美國普查局的調查,AI對任務的替代程度遠遠高於對就業的影響;3)目前,AI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培訓員工使用AI。
從長遠來看,AI對就業的影響可能是不均勻的。對於復雜性較高、需要專業判斷的崗位,如與AI相關的軟件開發、數據處理等職業(過去幾年,這些職業的就業韌性較強),就業需求可能會增加。然而,對於重複性任務較多的職業,如法律助理、客戶代表,就業需求可能會下降。
“宏觀”視角:AI對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儘管AI能够显著提高编程等微观任务的效率,但其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尚未明顯。1)從支出法來看,AI相關的投資(如數據中心建築投資)在美國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大;2)自疫情以來,儘管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有所提升,AI相關行業的貢獻較大,但與1990-2007年間的生產率增速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為什麼當前AI對經濟的推動效果有限?1)一方面,AI在工作上的滲透率還有待提高;2)其次,AI在企業應用中的“強度”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最後,科技的應用對社會和經濟是一個長期過程,參考過去的技術經驗,AI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仍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
從長遠來看,如果AI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高增長、低通脹”的“金發女郎”經濟特徵可能會重現,如美國在1990年代的情況。此外,AI技術應用的擴展和深化不僅限於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升級;美國經濟放緩超預期;美聯儲超預期轉“鷹”。